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概况
国名:菲律宾共和国 (The Republic of The Philippines)
国旗:呈横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2∶1。靠旗杆一侧为白色等边三角形,中间是放射着八束光芒的黄色太阳,三颗黄色的五角星分别在三角形的三个角上。 旗面右边是红蓝两色的直角梯形,两色的上下位置可以调换。平时蓝色在上,战时红色在上。太阳和光芒图案象征自由;八道较长的光束代表最初起义争取民族解放和独立的八个省,其余光芒表示其他省。三颗五角星代表菲律宾的三大地区:吕宋、萨马和棉兰老。蓝色象征忠诚、正直、红色象征勇气,白色象征和平和纯洁。
国徽: 为盾形。中央是太阳放射光芒图案,三颗五角星在盾面上部,其寓意同国旗。左下方为蓝地黄色的鹰,右下方为红地黄色狮子。狮子和鹰图案分别为在西班牙和美国殖民统治时期菲律宾的标志,象征菲律宾摆脱殖民统治、获得独立的历史进程。盾徽下面的白色绶带上用英文写着“菲律宾共和国”。
国花:茉莉花
国树:纳拉树
国石:珍珠
国鸟:菲律宾鹰 (phillipine eagle)
重要节日:独立日:6月12日(1898年);国庆日:6月12日(1898年);自由日:2月25日;巴丹日:4月9日(纪念二战阵亡战士);五月花节:5月最后一个星期日;国家英雄日:8月27日;英雄节(纪念民族英雄黎刹就义):12月30日。
国家政要:总统阿罗约(Arroyo),2004年6月连任;副总统金戈纳(Guingona Jr.) ;2001年2月任职;众议院议长何塞·德贝内西亚(Jose De Venecia) ,1992年7月至1998年6月众议院议长,2001年7月再次当选众议院议长。参议院议长富兰克林·德里隆(Franklin Drilon) ,2001年7月再次当选。
自然地理:位于亚洲东南部,北隔巴士海峡与中国台湾省遥遥相对,南和西南隔苏拉威西海、巴拉巴克海峡与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相望,东临太平洋,西濒南中国海。由7107个大小岛屿组成,总面积29.97万平方公里,是一个位于亚洲东南部的群岛国家。其中吕宋岛、棉兰老岛、萨马岛等11个主要岛屿约占全国总面积的96%。海岸线长达18533公里。属热带海洋性气候,高温多雨,湿度大。年均气温27℃,年降水量2000-3000毫米。
人口:约为8400万(2005年),菲律宾是世界上第12大人口大国。马来族占全国人口的85%以上,包括他加禄人、伊洛戈人、邦班牙人、比萨亚人和比科尔人等;少数民族和外国后裔有华人、印尼人、阿拉伯人、印度人、西班牙人和美国人,还有为数不多的原住民。菲律宾有70多种语言。国语是以他加禄语为基础的菲律宾语,英语为官方语言。国民约84%信奉天主教,4.9%信奉伊斯兰教,少数人信奉独立教和基督教新教,华人多信奉佛教,原住民多信奉原始宗教。
首都: 马尼拉(Manila) ,位于吕宋岛西岸马尼拉湾畔,是全国最大的港口,早在16世纪就是著名商港。1975年11月,菲律宾政府决定把马尼拉、卡洛奥坎、奎松、帕萨伊4个市和玛卡蒂等13个区组成大马尼拉市。人口1090万(2005年4月)。年平均气温28℃。
行政区划:全国划分为吕宋、维萨亚和棉兰老三大部分。共设有首都地区、科迪勒拉行政区和棉兰老穆斯林自治区,以及伊罗戈区、卡加延谷区、中吕宋区、南塔加罗格区、比克尔区、西维萨亚区、中维萨亚区、东维萨亚区、西棉兰老区、北棉兰老区、南棉兰老区、中棉兰老区和卡拉加区等13个地区。下设73个省,2个分省和60个市。
菲律宾人有燃放烟花爆竹迎接新年的传统
