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见习记者赵策
“好女不嫁包家坡,那里是个穷窝窝。”
“好女要嫁包家坡,那里是个金窝窝。”
从前一句话到后一句话,离不开一个人15年的努力,也因为这个人,贵州团省委让一个原本是个人的行动扩展开来,成为了一个大规模、有组织的公益行为。
这个人就是郑传楼,自强村的“名誉村长”;这个行动是“春晖行动”,旨在通过弘扬中华民族反哺故土、回报社会的传统美德,发挥“亲情、乡情、友情”的情感纽带,积极创造条件,组织广大离乡在外的游子关注参与家乡扶贫开发建设。
“名誉村长”带来翻天大变化
包家坡是贵州省正安县安场镇自强村的前称,也是郑传楼的家乡。全村两百来户人家,千余人口,土地瘦薄,水源奇缺,人们十二分的艰辛劳作换不来三四分的收获。
1988年,时任贵州省农业厅干部的郑传楼带着衣物回自强村过年,但是他发现仅凭“访贫问苦”送温暖难以改变家乡的贫困面貌,于是,郑萌生了“反哺”故乡养育之恩的想法。
1990年,自强村村民将“名誉村长”的荣誉称号授予了郑传楼,这是一个纯民间的、没有分文报酬的“职务”,但是备受郑传楼的重视。带着这种身份,他和乡亲们一起开会,研究发展规划,形成了一份《自强村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十年规划方案》。
“修通公路、打开山门”是自强村“十年规划”中的首要任务。为了劈开村口的虎跳崖,架桥过河,郑传楼请来了技术人员实地勘测,还从省交通厅争取到12万元的资金支持。经过3年苦战,全村无偿投入劳力累计4.5万个,修建了一条长7公里、宽6米的乡村公路,及一条长33米、高18米、宽4.5米的跨河大桥——自强村终于结束了行路难的历史。
随后的日子里,郑传楼解决了村里的水荒和饮水不安全问题;为孩子们争取“希望工程”资助;改变了村里厚葬的习俗;让村民们有了天天刷牙、定期洗澡的习惯;拆了火炕,用回风炉取暖;分了男女厕所,培植了花草,美化了环境,村民们也过起了城市人的生活。
十几年过去了,村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988年,自强村人均粮食320公斤,人均收入320元,不通路、不通电、不通水,没有像样的房子。如今,人均粮食620公斤,人均收入2130元,户户用上了自来水和电灯,8成农户看上了闭路电视,电话、手机成了日常用品,村里教室宽敞、农贸市场繁荣……
处处都有“寸草心”
“不仅是郑传楼,几乎每个人,对故土都怀有不同程度的感情。”团贵州省委青农部负责人蒙忠说:“只不过,因为没有固定的管道和平台,这种感情常常只能零星、自发的表现出来。”
1986年,83岁的龙贤昭回到了故乡贵州省天柱县凤城镇岩寨村。他走访村委领导和村民,写出了《岩寨村调查报告》,还和村委会签订合同,承包了近千亩山地造林、营林,在林场的收入中,还抽出一定资金在自家创办了图书馆,向村民开放,并每月从离休金里拿出100元作补充。
这些人还有:原贵州省农科院副院长李桂莲,几十年如一日扎根田间地头,改变了贵州省蔬菜品种单一的状况;“七五”果树攻关项目杨梅速生丰产栽培技术研究课题组负责人郑家克,大学毕业后40年扎根贵州,改变了阿栗村野生杨梅个小、肉薄、味酸易落果的状况,培育出了个大、肉厚、味甜,还不怕风吹雨打的新杨梅品种;外出的打工仔张良,2001年带着在外掌握的莱茵鹅养殖技术,回乡创业,让莱茵鹅养殖成了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从农村走出去成为企业家的骆刚,2002年出资10万元,资助了乐耕村的小学改造,还创建了科技果园示范基地,请技师对村民进行培训……
“春晖行动”让星火燎原
郑传楼一个人的能量毕竟有限。如果没有贵州团省委副书记陈昌旭设计的“春晖计划”项目的推动,或许郑传楼的“ 星星之火”依然只能燃烧在自强村里。
“整整15年,你不能不被感动。”初见郑传楼的情景,陈昌旭记忆犹新。
2002年9月,陈昌旭还是贵州省遵义市正安县县长,他一直渴望找到一条路,将有效的资源进行组织,实现农民脱贫的渴望。
而此时,郑传楼为了村里的一个项目到县政府向陈昌旭汇报。当时,自强村“名誉村长”的称号让陈昌旭吓了一跳,这是什么职务?当天下午,陈昌旭全面了解了郑传楼为自强村民所做的事,感动之余也启发了他的思路:贵州有很多人在外面工作,形成了人才外流,但是“外流”并不等于“白流”,如果都像郑传楼那样,走出贵州的人,也能从另外一个角度回报家乡。
2004年2月,陈昌旭已经调任团省委副书记。偶然一次机会,再次提到郑传楼,这让陈昌旭开始从共青团工作的角度对这一现象进行思考。他找到青农部负责人蒙忠,共同去了自强村调研。
于是,2004年10月18日下午,在一曲悠扬婉转的“思乡曲”的伴奏下,在几个孩童吟颂的“游子吟”中,共青团贵州省委发起的大型公益活动“春晖行动”正式启动。
陈昌旭介绍,“春晖行动”将重点做好8个方面的工作:聘请“名誉村支书”、“名誉村主任”,及“经济”、“法律”、“信息”顾问等“春晖使者”;组织外出务工青年回乡创业;建立“春晖助学金”;开展“春晖行动—我与家乡共发展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组织知青回访第二故乡;组织离退休老干部、老同志为家乡献余热;组织企业家回乡参与家乡的建设;吸引海外华侨回乡投资。
蒙忠说:“通过‘春晖行动’搭建的平台组织,相信第二个、第三个‘自强村’会相继出现。”
行动带来“回波效应”
“亲情、乡情、友情;血缘、亲缘、地缘、业缘,这些中国社会网络的基础,通过春晖行动得到了延续。”原北京大学校长、著名经济学家吴树青说,20世纪40年代,社会学家费孝通就论述了中国农村社会的这种非正式社会网络,即以“ 己”为中心的“差序格局”社会结构。费孝通先生把社会中最重要的亲戚关系形象地比喻为“就是这种丢石头形成同心圆波纹的性质”。
一年多来,春晖行动已经让这种性质由外散波状型向内聚集中型发展,并产生了巨大的“回波效应”:
2005年9月,著名作家叶辛倡导筹资35万元,在贵州修文县久长镇永兴村砂锅寨捐建了第一所“春晖小学”。叶辛曾经在贵州插队,他说总想为第二故乡做点事,今天终于圆了这个梦;92岁的老红军郭才高,发动全家集资20万元为家乡修建了学校,时任贵州省委书记钱运录亲笔为学校题写了“赫章才高小学”;遵义县苟江镇“名誉村主任”王克诚、吴光富、宋华忠、吴承铁等倡议和参与,成立了苟江镇春晖行动助学基金会,捐赠基金100万元;贵州强臣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文学强,回到重庆农村老家,设立了帮困基金,为家乡的父老乡亲每年资助10 万元;毕节地区黔西县金碧镇引导外出务工和打工回乡青年创立了巴西蘑菇基地、养兔基地、经果林基地、农家乐旅游服务点等,共引进资金投入121万元……“‘春晖行动’把传统文化中的精神力量转化为扶贫济困的扶持力量,把人性中深厚的感情,用来搭建一个社会扶贫的平台。”中共中央《求是》杂志社原总编王天玺如是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