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寿螺出问题 酒楼怪罪四川杂志
加热时间不够是消费者染病的根本原因,酒楼、杂志对两个关键概念各执一词
惹出“福寿螺”风波的北京“蜀国演义”酒楼23日通过媒体向消费者公开道歉,酒楼负责人瞿传刚表示,他们将承担相应责任,尽全力做好一切善后工作。
截至23日19时,北京因食用凉拌福寿螺肉而得了广州管圆线虫病的患者达到87例。
□酒楼说法
烹饪杂志惹祸
瞿传刚承认,“蜀国演义”酒楼所做的凉拌螺肉确实存在福寿螺加热时间不够的问题,这也是消费者染病的根本原因。“我们首先承认是我们的菜品出了问题。”瞿传刚突然拿起一本杂志说,他们酒楼每年都要推出大量新菜品,而该酒楼从事川菜经营5年来,一直以《四川烹饪》杂志为教科书。今年在这本杂志第三期上,介绍了一款叫做“怪味田螺”的菜品。
“田螺肉纳盆……净锅上火,注清水烧沸,下洗净的田螺汆至刚断生时捞出……。”瞿传刚当场念起了杂志上的烹饪方法,并表示凉拌螺肉是酒楼根据这道“怪味田螺”新研发的菜品,“酒楼的师傅也曾对“刚断生”的烹饪方法有过疑虑,但又考虑到国家级烹饪刊物的指导在技术上应是有科学依据的。”瞿传刚表示,最初他们是使用海螺制作,但是由于海螺大小不均匀,出现了顾客投诉,最终改用大小均匀的福寿螺。“因为田螺是淡水螺的总称,福寿螺也是属于田螺范围内的,所以这个操作方法也应该适用。
瞿传刚说,他们知道海鲜和河鲜的区别,但是直到出事前,他们并不知道这种使用福寿螺的做法是错的。记者请酒楼董事长解释“断生”的概念时,他说:“刚断生就是不能透。师傅认为就是焯一下水。于是我们带壳在沸水里煮了3到4分钟。”
□酒楼表态
倾家荡产也会赔
瞿传刚明确表示在赔偿问题上,只要是曾在“蜀国演义”酒楼因食用螺肉而染病的顾客,“蜀国演义”酒楼都会本着对消费者负责的态度给予解决。消费者可凭当天就餐发票提出要求,没有发票的患者,“蜀国演义”酒楼会尽全力配合,根据酒楼当天的就餐记录和顾客提出的用餐证明进行赔偿。在赔偿的数额上,其董事长表示“倾家荡产也会赔”。
□杂志反驳
酒楼弄混材料与技法
昨(23)日晚,《四川烹饪》杂志执行总编王旭东紧急约见本报记者,就北京“蜀国演义”酒楼将“怪味田螺”出现问题的责任推给《四川烹饪》的说法给予了反驳。
驳论1:此螺非彼“螺”
“我们菜谱上所说的田螺根本就不是什么福寿螺。”王旭东坦言,从昨日下午两点起,他就一直被北京媒体包围着,为了能给对方一个正确的解释,他专门跑到省水产研究所找专家咨询。“专家在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后告诉我,我们川菜中所用的田螺属于‘中华螺’科,是我国南方土生土长的水产品的一种,而福寿螺属于南美的舶来品,属于蜗牛科,根本就不是一个门类的生物。”王旭东激动地说:“我们在《四川烹饪》杂志上介绍的菜品,指明了的就是田螺,而不是福寿螺。”
记者翻开2006年《四川烹饪》第3期杂志中第25页,在“怪味田螺”的介绍中,主料果然是标明为“田螺”。“在川菜烹饪的螺类菜品中,一般原料都是采用田螺,只有在粤菜中,福寿螺选用的比例比较高。”王旭东认为,在没有分清螺类品种的前提下,“蜀国演义”就断章取义将责任转移显然是不合理的。
驳论2:“断生”不是“半生”
在《四川烹饪》杂志刊登的“怪味田螺”的做法中,其中一句是:“将田螺断生后盛入盘中凉拌……”,就是这句话,也成为“蜀国演义”酒楼认为杂志误导菜品烹饪的“罪状”。对此,王旭东解释说:“在传统川菜中,田螺的做法无非就是烧、炒、炖,很少有用来凉拌的,‘怪味田螺’之所以成为推荐的创新菜品,就是在于它的做法是凉拌。”王旭东说:“在操作程序上,第一道就是‘将田螺煮至断生’,这里的煮就是将田螺放入开水中煮5分钟左右,直到它断生,也就是煮熟。”
“断生在烹饪上的本意就是煮熟,而不是半生,如果将二者的意思混为一谈就是理解上的错误。”中国烹饪大师、名厨肖见明认为,断生时间上的长短跟菜品的原料材质有很大关系“螺类一般在5分钟就可断生,而猪肉要断生就要40分钟。”肖见明说,就算是“蜀国演义”用的原料是福寿螺,在经过5分钟的高温后,螺内的线虫也应该被杀灭了,除非是对方根本就没把其煮熟才会出现问题。
对于蜀国演义关于“焯”的解释,《四川烹饪》杂志这道菜谱的编辑叶尚平说,焯实际上是另外一种烹饪技法,主要是用在对蔬菜原料的制作中。根据北京市卫生监督所的调查,该餐厅先把福寿螺放在冷水中浸泡,然后带壳用开水只焯了三到五分钟。实际上,对于福寿螺这种淡水螺,应该至少在沸水中煮20分钟才能杀灭其中的寄生虫。
今日发表声明
《四川烹饪》是一本历史悠久的专业杂志,在业界影响很大,出现这样的问题,我们肯定会在第一时间给读者一个说法。”王旭东表示,《四川烹饪》杂志会在今天发表一个公开声明,将事实一一呈现给业界和读者。
早报记者孟梅 实习生彭薇 综合新华社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