简史:菲律宾人的祖先是亚洲大陆的移民。菲律宾在14世纪前后出现了由土著部落和马来族移民构成的一些割据王国,其中最著名的是14世纪70年代兴起的海上强国苏禄王国。1521年,麦哲伦率领西班牙远征队到达菲律宾群岛。1565年,西班牙侵占菲律宾,自此统治菲300多年。1898年6月12日,菲律宾宣告独立,成立菲律宾共和国。同年,美国依据对西班牙战争后签订的《巴黎条约》占领菲律宾。1942年,菲律宾被日本占领。二战后,菲律宾重新沦为美国殖民地。1946年7月4日,美国被迫同意菲律宾独立。1996年9月2日,菲政府与最大的反政府组织摩洛民族解放阵线签署和平协议,结束了南部长达24年的战乱局面。
政治:菲律宾现行宪法于1987年2月2日通过,同年2月11日由总统正式宣布生效。宪法规定:实行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体。总统内阁制,总统是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兼武装部队总司令。拥有行政权,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任期六年,不得连任,总统无权实施戒严法,无权解散国会,不得任意拘捕反对派;禁止军人干预政治;保障人权,取缔个人独裁统治;进行土地改革。议会称国会,是最高的立法机构,由参、众两院组成。司法权属最高法院和各级法院。
经济:菲律宾自然资源丰富,铜蕴藏量约37.16亿吨,金1.36亿吨,镍1.27亿吨。巴拉望岛西北部海域有石油储量约3.5亿桶。菲律宾的地热资源预计有20.9亿桶原油标准能源。水产资源也很丰富,鱼类品种达2400多种,其中金枪鱼资源居世界前列。菲律宾森林面积1585万公顷,覆盖率达53%,产有乌木、檀木等名贵木材。菲律宾的主要粮食作物是稻谷和玉米。椰子、甘蔗、马尼拉麻和烟草是菲律宾的四大经济作物。
菲律宾为出口导向型经济,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地位突出,同时农业和制造业也占相当的比重。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2/3以上。主要粮食作物是稻谷和玉米。菲律宾盛产椰子、香蕉、芒果、凤梨,其中椰子产量和出口量均占全世界总产量和出口量的六成以上。菲律宾的工业以农、林产品的加工为主,另有一些纺织、水泥、汽车装配等工业。服务业产值逐年增加,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例已达到43%,从业人口占总从业人口的47.3%。旅游业是菲外汇收入重要来源之一,主要旅游点有:百胜滩、蓝色港湾、碧瑶市、马荣火山、伊富高省原始梯田等。
新闻出版:主要英文日报:《马尼拉公报》、《菲律宾星报》、《菲律宾询问日报》、《自由报》、《马尼拉时报》、《马尼拉纪事报》。菲文日报:《消息报》、《菲律宾快报》。华文日报:《世界日报》、《商报》、《菲华时报》、《联合日报》和《环球日报》。成立于1973年的菲律宾通讯社为官方通讯社,新闻组织有菲全国新闻记者俱乐部、菲新闻摄影家协会、菲出版者协会等。全国有257家出版机构。全国有629家广播电台,137家电视台,其中广播局和人民电视台属官方性质,其余均为私人所有。菲律宾广播电台、电视台使用的语言主要是英语、他加禄语和华语。
外交:宣称奉行独立的外交政策,在平衡、平等、互利、互敬的基础上发展同所有国家的政治经济关系。对外政策的三大目标是:加强国家安全,促进经济发展,保护海外菲人。重视同美国、中国和日本等大国的关系,积极推动东盟内部合作,发展同伊斯兰国家的友好关系。大力推行经济外交,积极参与国际和地区事务。
