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8月20日播出“福鼎海难:避风港为何变成死亡港?”,以下为节目实录:
半小时观察:福鼎海难:避风港为何变成死亡港
刚刚过去的超强台风桑美想必大家都还记得,8月10日,当桑美在浙江苍南登陆时,风力达到了17级,中心风力更是达到了惊人的19级,风速达到了68米/秒,成为了建国以来登陆我国最强的台风。
桑美所过之处,到处都是墙倒屋塌,一片狼藉,大树被连根拔起,人都快被吹走了,那些漂在海上的渔船,此刻的处境更是岌岌可危,桑美来临前,暂时来不及回港躲避的渔民在弃船逃生,他们穿着救生衣跳海,游到岸边,只剩下远处的渔船被孤零零留在海上;桑美登陆前的福建泉州港,回港避风的渔船紧紧地栓成一排,渔民们希望靠这种办法抵御即将到来的大风大浪。
8月10日,就在距离台风登陆点只有几十公里的福建福鼎市沙埕港,在桑美到来前,那里也是这番景象,回港的渔民们在准备着应对桑美的到来。
人与台风的较量
8月10日下午,台风“桑美”已经一路狂奔来到了中国的东海,桑美狂奔的速度大约是每小时270公里,相当于波音飞机起飞的速度,而它的目标就是中国东海之滨福建省福鼎市的沙埕港。
福鼎市沙埕镇的沙埕港,本是一个天然条件极好的避风港,大约有9000渔民就日夜生活在渔排上,渔排里养的鱼就是他们全年的收入,要不是出了天大的事情,渔民是绝对不会离开渔排。
此刻,台风桑美一直按直线路径飞奔,它在聚集袭击的最大能量。
政府迅速把渔民赶上了岸,还派专人把守要塞,防止渔民偷偷下海,福鼎市防汛抗旱办公室做了各种周详的准备。
沙埕避风港成了台风“桑美”与人们对决的最前线。
“‘桑美’没有丝毫犹豫,在与狂风、暴雨以及天文大潮会合之后威力大增,它的边锋已经扑到福鼎市,它要撕裂这个港口、粉碎这个城市。”
而对桑美这个对手,沙埕港似乎并没有什么恐惧,福鼎市市长郑其桂最后一次检查了海上渔民撤离的情况,福鼎市市委书记唐颐坐镇沙埕港口,福鼎人在静静等待决战的时刻。
8月10日深夜,“桑美”向福鼎市沙埕港发动了正面袭击,桑美的中心风力达到了19级,比预报的17级还要高。
8月11日清晨,“桑美”一走,在前线指挥的福鼎市市委书记唐颐,立刻到沙埕港港区检查战果,结果让他十分吃惊。
福鼎的沙埕港是福建有名的天然避风港,每年台风季节总有成千上万的渔船进港避风,所以面对桑美登陆,这里的渔民们开始并没有特别惊慌,因为按照往年的经验,有了沙埕港的庇护,他们应该能逃过一劫,然而,这次台风所带来的灾难却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
台风桑美登陆之后,整个港口7万口渔排几乎在瞬间被摧毁,500多处水利工程被洪水无情冲毁,七成以上的村级道路都被破坏,八万多间房屋倒塌,一些村庄几乎被全部推倒、一片狼藉,灾情损失统计超过30亿元。
然而,令福鼎市防汛指挥长蔡梅生最痛心和意外的并不是巨大的财产损失,而是人员的伤亡。
