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合肥9月6日电(记者黄勇通讯员张瑾)在刚刚开学不久的合肥工业大学,家庭困难的大学生只要提出申请,经核查符合条件者,人人都可以获得一个勤工助学岗位。
为了帮助贫困家庭的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并健康成长,该校近年来已建立了较完善的资助体系。 学校设立专门机构,配备专门人员,建立贫困家庭学生档案库、跟踪调查学习生活情况等,开展切实有效的各项资助工作。
自2002年开始,合肥工业大学成立以在校学生为主体的学生勤工助学中心,各学院成立勤工助学帮困小组,实施学生自我服务、自我管理,学生勤工助学工作由点到面、全方位、立体式的架构建设。2005~2006学年,全校共开辟勤工助学岗位3000多个,其中既有校内的图书管理员、保洁员、营业员、各类学生助理等,也有校外的各类兼职岗位以及家教等,安排勤工助学学生6000多人次,占经济困难学生总数的60%,其中家教岗位近2000人次,发放校内勤工助学酬金130多万元,校外勤工助学酬金近400万元。学校还设立了专门的勤工助学基金,并利用勤工助学基金建立学生勤工助学基地,实现了勤工助学基金的保值和增值。
学校通过各种创新手段,不断为学生设立新的岗位点。他们在校园内设立了学生自主经营的超市、IP话吧、洗衣房等;还与邮政部门合作,在新校区成立了全国首家“大学生邮局”,这家以学生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小邮局,开业3年来,已为20名经济困难的学生提供了勤工助学岗位。该校每学年还举办3次“合肥工业大学学生勤工助学校园兼职招聘会”,邀请社会用工单位参会,为广大同学提供勤工助学岗位。自2003年第一届合肥工业大学学生勤工助学校园兼职招聘会举办以来,至今已举办了11届,每次招聘会约有100多家用人单位参会,3000多名学生应聘800多人签订了用工协议。
大学生邮局第一任“局长”、现在已经是大四学生的曹群海说:“我感谢这份工作,它不仅仅让我有了一份收入,能‘养活’自己;更重要的是,它锻炼了我,让刚进大学校门的我有了从未有过的自信,并从此为我的人生打开了一片新天地。”
据合肥工业大学学工部和团委的负责人介绍,不少做过勤工助学的贫困家庭学生,由于特殊的经历和收获,使他们毕业后顺利地找到了理想的就业岗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