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华夏时报】
国内科学家自信20年内可摘诺奖
■深度提示
与中国成功申办并将成功举办奥运会令国人自豪相比,正在不断强大的中国尚无人获得诺贝尔奖,这成为国人心中一个尚未解开的结。
中国到底离诺奖有多远?正在北京举办的诺贝尔奖获得者论坛,让我们又提起这个话题。
中国越来越多的科技精英,在与诺奖得主的对话中找到了自信。
昨天,北京天气凉爽宜人。 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朱祯6:30就早早起床,他要赴人民大会堂参加一项特殊的活动。
11时40分,央视二套直播画面出现了朱祯的头像——他在“诺贝尔奖获得者北京论坛”上作题为《转基因技术在农作物中的应用》的演讲。
朱祯是中国转基因领域的顶尖专家,他的演讲是“诺贝尔奖获得者北京论坛”的一个组成部分。
此前,在朱祯演讲的讲坛上,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纵论生命科学和人类健康。
令北京乃至中国科技界瞩目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北京论坛”今天进入最后一天,7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将继续他们与中国科技精英的高端对话。
论坛让中国展望……
预测中国可能摘取诺贝尔经济学奖
论坛上,业内掀起生命科学技术的激烈交流;而论坛之外,人们正关注另一个话题。与国力不断强大令国人兴奋相比,截至目前没有摘得诺奖,是中国人心中一个尚未解开的结。
中国到底离诺奖有多远?
“我没有想过得诺奖,或者说没有把摘取诺奖当做一个目标,感觉它离中国还有一定的距离。”被誉为转基因领域国内顶尖专家的朱祯在直面记者时坦言。
“在当年获得诺奖前,我也没有想过自己会有这样的结果,顶多算年轻时藏在心底的一个梦想。”1988年的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哈特穆特·米歇尔博士昨天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也表达了与朱祯近似的意思。
作为最高级别的奖项之一,诺贝尔奖几乎是每个科学家的最高梦想。要实现这一最高梦想确实很难,但并不是没有可能。也许某天一位中国科学家也会像米歇尔一样,不经意间,为国人圆上这一梦想。中科院微生物所所长助理刘文军博士说:“经由北京论坛这一载体,诺奖得主来到中国,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拉近了中国与诺奖的距离。”
哈特穆特·米歇尔博士前天在清华大学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获得诺贝尔奖让他懂得了一个道理: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有可能在坚持不懈的努力之下获得成果。
米歇尔博士同时指出,其实西方一些基础学科并不是很发达,中国在很多学科方面具有高水平。他甚至乐观地认为,中国在未来20年内,有望产生诺奖得主。
中国科学院院士张亚平透露的信息似乎在为米歇尔的预测默默地作着注脚:中国在基础研究和生物技术方面已经和正在取得重大的进展,例如蛋白质科学方面,我国正在牵头实施世界人类肝脏蛋白质组学计划,分离一批人类、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的蛋白质。
另一位与会的诺奖得主罗伯特·胡伯尔则表示,获得诺奖最需要有激情、无限的能量和大量的运气。“我看到大量的中国学生对科学教育的关注,中国很多官员都有理工科的背景,这在其他国家是很难得的,至于中国何时能够获得诺奖,我相信终有这么一天,但具体是什么时候很难讲。”
刘文军预测,中国最先可能摘取的是诺贝尔经济学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