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南京市目前约有2.3万名小学教职工,专任课程的教师达2万人,其中女教师高达1.2万人,而处在育龄期的女教师则占据了相当的比例。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生孩子”对现在的小学女教师来说是一个无比艰难的过程,从怀孕、生产到休假,每一环节老师都会承受着比常人更多的压力。 而最让她们难堪的是,生完孩子提前上班,还会被学生家长喊“下课”——
家长 请“哺育老师”下课
开学没多久,南京鼓楼区一知名小学的一年级某班就发生了一起不小的“换老师”风波。事情的起因是学校安排担任该班班主任的刘老师刚刚生完孩子来接班,有几个家长发现后觉得这样对自己孩子的教育会很不利,于是和其他家长“商量”,希望学校能把刘老师换掉。在开学后的几天里,处在哺育期的老师肯定教不好孩子的猜测在家长中愈演愈烈,越来越多的新生家长开始不放心,甚至有家长集体向学校提出换老师的要求。
一位孩子妈妈表示,老师也是普通人,她当然能理解老师要为人母的心情,也非常能体会做母亲的艰辛,但是正因为如此,哺育期的老师肯定要比其他老师牵扯掉更多的精力。“我不反对老师生孩子,但是我不希望处在生育环节的老师当我孩子的班主任。”这位家长直言不讳地表示。
老师 “生孩子”环环难
记者随后联系了这位遭遇“换老师”风波的刘老师。刘老师难过地告诉记者,她的孩子才3个多月时,学校就面临开学,如果不上班,学校就得请代课老师,1个月后她再接手的话学生们又要换一个新老师,于是她决定提前结束产假,开学就来上课。“其实我提前来上课就是为了对学生负责,谁知却遭到这么多不理解。一些家长总是来旁敲侧击,或者通过其他途径传话,希望我不带这个班。”刘老师告诉记者,为了证明自己能够带好孩子,她每天早出晚归忙学生。家里请来父母带孩子,孩子饿哭了就让先喂奶粉顶着。“虽然有规定我也可以享受1小时的哺乳时间,但我现在忙得根本回不了家,只有等下午放学以后,辅导完最后一个学生才匆忙往家赶。但那一般都已经过了6点钟,看到一点点大的孩子饿坏了的样子,作为母亲,我心里别提多难过了。”刘老师说到这里有些哽咽。
对于刘老师的遭遇,记者采访了南京众多小学女教师。出乎记者意料的是,几乎每个老师都会遭遇“生育之痛”。从想怀孕到怀孕,从生产到上班,小学女老师都面临一次又一次严峻的考验。
南京洪武北路小学一位女老师告诉记者,老师要怀孕总要受到多方压力,所以不少老师的孕龄都被迫推迟到28岁以后。部分教师还会产生“恐孕”心理,特别是刚进入岗位的年轻老师,大家都想把工作做得出色些,怕怀孕会对工作带来很大影响,所以不生孩子的老师越来越多。另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女老师告诉记者,他们学校女老师怀孕是要按照学校“计划”的,不能想生就生,由于该校处于育龄阶段的女教师特别多,她一直熬到29岁才生了孩子。“有的老师因为没有计划而延误了最佳生产期,最后连孩子都不要了。”她补充道。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就算女老师怀孕了,下面的日子也不轻松。“由于小学教学都是阶段教学,老师带班往往一带两三年。所以为了不影响孩子学习,很多老师在怀孕以后仍继续承担教学工作。这意味着她要付出比以往多得多的努力。我们很多老师都一直早出晚归,轻易不请假,甚至有老师一直工作到生产的前一天!”南京游府西街小学的林慧敏校长这样告诉记者。
原本以为老师休产假总该放松了,但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一半以上老师的产假根本休不满。按照有关规定,老师可以享受4个月的产假,如果是剖腹产可以再加半个月。但事实上,很多老师因为怕影响工作,会把生孩子的时间放在寒暑假,一到开学的节骨眼上,大多数人都会提前结束产假去上班。南京鼓楼区一中心小学的张成芬校长告诉记者:“事实上,在老师休养期间,人手不够的学校都会选择请代课老师,主要是返聘刚退休下来的老教师以及一些主动来代课的人员。对这些代课老师家长往往也不太满意,希望还是由本校老师来教课,不过面对牺牲产假提前来上班的老师,家长却缺少应有的理解。”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对很多刚当母亲的老师来说,给自己的孩子坚持哺乳是件非常困难的事,很多老师的孩子因为妈妈没有时间哺乳而被迫断奶。南京鼓楼区一中心小学的张成芬校长告诉记者,按照规定,在新生儿一岁以内,母亲每天可以有1个小时的哺乳期,但在他们学校,几乎所有刚生过孩子的老师都主动放弃了这一权利。而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还有些老师因为孩子很小需要母乳,而自己因为工作忙根本没法满足,就在半夜里不停地挤奶冷藏起来,到第二天孩子饿了,再请别人把这些奶喂给孩子吃。
