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今天我们搜狐新闻聊天室请来的是央视《经济半小时》记者刘煜晨、《经济半小时》栏目主编张凯华。在“7.15”山西灵石矿难发生后,刘煜晨和经济半小时另一名记者深入矿区,卧底7天7夜,探访到很多内幕消息,节目后来在经济半小时播出后,引起很大反响,欢迎两位。
临时调整报道思路 卧底小煤窑
刘煜晨:感谢搜狐给这个机会让我们跟大家见面。
主持人:当时去是您一个人去吗?
刘煜晨:我先过去的,然后摄像随后。 灵石矿难发生之后大家关注得比较多,我们《经济半小时》这个栏目关注的是公众的利益,所以矿难这个事件首先是跟老百姓直接相关的,另外还有国家利益,危害的是国家的资源,也属于公众的利益,所以希望大家关注。
矿难发生的第二天,我先赶了过去。赶过去之后因为这个事件是一个比较重大的事件,死亡的人数差不多50多人。按规定,30人以上就是重大的事件了。这个事件之后,安监总局的局长李毅中赶到那里,指挥抢险,我们到了之后我们的采访、拍摄和安监总局的李毅中局长相离不远,我们在周围那一片做了一些调查,其他外围的调查工作也开展起来。我们起初本来想关注这个“7.15”矿难,但是我们从当地的老百姓的口中了解了一些线索,说是在附近有一些非法的煤矿在顶风开采。这个事件在往常大家觉得不是新闻,因为非法的很普遍,但是当时在国家安检总局的局长李毅中眼皮底下开展,而且按照山西省以往的惯例,发生了重大的矿难之后,当地的地方的政府会马上下令全县所有的煤矿都关闭停产检查整顿。所以我们当时赶到的时候这个县所有的煤矿已经停产整顿了,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从老百姓的口中得知附近有一些小煤窑还在生产,这个胆子太大了。让人吃惊。
主持人:你们从北京出发的时候并不知道这个情况?
刘煜晨:对,是为了关注这个“7.15”的矿难才去的。
主持人:你们去了之后发现这个情况,临时调整了报道方向。这个过程主编也了解吗?
张凯华:我们一直在关注这个事情,因为这几年我们国家的矿难缕缕发生,而且非常地频繁。我们想为什么这个矿难禁止不了。所以我们的记者赶到之后,他向我们汇报,他说我们面临两个选择,一个是继续做这个“7.15”矿难的事情,另外一个是做安检总局县政府离他们很近的地方还在做非法的开采的事情,我们当时选择了后者。因为从这个个案来说,它能够解释为什么非法小煤窑屡禁不止。现在很多的小煤窑还是在非法开采。
主持人:你们当时去了之后,是怎样的乔装打扮接近这些非法小煤窑的?
刘煜晨:因为我们是通过老百姓进去的,当地的地形是丘陵地带像山区一样,是我们想像不到的。他们这些煤窑之所以能够生产,是因为位置比较偏僻,我们需要当地老百姓的支持和配合。因为这个煤窑很偏僻,要通往煤窑的道路一般只有一条,我们沿着道路去找很容易被发觉,所以我们是绕道去的。我们沿着道路走了1、2公里就被发现了,我们只能从别的途径,从山上不走正常的道路,我们从山上爬上去,找一个能够看得见他们的位置,继续远距离的拍摄,因为我们首先要取证,拍摄他们正在生产的镜头、场景。具体怎么调查进去,我们可能要靠近这些非法的小煤窑,不能只能换一个身份,我们只能说是一个采购公司的,我们需要采购一大批的煤,以这种方式。
主持人:你当时说的是哪个公司?
刘煜晨:叫做“中煤公司”,因为这个公司在当地的用媒量是很大的,一天是几千吨的煤,他们还有其他的加工厂的。
主持人:但是你的形象不太像,有人相信你吗?
刘煜晨:一点不像,我们是找当地老百姓有做这一行的,的确是从事过这个煤炭交易这个业务,就是当地的老百姓,我们需要他的配合。当时调查的时候,让他来做,就说是业务员,我是公司里面的采购部门的负责人,对具体的业务太专业的东西我肯定是不懂的,我只是拍板、价格等等,具体的成本含量等等,这个人本身很熟悉,由他来谈,所以相对来说还算比较顺利,但是也是比较艰难的。
主持人:近距离拍摄的时候,摄像机怎么掩藏?
刘煜晨:这个是很隐蔽的,这个不能说出来,一般的人是看不到的。我们拍摄的话在煤矿,我们都是随身的设备,很隐蔽,不能被发现的。但是进去之后,我们通过这几个非法的煤窑,它实际上从资料上有关手续上写的名字,老板是一个人或者是负责人是一个人,实际上是一个老板。我们说这几个煤矿胆敢在省委书记和局长的手底下开采,他为什么有这个胆量?他怎么能够有这个胆量,这两个矿其中的一个是非法存在5年多了,已经被关闭了一次。我们除了以买卖的身份去那些矿看了一下,因为当时的风声很紧,他们是很警觉的,我们去买煤的时候,他们是很警觉的。
主持人:你们等于是你带着一个摄像,所有的工作都是你们两个人?
刘煜晨:对。
(责任编辑:秦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