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连忱蔚)很多消费者可能都有这样的经历,在汽车说明书上看到的低油耗,在自己开车时却怎么也不能实现。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国家发改委即将公布的轿车产品燃油消耗量(油耗)公告为我们解开了谜团。从结果来看,首批31个厂家407种相关车型的“测试油耗”与厂家公布的理论油耗数据大相径庭,其中最大的油耗误差竟达4.37升。
公告显示,厂商公布的理论油耗全部偏低,其中误差最大的达到..37L,最少的也有1.2L。如果一款车油耗误差达到2L,按照目前93号汽油每升5元计算,厂商公布的油耗与实用油耗每百公里相差10元。如果以年行车2万公里计算,一年下来,这个成本差距则会变成2000元。显然,理论油耗可以降低油耗成本在消费者心中的门槛。
业内人士表示,要了解汽车厂家提供的百公里油耗和实际油耗的区别,首先要明白这个数值的含义与测定方法。发改委的测试数据为综合工况数据,综合了城市和郊区的道路状况,与顾客实际行车的油耗非常接近。而厂商公布的油耗数据为等速油耗。等速油耗是汽车厂商按照国家标准规定的温度、风向、风速等客观环境要求,使车辆在平坦路面或在底盘测功机上保持90公里时速,然后通过专业方法计算出的油耗。实际上,这样的油耗指标在消费者平时的驾驶中是不可能达到的,也就是说,这个指标并没有实际意义。
据悉,由于我国目前尚没有对汽车的使用油耗建立统一的标准,每个厂商公布的数据均为自己的测试结果,不但测试方式不一样,连最终结果是否真实也不为人知。不过,这种情况马上将被彻底改变。据有关专家透露,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正在进行一项课题研究,基于去年实施的新的《乘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按照第二阶段限值要求,厂家对燃油标准的公布也将会有统一依据。这个信息意味着,中国汽车制造商们希望继续在油耗问题上忽悠消费者的时间不多了,一旦油耗明示制度确立,一项更接近于真实油耗的数据或许将被要求列入宣传内容,到时候消费者可以更明白自己的购车成本了。对于那些习惯忽悠消费者的厂家来说,他们的好日子也快到头了。
相关联接
1.油耗和驾驶习惯密切相关一辆车油耗的多少,除了厂方有隐瞒之外,油耗和每个人的驾驶习惯同样密不可分。有统计表明,相同品牌的同一车型,在不同的驾驶方式下,其油耗水平可能会有30%-50%的差距,专家指出,良好的驾驶习惯可以帮助车主大幅度降低油耗,让车辆油耗更科学、更合理。2.节油产品是否能真省油?
目前市场上节油产品种类繁多,归纳起来主要有汽油添加剂、机油添加剂、加装节油装置以及节油贴四类。虽然很多节油器标榜可以节油20%-100%,但实际上,节油产品的节油率都达不到10%,有的甚至没有任何节油作用。车主要想使自己的汽车省油,最好的方法是培养节油的驾驶习惯,而不是轻信各种节能产品。3.巧用空调可节油
空调是汽车上的耗油大户,不过也并不能因此就完全不使用空调。因为除了驾驶舒适感之外,长期进行驾驶的过程中如果不开空调,那么车内的高温会对驾驶者生理健康造成影响,所以我们应该做的是慎用空调,只在需要的时候打开空调,空调打开后要关好车窗减少能耗。
千里马、POLO低油耗居前列
从最受关注的1.6L排量来看,千里马和标致206以7.1升名列榜首,力帆520和上海大众的POLO以7.2升紧追其后,吉利豪情则以7.27升名列第三。POLO也因此打破了人们通常认为德系车比较耗油的偏见。
据悉,经济性是上海大众在开发POLO劲情、劲取时投注精力最多的地方之一。上海大众负责动力总成开发的工程师表示,POLO劲情、劲取的16V-HLD发动机是上海大众针对中国消费者的开车习惯和中国的油品特点全新匹配、开发的,进行了扭矩点的重新设计和结构的优化,节油是它的设计重点之一,而这样的低油耗势必成为今后家庭用车的最大优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