与中国关系:中菲两国人民友好往来的历史渊远流长。早在唐宋时期,中菲两国就有了经济文化交往。1975年6月9日,中菲两国建交。阿基诺总统和拉莫斯总统分别于1988年4月和1993年4月访问中国。1996年11月,国家主席江泽民到菲律宾参加亚太经合组织第4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对菲律宾进行正式访问。2000年5月,菲律宾总统埃斯特拉达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两国政府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菲律宾共和国政府关于21世纪双边合作框架的联合声明》。2001年10月,阿罗约总统到上海参加亚太经合组织第9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2004年9月,阿罗约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2005年4月,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对菲律宾进行国事访问。两国双边贸易额以年均43.78%的速度增长,2004年贸易额达到133.28亿美元。中国是菲律宾第4大贸易伙伴和发展最快的出口市场。
菲律宾的世界遗产
(共计世界遗产5项,其中包括文化遗产3项,自然遗产2项)
Philippines
Date of ratification of the Convention:
Thursday, September 19, 1985
Properties inscribed on the World Heritage List:
Cultural
§ Baroque Churches of the Philippines (1993)
§ Historic Town of Vigan (1999)
§ Rice Terraces of the Philippine Cordilleras (1995)
Natural
§ Puerto-Princesa Subterranean River National Park (1999)
§ Tubbataha Reef Marine Park (1993)
1. 图巴塔哈群礁 Tubbatha Reef Marine Park批准时间: 1993 批准标准:N (II)(III)(IV)
菲律宾图巴塔哈群礁海洋公园始建于1988年8月11日;占地33,200公顷;属国家所有。公园海拔高度大约在海平面以下2—10米。1993年,该公园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它同时还是巴拉望岛生物圈保护计划的一部分。
菲律宾图巴塔哈群礁海洋公园包括一个珊瑚礁(礁顶和礁石边缘几乎未遭侵蚀),一片水草、珊瑚丛生的广阔礁湖和两个珊瑚岛——南北两个环礁,二者之间相隔一道8公里宽的海峡。北礁是一个巨大的、连绵不断的椭圆形平台,长16公里,宽4.5公里,看上去就象是将一个24米深的含沙礁湖装入袋子里。礁石平台所处位置很浅,只有涨低潮时才能浮现出来。北礁属沙质珊瑚礁,是鸟类和海龟的主要栖息地;朝海的一边则是高达四、五十米的峭壁。南礁宽约1—2公里,呈较小的三角状。与北礁类似,南礁也是动物的栖息地,也象是把一个含沙礁湖装入袋子里。
图巴塔哈群礁同时受西南和东北季风的影响。每年的七月到十月,十一月到三月由于受东北季风控制,巨浪拍岸,波涛汹涌。
图巴塔哈群礁是菲律宾拥有生物物种最多的珊瑚礁,在渔业生产上也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岛上的植物种类并不丰富,有榄仁树、银合欢属树木和很多椰子树,草类有马齿苋属、虎尾草属。与之形成对比的是,海底世界可就花样繁多了,光海藻就有45种呢,更别提礁湖浅处那广阔的水草层了!
菲律宾图巴塔哈群礁海洋公园中有记载的鸟类达46种,北礁是棕色呆头鸟、赤足呆头鸟、普通燕鸥、乌黑色燕鸥和有顶饰燕鸥的聚居地。玳瑁龟、绿海龟的巢穴建在附近的海滩上。公园里的鱼类数不胜数,其中有记载的就有至少40个种属的379种鱼,在这里,黑顶鲨、白顶鲨并不罕见。在礁湖中还发现有番红花蛤、巨蛤、带鳞蛤和马蹄蛤。自1983年以来,这个地区先后共有46种珊瑚虫被记录下来;1992年,人们又把这里的鱼类和大型无脊椎动物列了个清单。
