本报海口8月9日讯(记者单憬岗)一汽海马汽车有限公司总投资12.5亿元、年产15万台的发动机项目建设已近尾声,计划明年初实现批量生产,投产后预计年产值将达22亿元人民币。
据悉,试产的发动机各项技术指标已与马自达基本持平,这意味着海马汽车已掌握了汽车制造的核心技术,成为国内为数不多的拥有包括发动机生产线、整车生产线、技术研发中心以及销售体系、周边配套体系在内的完整的产业链条的汽车厂商。
发动机一直是汽车领域技术最密集的关键总成。多年来,由于研发实力的差距,中国汽车主要依靠从国外引进发动机产品和技术。汽车行业里流传着“得发动机者得天下”这句话。
据了解,海马汽车发动机厂建设项目始于去年5月份,12月份完成主体厂房建设,于今年3月份正式投入使用,样机已于今年4月份一次性点火热试成功,并完成冬季、夏季和高原试验。在先期投入使用的发动机实验室里,试产的发动机耐久试验已作了1000小时运转。该厂所引进的4条生产线(缸体、缸盖、曲轴、装配热试)全部配备了世界一流的生产设备,力求用最先进的设备保证发动机产品质量。其中,缸体线引进的是德国著名的HELLER公司设备;缸盖线来自法国COMAU公司;曲轴线来自德国HELLER、JUNKER等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