蔡梅生:“经济损失固然很重,人员伤亡也是我们心里感到最沉重的一点,经济方面还可以发展,但人呢,不可能再生。”
记者:“沙埕港是数一数二的良港,台风袭击前,很多渔船来这里避风,他们没有想到,天然良港却成了他们的死亡之港。”
8月9日晚上之前,福鼎市防汛指挥部要求所有船只都进到沙埕港躲避台风,沙埕港所在地沙埕镇的政府部门为这些避风船大开方便之门。
陈书记:“沙埕港是天然良港,从来没出现过在沙埕港避风出现问题,这是世界上少有的天然良港,很少有的,你找不到。”
站在办公室的窗户前,陈书记每天都能看到本地的船只开进沙埕港避风,到了8月9日,港口内共停泊了本地船只2394艘。
外地的船只也积极备战,它们成批地开进避风港。
外地人:“避风就来这里避风,老老萧萧,我爷爷以前避风也就是在这里避风,以前从来没有出现这样的事故。”
台风桑美登陆前,在沙埕港避风的船只达到了12000多艘,其中外地船只就占了九千多艘,它们在避风港里静静的等待着台风的到来。
8月10日深夜,台风“桑美”席卷整个福鼎,在这里躲避风暴的渔民吃惊的发现:沙埕港并不安全。
妇女:“一条船将近180万,一条打得稀巴烂,一条沉下去。”
目击者告诉记者,当天深夜,一只又一只的船像乒乓球一样在海面上弹起来又狠狠地砸下去,那个漆黑的夜晚,原本用来避风的沙埕港变成了死亡之港。
南镇小刘:“都是主动去避风的,避风是为了逃命,谁想到逃命却变成了送命。”
台风过后,沙埕港湾的海滩上到处都是被砸坏的船只,就连这些上百米的大船也都被台风掀翻,经不完全统计共有六百多艘船只沉没,它们有的只在水面上露出一根桅杆,一个幸存者回想起当天晚上他死里逃生的经历,依然心有余悸。
幸存者:“前面的锚就是退到我们这边,一整排一整排地压下去,船当时也是翻过来,倒下去。”
记者:“你是怎么逃生的?”
幸存者:“是一个雇工把我拖出来,他一手抓住我,把我拖出来。”
记者:“风大能回岸吗?”
幸存者:“一直漂,有什么泡嫫,有什么就抱什么,只能听天由命了,一直飘到那边。”
更为可怕的是,由于相信沙埕港是安全之港,这些躲避风暴的船只当时都有人看守,船只遇险后,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再也没有上过岸,台风过后,水面上没有了船只的踪影,却漂浮起了一具又一具的尸体。
海难来临时,方恨措施少
台风过后福鼎市初步统计,当时停泊在沙埕港的1万多艘渔船里,有1千多艘毁损,400多艘船只沉没,据专家分析,被当地渔民看作是避风良港的沙埕港之所以受到重创,是因为这次台风桑美的风力过强,袭击的重点之一也恰恰就是沙埕港,而在港口中躲避风暴的船只又太多,其中的不少渔船并没有进入有效的保护区,但记者也发现,在台风中丧生的人员,绝大多数都是那些留守在船上的渔民,也就是说,桑美来临前,如果渔民们选择了弃船上岸的话,肯定不会造成这么大的伤亡,那么,他们当时为什么没有回到安全的陆地上,而是冒险留在了船上呢?