岛上没有永久性居民,捕鱼季节到来时,人们就在岛上搭建临时帐篷。捕鱼的方式多种多样,有传统的垂钓、商业化的拖网捕鱼、茅枪插鱼和岸上放线;有的就干脆在礁石上捡鱼。
菲律宾对图巴塔哈群礁的开发和管理计划草拟于1991年,并且于1992年6月通过了这项草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在1997年3月31日讨论了菲律宾图巴塔哈群礁的开发计划,主要议题是如何通过长期治理达到保护和利用图巴塔哈群礁资源的主要目的。图巴塔哈基金会独立于政府之外,负责对计划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据菲律宾第306号令,商业捕捞、茅枪插鱼及采集珊瑚均属违法行为。
迁移过来的渔民过度使用资源、外国的渔业运作以及大量的潜水旅游都是对图巴塔哈群礁不同程度的破坏。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要求,来自菲律宾海洋科学研究院、环境和自然资源部的野生动物保护署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自然委员会的人员发起了一项保护、宣传和教育运动,旨在提高图巴塔哈当地居民参与保护群礁的积极性及探测旅游观光事业在不破坏生态资源条件下的发展空间。
评价:
这个公园面积有三万三千两百公顷,包括南北两个暗礁群,是一个独特的环状珊瑚岛礁,有茂密的海洋植物。北小岛为鸟类和海龟提供了一个栖息地。这是一个典型的原始的珊瑚礁,其周围有百米长的垂直的峭壁、宽广的礁湖和两个珊瑚岛。
2. 菲律宾的安第斯山上的稻米梯田 Rice Terraces of Philippine Cordilleras
批准时间: 1995
批准标准:C(III)(IV)(V) 菲律宾著名的的稻米梯田,位于马尼拉以北250公里的安第斯山上,它是当地土著部落人民为了谋生而在裸露的山地上开垦出的土地。几个世纪以来,伊富高部落人民为了防止土壤流失,不辞辛劳地用一块块的岩石垒成一道道的堤坝,直至成为现在被美誉为“通往天堂的天梯”的稻米梯田。
稻米梯田在整个亚洲并不罕见,但是完全靠人工从吕宋岛以北的崎岖的山脊上开垦出来的稻米梯田唯有菲律宾的稻米梯田。与此同时,伊富高并未融入现代的主流社会,而是继续从事传统的农耕生活,仍保持自己的信仰,但所幸的是古时当地人可怕的“猎头”的习俗现已销声匿迹了。当地的旅游部门为了发展旅游业建造了一些风格独特的旅馆,旅客可以在马尼拉乘飞机到达这些宾馆。游客在此住宿可以体味到当地的民风,能一边喝着鸡尾酒,一边欣赏到优美的民族舞蹈。喜欢漫步的游客可以在当地的仿古村落中徜徉,在这里还可以买得到当地著名的木雕工艺品。对于那些更喜欢冒险猎奇的游客可以游览巴塔克城附近的一些景点,在这里游客可以观赏到一直延伸到山顶的著名的形似圆形大剧场的菲律宾安第斯山稻米梯田。从宾馆出发延大道到达稻米梯田大约有16公里远,但如果改用吉普车从小道穿插,则路程可缩短为12公里。在行程中,游客不得不步行跋涉,攀过一段陡峭的山脊后才能到达稻米梯田。
如今,为了保护稻米梯田地区悠久的历史文化,与此同时提高居民的劳动生产能力,菲律宾当局、当地政府会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当地的水文环境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且对针对居民进行了一系列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教育。专家认为,对稻米梯田生态系统保护的同时也维系了当地文化、风土民情的源远流长,这为旅游景点尤其是世界文化遗产景点的可持续化管理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范例。
评价:
