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2001年大运会之后,作为“中国长城”的标志性人物的姚明和王治郅还没有在正式比赛中一起亮相过,但在今天斯坦科维奇杯中国队与巴西队的比赛中,“明郅”组合将首次在国人面前亮相,五年等一回,这将是值得大家铭记的时刻。
战术
明郅组合是纸上谈兵
“这不过是纸上谈兵罢了。”在与国内几位著名篮球教练聊起“明郅”组合时,他们的观点惊人地一致。在他们看来,除了姚明和王治郅的配合需要打上疑问外,最根本的原因在于,目前的国家队并不适合用“明郅”组合。
众所周知,双塔固然能在进攻上提供强大的火力,但在防守上很容易给对手机会,“用‘明郅’影响场上速度,尤其是退防速度。”一位要求隐去姓名的著名教练说,退防速度慢本就是中国队一大老毛病,再降低退防速度,无异于放大自己的短处,“‘明郅’可能能在进攻上多得个20分,但更有可能因为退防慢而让对手多得25分,那么,这就得不偿失了。”
另一位教练则认为即使在进攻上,“明郅”组合也难以为国家队提供更大帮助,“姚明是很优秀,大郅也很优秀,他们的组合也很优秀,但篮球不是一两个人的运动,而是五个人的集体运动。”这位教练说。他从专业角度为记者作了解释:双塔战术需要一个优秀的组织后卫,要求传球能力特别突出,需要外线有稳定的神投手,需要一个擅长突破和传球的前锋,但这三种类型的球员,目前的国家队并不拥有。这样一来,球不能更好喂到双塔手里,“明郅”很可能成了摆设,而一旦双塔陷入内线的包夹,外线也没有神投手能够把握机会。“如果‘明郅’和十年前那批国家队员搭配使用,还是具备很强的实战效果的,但现在国家队队员的能力无法让双塔战术完全发挥。”
对于中国篮协和尤纳斯反复强调“明郅”组合,有人甚至这样调侃:“‘明郅’组合是好,好就好在没人见过现在的姚明和大郅在一起打球,所以他们可以把输球的原因推到明郅组合的缺席身上,当然,他们也可以此保持大家对中国篮球的期望和信心。”
历史
从王姚到明郅
时空转换,当年的王姚组合现在被称作“明郅”组合,而中国男篮也从当年的王核心变成了姚核心。如今人们谈论“明郅组合”,更多的是期望,更多的是认为这一世界上最高的“双塔”会给中国男篮带来巨大能量。但翻开两人的联手历史,就不难发现,如今两人再次联手的局面和结果非常可能出乎人们的意料。
两人真正第一次联手是在2000年的悉尼,王治郅的身边有了年仅20岁的“小巨人”姚明。这一次,姚明崭露头角,在未来恩师汤姆贾诺维奇面前,姚明先是一掌将“手套”佩顿的抛射击飞,再是狠狠拦截了“加拿大飞人”卡特的单臂扣篮,让世界记住了这个未来状元秀的名字。也是在2000年开始,中国男篮的内线为世界所瞩目,“移动的长城”的美誉传遍世界。不过,在技术还未成熟,以及风格还未融合的情况下,当时的“王姚组合”更多是在各自为战,尤其是在进攻时,姚明和大郅的漂亮配合几乎没有。第一次联手可以说是“青涩”的。
两人真正的联手是在2001年的北京大运会。在那届大运会中,王治郅共参加了8场比赛,一直是绝对主力。大郅是三大“移动长城”中,乃至全队发挥最稳定的一个,共得176分,平均每场贡献22分,列全队之首。特别是三分球技术越来越稳定,30投14中,准头高达46%。当时,他说这和观察小牛队诺维茨基的出手不无关系。
而在当时中国男篮险胜捷克和加拿大两场比赛中,王治郅两次在最后关头投进三分球,奠定胜局。正所谓关键时刻方显英雄本色。
但在风光无限时,王治郅也暴露出一贯的“英雄主义”,他的出手次数几乎占了全队的60%。更多时候是队友把球交到他手中,让他个人完成攻击。可以说,如果不是命中率高一些,那次比赛中国男篮非常可能输得很惨。
如果王治郅是那届的进攻利剑,姚明则是当之无愧的防守坚盾。
同样是出场8次,姚明拿下96个篮板,占全队的三分之一,再加上平均每场比赛贡献14.5分,几乎场场“两双”。盖帽次数更能说明问题,姚明共盖帽22次,占全队的48.8%。但是,其对抗能力和接球、护球的能力并没有提高,仍显软,进步幅度不大。
可以说当时两人的联手,大郅主攻,姚明主防。也正是在稳固好防守,直到最后姚明的绝命“大火锅”,才确保中国队闯进决赛,直到获得比赛的亚军。
作为场上核心,王治郅在那届大运会上呼风唤雨,让中国男篮打破了国字号不胜美国的历史,但在那之后,姚明逐渐顶替大郅成为国家队老大。
2001年可以说是个分水岭,中国男篮的大旗也正式交到姚明手中,国家队也开始被称为“姚之队”了。
观察
性格决定命运?
如果说命运由性格决定,那么,姚明与王治郅的性格差异将注定“明郅”组合无法达到人们所期待的高度—浸淫东方传统文化中庸之道,又结合了上海人的精明圆滑,姚明的性格特点用八面玲珑来概括再恰当不过;而从小在军营长大,养成内向性格的王治郅则在历尽波折之后,偏执中又添了几分世故。
少年成名的大郅一度是同时代的大个少年的梦魇,小大郅两岁的姚明也没能逃脱被拿来和大郅相比较的命运。从进入区体校开始,姚明就被这种比较所困扰,在比较中,他跟腱短,臂展短,弹跳差,根本无法和具备天赋和已经成名的大郅相比。
性格的差异使因地位不同产生的心理落差不能得到消除,当王治郅成为NBA亚洲第一人时,这种心理落差更是进一步加剧。但随着时空的转变,这种心理落差完全倒了个个儿。在姚明成为NBA历史上第一位外籍状元秀的瞬间,那种曾经和王治郅之间的巨大心理落差已经开始改变。当姚明被巴克利在TNT取笑的时候,王治郅没有进入小牛的季后赛名单;当姚明以压倒奥尼尔的选票第一次成为西部全明星首发中锋的时候,王治郅在快艇的板凳上消耗着自己的青春;当姚明第一次杀进季后赛的时候,王治郅流浪到了热火;而当姚明成为火箭的头号球星,场均可以贡献20+、10+的时候,王治郅已经消失在了人们的视线中……之后,姚明越发如日中天,并且成为中国篮球的道德楷模,名利双收,而大郅则成了叛逆的浪子。弗朗西斯现在都搞不明白,为什么在姚明心中,奥尼尔和王治郅的地位是一样的?也许全世界只有姚明一个人能解释这个问题。而今王治郅回来了,在姚明养伤的时候,王治郅用最快的速度成为了中国男篮新的领袖,热身赛场均砍下20+、10+,并且在同日本队的比赛中砍下43分,打破姚明保持的国家队得分记录,王治郅用自己的表现证明,即使和如今的姚明相比,他依然不落下风。在姚明的自传中有这样一段记录:当姚明第一次参加全明星赛的时候,他和王治郅在新闻发布厅单独待了30分钟,其间俩人一句话都没有说。时间回到刚刚结束的中美篮球对抗赛,两位中国男篮的核心人物,坐在场边谈笑风生。也许这是两人多年之后成熟的一种表现,但只有当两人真正出现在球场上的那一瞬间,我们才能知道,两人之间究竟有什么样的默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