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9月10日,在美国纽约世贸中心遗址,美国总统布什(右)和夫人劳拉将一个花环投入为举行纪念“9·11”事件五周年仪式而专门设立的水池中。当日,布什和夫人劳拉在世贸中心遗址参加了向“9·11”恐怖袭击遇难者敬献花圈的仪式。新华社/法新
无论选择铭记,还是选择遗忘,“9·11”作为一个日期,终究无法回避,带出记忆中那场袭击。
五年前,美国最大城市纽约和首都华盛顿近郊,世界贸易中心两座高塔和五角大楼分别遭民航飞机撞击,将近3000人丧生。
那是政治暴力,以无辜生命为杀伤目标,以造成心理恐怖为效果。
对恐怖主义,如今依然难以形成公认完整定义,却由“9·11”事件提供典型视觉形象。
形象付之于人体记忆,会伴随时间推移而损失细节,淡化色彩,模糊边缘。留存于大脑之中,更多是线条和轮廓。
线条和轮廓比之细节和色彩,更易于记取。
“9·11”是单一事件,也是后续事件起点和起因。
过去五年间,西班牙首都马德里和英国首都伦敦相继遭遇恐怖袭击。
过去五年间,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爆发,至少在战争主导者口中,是以反恐怖为目的。
恐怖,以极端意识形态为背景,以极端方式为手段。反恐怖,依美国政府因循理论和实践,并未消除恐怖根源。
“9·11”让美国人悲伤和愤懑,“9·11”之后世界经历诸多战乱,尤以中东地区为甚,致使相关民众陷入悲伤和愤懑。
依现状论,美国得以避免再遭袭击,多数国家却未脱离恐怖阴影。
所以,相比前几个“9·11”周年,世人不仅应该回放恐怖袭击画面,回溯恐怖灾难,缅怀无辜生命损失,更应该回顾反恐成败经验和教训,检讨西方国家反恐理论和实践。
因伊拉克持续动乱,也因伊朗核问题所含危机,“9·11”五周年之际,正是呼唤政治理性、呼唤国际共识之时。
少一些国际政治对抗和暴力,多一些国际社会和谐和合作,是人所共求之愿望,或许也是祭奠并告慰“9·11”受害者之最佳承诺。(徐勇新华社特稿)
美国反恐问题专家丹尼尔?本杰明在“9?11”事件5周年前夕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指出,“9?11”事件以来美国在反恐领域取得的成果仅停留在战术层面,从长远看,布什的战略失误增加了恐怖威胁,使反恐任务更为艰巨。点击图片查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