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广州市民个人生活感受调查昨公布,近五成人不满“看病就医”
新快报记者 廖颖谊 通讯员 谭绍珍调查时间:今年8月调查方式:随机抽样访问人数:广州市老八区1035位不同年龄、性别、职业、收入的市民调查内容:包括市民对个人经济、社会生活的13个方面的感受。 其中,经济生活类指标有“就业状况”、“个人收入”、“住房状况”、“挣钱机会”、“个人经济地位”、“劳保福利”共6项;社会生活类指标有“工作”、“人际关系”、“看病就医”、“个人业余生活”、“个人社会地位”、“人身安全保障”、“人权保障”共7项。广州社情民意研究中心昨日公布“2006年度广州市民个人生活感受调查”,在对个人生活感受的包括就业状况、工作、个人收入、人际关系等4项核心指标中,收入稳定,因职业特殊而受他人尊重的公职人员的满意度均高于其他职业或群体。此外,弱势群体对于“劳保福利”、“看病就医”的感受较差问题仍很突出。
住房和看病就医 不满意度增幅最大
调查数据显示,大部分广州市民对这一年的生活状况是认同的。市民对个人社会生活感受中的5项指标的可接受度在七成八以上,最高的是“人际关系”,可接受度为96%。市民对个人经济生活感受的6项指标的满意度均偏低,分别在一成七至二成六之间,最低的是“挣钱机会”,为17.5%;最高的是“劳保福利”,为35.5%。近四年来,个人经济生活感受的6项指标中,有5项指标的满意度、可接受度呈上升趋势。其中,“就业状况”的满意度增幅、不满意度降幅变化较大,而“住房状况”的满意度下降、不满意度上升,今年该项指标的满意度仅26.2%,为四年来最低,不满意度四年来持续上升至今年的27.4%。另外,“看病就医”满意度从2003年的28.4%持续下降到2006年的19.7%,该项指标的不满意度从2003年的32.6%上升到2006年的46%,接近五成人不满。
就业和个人收入 公职人员满意度高
在对个人生活感受的包括就业状况、工作、个人收入、人际关系等4项核心指标中,调查显示,年纪较轻、收入较高、教育水平较高的群体及公职人员,这一年的生活感受相对较好;而年龄较长、收入较低、教育水平较低的群体及散工、无业者,感受相对较差,不满意指标更突出。在各项指标中,公职人员的满意度均较高,且其不满意度也与其他群体差距较大。其中,其对“就业状况”的感受最好,满意度高于散工、无业者18个百分点,不满意度低41.2个百分点;“工作”感受满意度比散工、无业者高35.2个百分点,不满意度低31.6个百分点;“个人收入”的感受明显好于散工、无业者,其满意度超过后者19.6个百分点,不满意度更相差近40个百分点;公职人员对“人际关系”的感受更是最好,满意度为68.5%,比离退休人员高34.7个百分点。综上所述,不难理解近年来持续升温的“考公务员热”现象。
社会边缘群体 不满“劳保福利”
调查还发现,在“劳保福利”、“看病就医”、“人际关系”上均存在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数据显示,月薪800元以下受访者对于“劳保福利”的不满意度高达45.2%,远高于满意度;散工、无业者的不满意度更高,为52.8%。显示劳保福利政策带给市民的感受还是强者更强,应更多关注和扶助相对弱势群体。受访者对“看病就医”感受也均较差,不满意度高达46%,远远超过满意度。社会边缘群体则更为突出,月薪800元以下的受访者不满意度为50.5%,散工、无业者及农民的不满意度更高达59.4%、59.6%,可见公共医疗资源分配不均,尤其对社会边缘群体不均。在“人际关系”方面,年龄越大的人群对“人际关系”的满意度越低,其中,60岁以上受访者的满意度为四成,比18-30岁人群低25.5个百分点;离退休人员的满意度更低,仅为3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