两千年以来,伊富高山上的稻田一直是沿着山坡种植的。代代相传的知识,神圣的传统和微妙的社会平衡使这里形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表现了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征服和融合。
3. 菲律宾的巴洛克教堂 Baroque Churches of Philippines
批准时间: 1993
批准标准: C(II)(IV)
菲律宾的巴洛克教堂包括四座教堂,它们分别位于马尼拉、圣玛丽亚、 帕瓦伊以及米亚高。
1571年,西班牙殖民者占领马尼拉,不久以后就在吕宋岛建起了圣奥古斯丁教堂,这是吕宋岛上最古老的教堂。这座教堂最初是木制的,1599年才建成现在所看到的石制教堂,1606年正式完工。菲律宾的大部分教堂都在战火中被毁,惟独这座教堂犁镜多次大地震和第二次世界大战,都能保持完整。古老的教堂历经三个半世纪以上的岁月,在风雨的摧残下,知道现在仍然屹立不移,成为世人公认为的早期防震建筑的典范。教堂周围是平整的盒子状的围墙,在墙的内侧覆盖着十九世纪的壁画。教堂两侧中部都建有一些小礼拜堂,在教堂里还可以看得到教堂的园顶、有石盖的地下墓穴、弧形的走廊等。圣奥古斯丁教堂是一座抗震建筑,所有的地面建筑都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固,而且半圆形的后殿及大多数的围墙都是用坚固的珊瑚礁建成的。用珊瑚礁建成的钟塔位于离教堂较远的位置。教堂正门的上面有主教冠及以箭刺心的浮雕,这种浮雕在教堂的任何地方都可以看到,是圣奥古斯丁教堂的象征。教堂的内部全部是巴洛克式的装饰,枝型灯和南国特色的明亮阳光,照射在彩色玻璃上,显得美丽异常。
奴斯得拉教堂是一所建于山坡上的砖制建筑,教堂的四周是防护墙。该建筑独特的风格是建有一座与教堂的正面及钟塔三者相互平行的修道院。
圣托教堂建于1787至1797年之间,随后在1744年和1754年先后两次遭到信奉伊斯兰教的海盗的破坏。从此之后,该教堂被设计成抵御外来侵略的堡垒式建筑,也因而此成为“堡垒教堂”中的典范。教堂的顶楼同时也被当作了望塔,这座教堂建造地比较低矮、用料颇费,整个教堂的到了很豪华的装饰,教堂的正面更是富丽堂皇。
评价:
这些教堂位于马尼拉、圣玛丽亚、帕瓦伊以及米亚高,其中最早的圣奥古斯丁教堂是由西班牙人在十六世纪晚期建造的,结构独特,举世无双。这些融合了欧洲巴洛克风格的建筑是由中国工匠和菲律宾工匠共同建造的。
4.历史城市维甘 The Historic Town of Vigan
1999年根据文化遗产遴选标准C(II)(IV)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
维甘建于十六世纪,是在亚洲保存得最完好的西班牙殖民城市。该建筑不仅反映出欧洲的建筑风格,而且还融入了菲律宾和中国的建筑特色,不愧为一个独特的文化和秀丽的城市,这在东亚和东南亚都是首曲一指的。
历史名城维甘,修建于16世纪,它是亚洲保存得最为完好的西班牙殖民城市。它的建筑体现出了菲律宾、中国及欧洲文化的极好融合,从而创立了一份独特的文化,一个秀美的城市。这在东亚与东南亚的的任何地方都是独一无二的。
旅行指南上说:维甘是菲律宾唯一保存下来的殖民城市。但是,维甘居民对“殖民”一词并不认同,同时,他们可以说明为什么不认同,到处都有他们的证据:在公众广场、教堂、博物馆等等,总之,在这雄伟庄严而且保存完好的先人故地上,并不仅仅只有西班牙人在城市的灵魂上打下了深深的印记。当西班牙人在1572年刚刚到达这里时,维甘作为重要的国际港口已经有了几百年的历史。西班牙人使其成为了当地的政治与文化中心,而且西班牙的帆船贸易将维甘与欧洲连接起来,并且使其成为马尼拉以北最为繁荣的城市长达300余年。
