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烹饪》驳蜀国演义
发表公开信,称北京酒楼推卸责任;蜀国演义称受其误导
本报讯
北京蜀国演义酒楼惹出沸沸扬扬的“福寿螺”风波后,酒楼负责人瞿传刚在新闻发布会上指出,其厨师是因受到《四川烹饪》杂志一道名为“怪味田螺”菜品的误导,才会出现菜品加热时间不够,从而致使众多消费者染上广州管圆线虫病。
获知蜀国演义的这一说法后,《四川烹饪》杂志社负责人相当气愤。昨日,杂志社向全国媒体发表公开声明,驳斥北京蜀国演义酒楼的相关说法。
昨日上午,《四川烹饪》杂志社社长李新说,他们之前对北京酒楼“福寿螺”出现问题的事有所耳闻。但6月23日下午2点多,正在办公室上班的工作人员突然接到北京媒体的电话,才知道北京“蜀国演义”酒楼的负责人在当日的新闻发布会上,称其惹事的“福寿螺”菜品是根据《四川烹饪》今年第3期上的“怪味田螺”研发出来的。也就是说,北京“蜀国演义”酒楼认为其“福寿螺”菜品加热时间不够,是受了《四川烹饪》杂志的误导。
“这是蜀国演义酒楼推卸责任的说法!”李新社长和王旭东总编辑相当愤慨。据他们讲,北京“蜀国演义”酒楼的说法给《四川烹饪》造成了相当大的影响,“鉴于目前有这么多媒体同行欲了解‘误导’一说的真相,杂志社将发表公开信,以正视听!”《四川烹饪》杂志认为,他们所推介的“怪味田螺”烹饪技法是科学的,成菜味道是鲜美的,食用也是安全的。
“蜀国演义”发布的言论是在推卸自己的责任,也是一种对北京市民不负责任的态度。鉴于该企业指责《四川烹饪》“误导”一说已对《四川烹饪》的声誉造成了诸多负面影响,《四川烹饪》将保留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权益的权利。
■相关新闻
公开信三大观点驳斥蜀国演义
称“断生”不是“半生不熟”
《四川烹饪》杂志社在该公开信中,《四川烹饪》澄清三点事实:
“怪味田螺”成都受欢迎
“本刊今年第3期上介绍的新菜‘怪味田螺’,是年初由我们的记者从一家风味餐馆实地采写回来的。这道菜不仅在那家餐馆里大受顾客欢迎,而且至今都没出现过类似‘蜀国演义’那样的‘中毒事件’。”
此螺非彼“螺”
“本刊推介的‘田螺’,与‘蜀国演义’卖的‘福寿螺’不是同一种烹饪原料。”
这是因为:田螺在我国民间,自古就是一种烹饪原料;而福寿螺呢?属于外来物种,原产南美洲,故又称亚马逊巨螺。这种软体动物属门腹足纲柄眼目蜗牛科,呈圆球锥形。我国人工养殖福寿螺最初还只是在台湾地区,后来才传至大陆。
福寿螺与田螺的外貌差别主要有:福寿螺的个头普遍较大,颜色多呈暗红色,外壳也比田螺薄。而田螺皆呈青色,壳面凸,接合线也极明显。
“断生”不是“半生不熟”
“本刊作者在‘怪味田螺’前面的评说文字中,两次提到了田螺肉是要煮熟的,而在后面说到具体制法时,也明确说要把田螺肉投入到沸水锅里‘汆至刚断生’,这‘断生’就指的是‘熟’,而不是‘蜀国演义’理解的‘半生不熟’。”
■背景资料
《四川烹饪》“怪味田螺”原文
怪味田螺
炒田螺、拌田螺太常见啦!那么如何让老菜翻新呢?要么改变味型,要么改变烹法,要么“偷梁换柱”,要么“穿靴戴帽”……传统的拌田螺是取田螺净肉煮熟拌成麻辣味的,而这里不仅把煮熟的田螺肉拌成了怪味,而且调制怪味所用的辣椒竟然还是鲜椒。
原料:鲜活田螺肉300克鲜二金条辣椒圈30克姜米20克蒜米20克葱颗30克去皮酥花生30克啤酒、姜片、葱节、精盐、料酒、白糖、生抽、香醋、味精、红油辣椒、熟芝麻、香油各适量
制法:1.田螺肉纳盆,加入啤酒、料酒、姜片、葱节等,反复揉搓后,冲洗干净,改刀成小丁;姜米、蒜米、葱颗、鲜二金条辣椒圈、红油辣椒、生抽、香醋、白糖、精盐、味精、香油、熟芝麻和去皮酥花生一并纳碗,对成怪味汁。
2.净锅上火,注清水烧沸,下洗净的田螺汆至刚断生时,捞出,待用凉开水浸透沥水后,拌入怪味味汁装盘。
《成都晚报》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