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智慧一号”探测器撞击月球(模拟图)
据英国《泰晤士报》8月25日报道,欧洲宇航局于2003年9月发射升空准备探测月球的“智慧一号”探测器,将于日前完成最后的使命———9月3日以每小时约8047公里的速度高速撞向月球表面。科学家称,这次撞击将成为人类历史上最大的“打水漂”游戏,因为探测器将以大约1度的角度斜切撞向月球表面,科学家希望它能在月球表面弹跳起至少一次。
已环绕月球飞行2000圈
据报道,欧洲宇航局的“智慧一号”探测器于2003年9月27日发射升空,然后通过离子推进引擎于2004年11月15日进入月球轨道,开始了它拍摄月球表面照片、分析月球土壤化学成分的任务。
据悉,“智慧一号”的尺寸只有一台洗衣机大小,它通过太阳能和氙离子燃料驱动,如今已经环绕月球飞行了至少2000圈,燃料寿命已经到达了尽头。所以欧洲宇航局科学家准备用它进行最后的实验———9月3日凌晨5:30分左右(格林威治时间),让“智慧一号”以每小时大约8047公里的速度高速撞向月球表面。它的具体撞击时间误差最多不会超过15小时。
最大的“打水漂”游戏
天文学家称,这次撞击将成为人类历史上最大的“打水漂”游戏,因为“智慧一号”将以大约1度的角度斜切撞向月球表面的一个名叫“卓越湖”的陨坑,科学家希望它在月球表面弹跳起至少一次,这一过程就像扔出的瓦片在水面上不停跳过一样,所以被比作“打水漂”游戏。
产生至少20公里高尘云
据悉,这次撞击有望在月球表面产生至少20公里高的尘云,从而可以让科学家通过撞击爆炸的光谱照片分析月球土壤的主要化学成分。科学家将通过地球上多台天文望远镜研究这次大冲撞。如果撞击飞起的尘埃超过20公里高,那么它们将反射太阳光,地球上某些地方的天文爱好者通过小型望远镜和双筒望远镜,就能看到明亮尘云。
科学家相信,探测器将在月球表面撞出一个3米到10米宽的大坑,而喷射的尘云降落后,将覆盖大约一平方公里的地区。
有望解开月球形成之谜
通过对月球尘土的分析评估,可以帮科学家分析月球的形成。科学家推测,在地球生成早期,曾经有一个相当于火星大小的天体撞上过地球,撞击形成的碎片残骸迸溅向太空,最后聚集形成了月球。如果真是这样,那么月球土壤的含铁量将会比地球低,但镁和铝的含量则会比地球高一些,科学家希望通过检测月球土壤成分,能够得到月球形成的正确答案。沈志真 编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