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副总编辑、三秦都市报总编辑杨建民(右二)和南方日报总编辑杨兴锋(左二)共同为纪念碑揭幕 本报记者 贾军摄
终回延安 勇士搂定宝塔山
心口呀莫要这么厉害地跳,
灰尘呀莫把我眼睛挡住了……
手抓黄土我不放,
紧紧儿贴在心窝上。
……几回回梦里回延安,
双手搂定宝塔山。
千声万声呼唤你,
———母亲延安就在这里!
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
红旗飘飘把手招。
白羊肚手巾红腰带,
亲人们迎过延河来。
满心话登时说不出来,
一头扑在亲人怀……
———节选贺敬之《回延安》
庆祝凯旋
昨日上午8时30分,延安市委、市政府在宝塔山下延水河畔的延安中心广场,举行隆重的凯旋仪式,喜庆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红色之旅活动圆满成功。
延安市委副书记王建军在凯旋仪式上致辞;刘志丹烈士的女儿、陕西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刘力贞,陕西日报副总编辑、三秦都市报总编辑杨建民,南方日报社有关负责人等在凯旋仪式上讲话;陕西日报原总编辑、陕西省新闻工作者协会名誉主席张光以及延安市、宝塔区等有关领导出席凯旋仪式;延安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郝飚主持凯旋仪式。
凯旋仪式进行不到10分钟,延安上空就飘起了密密的细雨。尽管如此,近千名延安市民还是自发来到现场,同红色之旅的全体队员一起,冒雨参加凯旋仪式。仪式结束时,广东和延安的两家企业分别向10位老红军每人赠送了1000元现金。
本报总编辑杨建民、南方日报总编辑杨兴锋及有关人士在宝塔山上共同植下一棵常青树,并立碑纪念。
今日,他们将前往甘泉、富县、洛川、黄陵四县参观,然后返回西安,结束全部行程。
终于见到宝塔山了
“驾铁车,踏草地越雪山,不见宝塔誓不回!”重走长征路广东车队在沿途中,面对征程上的许多艰辛,车队队员相互鼓励,“不见宝塔誓不回!”这曾是队员们共同的心声。
“我们终于到达延安了,终于见到宝塔山了……”绵绵的秋雨中,队员们来到了宝塔山前,此时的宝塔山,在队员们眼里,它更是一种象征,是大家胜利“长征”胜利的象征。“当年红军长征胜利后来到了延安宝塔山,今天,我们新时代的长征也来到了这里,我们要把这一切定格在历史镜头中。”
新闻战线一次新“长征”
在这具有特殊纪念意义的日子里,我们相聚一堂,隆重举行“重走长征路喜愿传中国圣地看新貌”———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红色之旅活动凯旋仪式。
70年前,党中央带领中国工农红军克服雪山草地等艰难险阻,经过艰苦卓绝的万里长征,胜利到达陕北,实现了北上抗日的战略大转移,在中国革命史上树立了一座不朽的丰碑;70年后的今天,由《三秦都市报》、《南方日报》等媒体及单位共同举办的这次重走长征路大型红色之旅活动,沿着当年中央红军的长征路线跋山涉水而来,缅怀革命先烈,弘扬优良传统,宣传各地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成就,这是新闻战线上的一次新的“长征”。
希望通过这次“红色之旅”活动,能更多地宣传延安,让全国各地和社会各界更多的人了解延安、关注延安、支持延安,把老区延安建设得更好!
将革命老区传遍全国
初秋的延安,是陕北最美的季节。今天,我们相聚在宝塔山下,延水河畔,心情无比激动。我们和《南方日报》等全国多家媒体及单位共同举办了这次大型的“重走长征路,喜愿传中国,圣地看新貌”红色之旅活动,近一个月来,车队队员们从长征起点出发,行程8000多公里,路经7大省区,一路到达目的地延安。
从进入延安市区的那一天起,我们感到的无不是一种感动:吴起会师,气势恢宏;志丹谒陵,心中起敬;看望老红军,感受老区新发展。每一天每一刻,大家都感受到了老区人民的好客和热情,老区的新发展,更是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吴起县、延安市、宝塔区,老区的新发展,老区的新风貌,都将通过这次红色之旅传遍全中国。
今后,我们将把由我们新闻媒体和旅行社搭起的这个平台,力促其成为文化之旅、开放之旅、发展之旅,让红色之旅热起来,火起来,让更多的人认识老区,了解老区,关注老区,关爱老区!