学校 生孩“排队”也是迫不得已
针对小学老师生育难问题,记者调查走访了南京很多小学,发现普遍有10%的老师正处于生育苦恼的困扰中。按此估算,全市约有上千女老师正在承受“生育之痛”!而面对这样一批处于非常时期的老师,学校也面临着诸多痛苦。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小学校长告诉记者,女老师要生孩子,首先“要排队”。由于小学里以女老师为主,而年龄在20岁-30岁之间的女老师又相当多。万一十几个老师一起怀孕,课根本没人上因此不少学校的做法是,“先排队,后怀孕”,老师怀孕要符合计划,一般要求老师提前1年打招呼。
而让不少校长更为头疼的是,老师怀孕以后,很多学生家长就会闹意见。一位小学校长向记者透露,甚至有学校因为家长工作做不通,就在老师怀孕后请老师长期休息,然后请代课老师来上这近一年的课。不过这种做法对老师的伤害很大,因为这种情况下老师休息大多按病假处理,很多收入都没有了,而生孩子本身就需要一笔不小的费用。
南京鼓楼区一中心小学的张校长指出,不少家长有“三怕”,怕孩子遇到快退休的老师,怕孩子碰到刚分来的老师,更怕孩子遇上刚生完孩子的老师,在他们的主观想法中,这些老师都不会照顾好他的孩子。事实上,家长这种扭曲、自私的心态甚至会影响到孩子,对孩子的成长没有任何好处。而南京力学小学的李校长则表示,很多家长都希望教孩子的是最好的老师,而这些好老师最好不要生病,也不要生育,这种想法显然是很自私的。事实上,学校和老师都会尽力处理好这个问题,老师的正常教学时间一定会保障,老师哺育对教学不会有太多影响。希望家长对老师也要包容,同时教育孩子在这样的特殊时期更加自觉地学习。
教育局 对老师需多宽容
对于普遍出现的小学女教师生育难问题,南京市教育局有关人士表示,这是一个现实存在并且十分普遍的现象。小学教师男少女多是个社会问题,也是历史问题,不是短期能够解决的。一些家长因为对孩子期望过高,而要剥夺老师正常生育权利的要求显然是过分的。在这个问题上,家长应该和学校共同应对。一方面学校会想办法尽量减少老师生育给教学工作带来的影响,另一方面,家长应该多抓孩子,教育孩子更加自觉地学习。
专家 教师性别比例应协调
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博士徐翔教授分析说,现在,我国大多家庭只有一个小孩,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都特别高。在激烈的教育竞争中,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因此会产生一种心理倾斜,自私地希望老师能为他的孩子无私奉献。但是老师也有生育的权利,不能因为她们从事的是教师这个职业,就该牺牲掉她们的生育权,这是不人道的。
而解决这个问题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现在中小学教师中女性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今后应该在性别比例上有所调整;其次,一些学校要求老师排队怀孕虽有一定道理,但确实不太尊重人性。今后学校应该跟老师多沟通,请老师根据自己的情况来配合学校的教学计划,这样就不会导致大的冲突;最后,问题的本质在于我们现在的教育环境,随着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学校的教育水平都会越来越高,所谓好学校和差学校之间的差距会慢慢缩短,各个学校之间对师资的竞争就不会那么激烈,骨干老师的生育就不易引发矛盾,家长也会正确看待每个老师。社会环境也应该会给予老师更多些宽容了。本报记者王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