维甘是唯一一个在欧洲殖民建筑和设计中, 融入亚洲风格的建筑,同时也是一个欧洲在东亚和东南亚的贸易城市中, 存留至今并保存完好的特例。这个建筑不仅反映出欧洲的建筑风格,而且还融入了菲律宾和中国的建筑特色,不愧为一个独特的文化和秀丽的城市, 这在东亚和东南亚都是首曲一指的。就一座城市遗产中最为重要的标志来说,假如匆匆看上一眼,你会觉得维甘是西班牙式的,但是随着进一步的观察,它就会显示出曾经受过的复杂影响。在一些地方,留下了中国、菲律宾、墨西哥及其他文化的烙印。这些古建筑,已经成了维甘对游客的最大吸引力。那些房子紧贴街道而建,并且顺着狭窄的街巷延伸,又长又连贯,他们一会带你走入梦幻,一会又将你送回现实。
5.普林塞萨港地下河国家公园Puerto-Princesa Subterranean River National Park
1999年根据自然遗产遴选标准N(III)(IV)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
普林塞萨港地下河国家公园的特色是雄巍的石灰石喀斯特地貌和那里的地下河流。河流的特点是直接流入大海,河流下游受潮汐影响。这个地方还是不同生物的保护区。该公园包括一整个“山——海”生态系统,并保护了亚洲一些非常重要的森林。
普林塞萨港地下河国家的公园位于巴拉望省北岸圣保罗山区。公园北临圣保罗湾,东靠巴布延海峡。它位于巴拉望省的首府普林塞萨港市的市中心西北大约80公里处,国家的公园由陆路和水路都可以到达。占地面积20,202公顷,其中核心地区占地5,753ha,缓冲地区占地14,449ha。海拔高度变化于海平面到公园的制高点圣保罗山(1,028m)之间。
圣保罗地下河国家公园包括各种各样的地形:广袤的平原、起伏的丘陵和高峻的山峰,其中给人最深刻的印象圣保罗山区咯斯特岩溶地貌景观。公园90%多的地貌都是圣保罗山周围的尖锐咯斯特灰岩山脊组成,而圣保罗山本身是一系列浑圆的灰岩山峰沿着巴拉望岛的西海岸南北轴向连绵而成。公园的主要景观是被人们称为“地下河”或“圣保罗洞”的8公里多长的地下河,洞内林立着钟乳石和石笋,还有几个120多米宽,60多米高大溶洞,暗河在圣保罗山以西大约2公里的地方流出地面,这里的海拔高度100米。地下河几乎在地下奔流了整个长度后进入圣保罗湾。一小块海域也在公园境内。另一个水文特性是巴布延海峡沿着公园的东侧蜿蜒流过。从十一月到次年的四月是旱季,从五月到十月是雨季。平均年降雨量大约在2,000和3,000毫米之间。平均的温度是27C。
这里有三种森林形式:低地森林、喀斯特森林和灰岩森林。大约2/3受保护的植被都处于原始状态,其中一龙脑香属植物占多数。低地森林是巴拉望潮湿森林的一部分,是世界野生动物保护基金组织保护的200个生态区域之一,以其拥有亚洲最繁荣的树木植物群而著称于世。喀斯特森林只生长在土壤较多的有限区域内。海岸森林只有不到4公顷的面积,此外红树林也是乌卢甘湾的重要特征。苔原、远岸海草地和珊瑚礁在这里都有发现。
这里的动物群相当中等,尤其考虑到无脊椎动物。地方性的哺乳动物包括豪猪、臭獾等 ,这里还有其它一些哺乳动物如熊狸、食蚁兽、东方小爪水獭、食蟹短尾猿、麝猫、麝猫等。公园的海域里还生活着懦艮。 鸟类包括苍鹭,鹮、猫头鹰、白腹金丝燕、小金丝燕、灌木鸡、海鹰. 这里还有海龟存在。地下河的河道和溶洞利生活着大量的金色燕和8种蝙蝠。凤尾雉鸡也有发现。
圣保罗洞在远古就为当地人所熟知,他们认为洞内居住着精灵,不让他们进洞。公园及其周边的土地是巴塔克人(目前只有200--250人)祖先的领土。周围生活着塔戈巴努阿人,不同于巴塔克人,他们一般都适应了基督教文化。
公园核心地区生活的唯一居民是公园的员工,他们在公园的周边地区靠割藤条、贝壳杉和开垦临时性的土地来贴补他们的生活。在保护区的缓冲地带也有居民生活,但人们对他们知之甚少。
巴拉望岛是冰川时期形成的大陆桥的残迹,因此这里的动植物群与菲律宾其它地区的动植物群有很大的差别,但很接近于婆罗州的动植物群。公园生物资源丰富,有3种森林类型,还有红树林、苔原、海草地、珊瑚礁等。整个分水岭的特殊保护价值是众所周知的,尤其考虑到长远的低地和海岸生态系统的保护。圣保罗地区的喀斯特灰岩地理景观以及地下暗河的奇特面貌引人入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