架起粤陕友谊之桥
70年后的今天,我们从遥远的南粤起程,不远万里一路缅怀先烈、播撒爱心,胜利抵达终点延安,同样揭开了全国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宣传活动新的一页。
我们和《三秦都市报》等兄弟报纸密切合作,在显著位置版面浓墨重彩推出了《长征改变中国》系列报道,展现伟大的长征传奇和常青的长征精神,在全国纪念长征胜利70周年的宣传大合奏中奏出了最强音。
重走长征路活动,在广东人民和陕西人民之间架起了一座友谊之桥,粤陕合作将跨上新的台阶。
圣地新颜 红色延安喜愿传
人均财力全省第一
延安是中国革命的圣地和中华民族的圣地,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延安生活和战斗了13个春秋,谱写了中国革命史上最为光辉灿烂的篇章。如今的革命老区又向世人展现了什么样的面貌呢?芽延安市委副书记王建军昨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延安人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城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人均财力居陕西第一
延安市位于陕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1997年1月撤地设市,下辖13个县区。土地总面积3.7万平方公里,总人口210.7万人。延安土地面积辽阔,人均达27亩,发展林果业、畜牧业和设施农业前景广阔。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地下矿藏10多种,其中石油储量13.8亿吨,煤炭71亿吨,天然气33亿立方米,紫砂陶土5000多万吨。森林总面积2710万亩,林草覆盖率42.9%。
2005年,延安市全市生产总值达到370亿元,人均17670元,提前5年实现了小康社会建设“三步走”战略规划的第二步目标;财政总收入达到107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45亿元,人均财力居陕西省第一;农民人均收入连续三年超过陕西省平均水平。
四项措施推进延安跨越式发展
王建军表示?熏今后将全面贯彻省委、省政府的各项工作部署,努力推进延安的跨越式发展。具体采取以下四项措施:
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做大做强以苹果为主的绿色产业、以石油化工为主的工业产业和以红色旅游为主的文化旅游产业,进一步增加经济综合实力。
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千方百计争资金上项目,努力为延安的跨越发展提供坚实的支撑。
加快城镇基础建设,完善城镇服务功能,提高管理水平,进一步增强城镇的辐射带动能力。
高度重视资源保护和资源环境治理工作,特别是坚持不懈地搞好以退耕还林为主的生态环境建设,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陕北十三年”
从1935年到1948年间,党中央和老一辈革命家在延安生活战斗了13个春秋?熏延安和陕北一直是中国革命的总后方和指挥中心。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从江西瑞金出发,历经千难万险,行程两万余里,于1935年10月19日到达陕北吴起镇(今吴起县)。刚到陕北不久,毛泽东于1935年就对红军长征的意义作了深刻的阐述。他说:“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
1937年1月13日?熏中共中央由保安迁往延安?熏1947年3月18日?熏中央离开延安,1948年3月23日东渡黄河转向华北,这期间,中共中央在以延安为中心的陕北地区领导革命,前后历经12年5个月26天,习惯上叫做“陕北十三年”,史称“延安时期”。
“红色之旅”成了“招商之旅”
8月27日,到达延安的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的红色之旅,参加了延安市委、市政府举办的延安红色旅游推介会。这是这支红色之旅从南方到延安市区后,参加的第二次招商项目推介会。红色之旅进入陕西成了实实在在的“招商之旅”。
从江西瑞金一路走来的这支红色之旅队伍里,有不少实力强大的企业家。他们心中装着“致高思源、高而思进”,沿路开展了不少社会公益活动。到达吴起县后,他们对吴起县推出的羊子繁育加工出口及草饲料改良项目很有兴趣。8月26日,吴起县政府召开项目推介会,红色之旅的所有队员全部参加了会议。
到延安后,在枣园、杨家岭的参观中,他们碰到不少广东来的客人,了解到广东客人已占延安游客的8%,更增加了做好延安红色旅游的决心。红色之旅队员、广东中旅总经理王万年表示,要组织更多游客来延安旅游,把延安红色旅游做大做强。
把延安建成“中国红色旅游首选地”
“今年是红军长征胜利到达延安70周年,延安旅游继续保持强劲的势头,预计今年全市接待海内外游客将达到550万人次以上,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5亿元?选”
8月28日,延安市旅游局局长吕少敏,希望通过队员们的宣传,让延安“红色旅游”走得更远,让更多的人看到延安的新貌。
“两圣两黄”旅游新看点
记者:延安作为革命圣地,又是中国人文始祖黄帝陵寝安置之地,有着“两圣两黄”的旅游资源优势,围绕这一特点,延安红色旅游又有什么新的看点?芽
吕局长:特色旅游产品的开发和旅游服务设施水平的提高,使延安旅游不断涌现出新的看点。至目前,延安市对外开放营运的旅游重点景区已达25处,其中红色旅游景点15处。围绕“两圣两黄”(中国革命圣地、中华民族圣地、黄河壶口瀑布、黄土风情文化)主体资源,延安通过实施“精品名牌”战略,不断加大旅游产品开发力度,形成了一批经典旅游产品,推出了“回圣地、登宝塔、游旧址,受教育”;“清明公祭、重阳民祭黄帝陵”;“四季看壶口”;“天下黄河第一漂——乾坤湾漂流”等专项旅游产品,精心编排了“一日游”、“二日游”各种特色旅游线路。
建“中国红色旅游首选地”
记者:除了众所周知的红色景点系列外,延安的红色旅游最终将达到什么样的旅游目标?芽
吕局长:我们将通过一系列的发展轴和发展带,要把延安全市的旅游景区全部带动起来,形成一个全新的延安旅游产品新格局,真正把延安建设成为“中国红色旅游首选地”和“全国区域旅游第一目的地”———这是我们延安所有人的目标。
本报记者 郭红文 薛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