提到这次海难事件,福鼎市防汛抗旱指挥长蔡梅生多次难以控制自己的悲伤,他告诉记者,在台风前一天,市政府的确要求所有船只进入避风港,同时为了保证人员安全,政府也要求船上人员必须上岸避风,但这个要求却无法强制执行。
蔡梅生:“渔船上的人员撤离比渔排上的人员撤离难度要大得多,我们也可以说从目前情况看来,我们现在这次的手段和能力还没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第一个的话要动员这么多船只,我们没有这么多的船只来动员,没有这样的工具,光靠海洋渔业的一两艘船是根本来不及动员的。”
不仅如此,记者还了解到,多年来福鼎渔民中形成了这样一个海事惯例,在大风刮起来的时候,假如渔船上没有人,渔船很可能脱锚,这样很容易撞到其他船只,所以渔船避风,是以抗风来实现的,就是大风起来的时候,船老大要开足马力,用船头对准大风,实现一种动态平衡,从而保证渔船的安全,这个海事惯例是否的确是渔民不肯上岸避风的最主要原因?记者来到沙埕港的南镇村了解情况。
陈家女:“有说,在电视上,郑市长也有在那边讲,但就没有实施,所以说渔民也就一个个也麻痹。”
陈女士所在的家族是南镇村上一个很典型的靠打渔为生的家庭,台风那天晚上这家人有八个人留在两艘大船上避风,台风过后,两艘船都沉没了,三具遗体已经找到,还有五个不见踪影,陈女士告诉记者,虽然他们提前知道了台风桑美即将到来的消息,但由于获取的信息十分有限,仅靠这些信息,很难做出准确的判断,而渔船上的人们由于通讯设施的简陋,得到的信息更加有限,根本无法预料到即将到来的巨大风险。
陈女士:“原来避风的时候,电视它有讲,但是没有实施,船上看不到电视,因为桑美这个台风,风速走得很快,大家都在船里干活,他们也不懂得东经在哪里,北纬在哪里,他们也不懂得,他们就打个电话回来,到底现在台风在哪里,因为女人也不懂得,只是说给他们听,他们说也不懂得。”
陈女士告诉记者,假如亲人们知道这次桑美是正面袭击避风港的话,他们是不会留在船上避风的,南镇村另一家人也有这种想法。
南镇小刘:“象征性地通告一下,哪个大家都知道,只能靠收录机,只能靠这种设备接受一下,那怎么说得清楚呢。”
小刘的大哥在这次台风中遇难,小刘已经在大海上找大哥的遗体有五天了,小刘是在8月10日下午四点的时候跟大哥失去了联系,这时其实离台风袭击还有很长时间,小刘一直认为要是能早点告之大哥桑美正面袭击的避风港的消息,可能情况就不会是这样。
记者在采访时发现,政府没有强制大型渔船上的人员撤离,不仅是因为工作人员和船只的缺乏,还有一种不得已的苦衷。
蔡梅生:“假如说人弃船走了,大的船只可能下沉淹没,同时它也可能撞击海堤,这个海堤撞击后造成的损失那是不可估量的。”
记者了解到沙埕港周边有几条海堤,海堤背后就是很多乡镇,这些乡镇都在低洼地上,假如大船撞击海堤,海堤一旦决口,就会酿成重大惨祸,这次桑美就已经把一些船只卷起狠狠摔到了海堤上。
蔡梅生:“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探讨,假如我们人员能够多转移,多撤离那些船上的群众的伤亡,那群众的伤亡肯定就会少些,这是肯定的,这有赖我们今后怎样进一步完善抗击超强台风的预案。”
看来,无论当地政府和渔民,面对这场罕见的超强台风,都没有做好足够的心理准备,但是台风的破坏力并不会因为人们的大意而有丝毫减弱,直到悲剧降临时,让所有的人措手不及。
政府在灾后第一天瘫痪
记者:“在海边生活的人都知道,在大海上救缓时间是非常关键的,在台风后的第一天,这个海面上究竟发生了什么,救缓是不是及时,我们听到了两种说法。”
陈家女:“那天晚上一点多,我们出去找人,政府联系不上。”
记者:“政府怎么联系不上?”
陈家女:“应付一下,村书记就是应付我们一下。”
记者:“有没有想过到市里?”
陈家女:“就在我们眼皮底下,你想想我急不急。”
台风过后,沙埕港一片漆黑,港口海面上到处漂着的是船只和渔排的残骸,没有电、没有水,信号也中断了,甚至连找到一艘小渔船也都成了奢望,由于之前并没有预料到原本用来避风的沙埕港会变成台风肆虐的重灾区,福鼎市政府部门只好紧急增加针对沙埕港的救灾预案,而这时救灾船只和救援人员都十分匮乏。
蔡梅生:“我们要求我们有关乡镇,我们还专门下了一道文件,通知一旦出现这样的情况下,分片指挥就近援助这样一种办法,所以乡镇也都知道跟我们保持不了联系,但是救人要紧。”
蔡副市长告诉记者,台风过后第一天早上六点福鼎市郑其桂市长就已经坐上渔政船从内港向沙埕港方向展开搜救,沙埕镇政府组织了五条公务船、其他乡镇的干部也按照各自能力组织抢救,而这时距离台风肆虐已经过去了整整5个小时,由于海面上情况险恶,海上落难人员生存的可能性已经微乎其微,记者在8月11日下午赶到沙埕港时,发现很多群众在港口码头上,都已经放弃了救援希望,只是希望尽快能打捞亲人的遗体。
在台风后的第一天,政府组织在8月12日的下午,武警部队前来增援。
记者看到他们已经带上了打捞尸体的工具,很快他们也就发现了落难者的遗体,但是渔民的家属对过了两天才开始大规模打捞感到不满意。
群众:“眼看着尸体漂出去找不到,是不是自己的亲人,到这个时候,才打捞了到多少尸体,那个殡仪馆里面才多少尸体,一百多具,尸体漂出很多,南镇就该有70多具尸体。”
记者:“它会漂到哪里去呢?”
群众:“大海出去,再过几天就到太平洋出去。”
这些渔民家属都是在沙埕港的下游约3海里的龙安开发区,由于很多遇难者的遗体都是从这里漂走,他们在这里等着,希望能见到自己亲人最后一面,每次当救援队带回一具遗体时,老人总期盼这可能是自己的儿子,孩子在期盼这可能是自己的父亲,女人在期盼这可能自己的丈夫,而男人则在期盼这可能是自己的兄弟。
到台风发生的第六天,记者还能在避风港的海面上看到搜寻自己亲人遗体的人们,船的桅杆上插着亲人的衣物,据说只要在海上呼唤他们的名字,挂上他们曾经穿过的衣服,遇难者的遗体就会自己漂过来,回到自己的家。
灾后救援缓慢,政府瞒报死亡人数
这次台风海难让福鼎市遭遇了建国以来最大的一次浩劫,桑美来临的几个小时里,全市7万多口渔排网箱全部被毁,当地注册登记的2600多艘渔船沉没了600多艘,全市损毁房屋8万多间2万多户,沿海20公里内没有一间房屋幸免,总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1亿元,人均损失5500多元,然而,这笔损失里还不包括那些前来避风的外地渔船,灾难前后,本地和外地,这两个字眼的区别,成了一个敏感的问题。
记者:“台风过后的沙埕港死亡人数却成为了一个敏感的话题,在沙埕港的码头,我们每天都能看到大量的群众在等待他们亲人的遗体,我们发现有一部分人并不是来自于福鼎市。”
“估计有一些人在网站,沙埕死亡人数的报告,就是数字一直上去,你看一下就会知道了。”
对于这次沙埕港的死亡人数,尽管有很多说法,但是记者发现对政府公布死亡人数强烈怀疑的主要是来自三沙村联络点,在这个联络点里,记者看到,不少老百姓都在等待认领亲人的遗体,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都是来自一个叫霞浦县的地方,而这个地方并不归福鼎行政辖区,在台风桑美达到之前,霞浦县的大量渔民将船只开进了沙埕港躲避台风,却损失惨重。
三沙点船老大的太太:“我们三沙一个镇,就有二十几条快三十几条的船,全部沉下去了,相信死亡人数将近100多人。”
由于一开始当地政府公布的死亡人数主要是福鼎籍的人员,外地遇难人员并没有包括在名单内,所以会在死亡人数上出现这样明显的分歧,但是记者在采访中很快发现,来自三沙村等地的外来渔船,由于行政上不归福鼎管理,因此在这次台风预警的过程中,得到的也是完全不同的一种待遇。
群众反映:“政府没有正面警告。”
一位幸存者告诉记者:“什么警告都没有接到,只是自己通过收音机知道台风要来了。”
来沙埕港避风,竟然没有接到任何有关台风袭击的警报,这让记者感到很奇怪,在采访沙埕镇镇委书记的时候,他明确告诉记者,他们曾用手机短信平台、书面通知、村干部口头通知等形式,确保渔民都能得到台风将要到来的消息,难道这种服务并不覆盖外地渔船吗,为了了解情况,记者几经周折,终于找到了一批从浙江来港口避风的渔民亲属。
群众:“没有,什么都没有,是事后,台风过后才发生。”
一些从浙江赶来避风的渔民认为,灾难发生后的救援应该由自己所在地政府出面,而从三江村赶来的渔民却觉得这件事情就应该由港口所在地的政府来管。
群众:“该本地政府,因为中央电视台会一级一级通知。”
调查中,记者也发现,这一次来沙埕港躲避风暴的船只中有将近10000万只是来自沙埕港以外的地区,其中大量是来自外省和其他城市,他们不仅没有得到详细的灾前预警,灾后救援,甚至连死亡人数的统计,都无法纳入当地政府的工作之中,而福鼎龙安区管理委员会的工作人员对此的解释是:人手不足。
龙安区管理委员会:“我们开发区全部23个干部全部下去了,海上那么多遗体,我们二十几个人肯定是忙不过来。”
痛定思痛,当我们回顾桑美留给我们的损失和悲伤的时候,更应该看到其中的教训,看来在超强台风这种天灾面前,我们的应急救援体系如何提高效率?如何应对突变的情况?如何实现跨地域协调?还留下了很多薄弱环节需要加强,在人与自然的对抗中,我们的任何大意都会付出惨重的代价,毕竟,天灾无情。
在这些送葬队伍里,许多都是女人、孩子和老人,他们失去的是家庭的经济支柱、村里的经济来源,乃至这个城市经济收入的半壁江山。
现在,沙埕港恢复了往日的平静,那些没有见到亲人的人们还在不断地祈祷奇迹的出现,在国家众多部门的支持下,打捞设备和潜水员已经到位,记者了解到,这次打捞行动将外地和本地遇难人员一视同仁,8月17日,潜水员开始搜寻可能困在沉没船只里的遇难者遗体。
市长:“这样大的灾难,已经是一个事实,这个时候我们需要的是如何进一步凝聚人心,上下团结一心,而不是在指责谁,骂谁,确保社会稳定安定的一个环境,让我们整个处理工作,有效地开展起来。”
半小时观察: 亡羊补牢为时未晚
这确实是一场触目惊心的灾难,在这里我们也向遇难渔民表示沉痛的哀悼。
桑美台风是一场50年不遇的超强台风,即使是像沙埕港这样的避风良港,在19级台风面前也显得不堪一击,如何抗御这样的天灾,对所有人都是挑战。
福鼎市地方政府在这次台风中采取了很多措施,应该说,这些努力已经有效减轻了台风的破坏程度。但这次台风也暴露了我们海上救援机制的一些不足。比如说,我们没有有效的手段把台风来袭的信息准确地传达到每一个渔民,这至少暴露了我们在技术上的落后;再比如说,渔船进港后,我们没有足够的力量将渔民及时转移到岸上,这又暴露了我们人力、物力动员能力的不足;灾难发生后,我们也没有在第一时间展开救援,这又暴露了我们救援力量的薄弱。另外,当灾难到来的时候,很多人为了保渔船,冒险留在了船上,事实证明这也是一种危险的做法,渔船毁坏了可以再建造,但是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所以不管在什么情况下,地方官员还是应该把以人为本放在第一位。
当然,现在说什么也无法挽回这场灾难造成的损失。我知道当地政府现在也在认真思考、总结这次灾难的教训。亡羊补牢,为时未晚。这一次的所有损失和教训都应该成为我们下一次战胜台风的法宝。(记者:吴海蔓摄像:张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