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是谁?
□特约撰稿 刘 迪 发自日本东京
9月20日,安倍晋三在自民党总裁选举中获胜,如在26日获得国会通过,安倍将成为日本新首相。
“普通孩子”
在日本东北的盛冈,有人给自民党的3个总裁候选人麻生太郎、谷垣祯一、安倍晋三分别赠了一个绰号,即“坏孩子”、“好孩子”与“普通孩子”。 麻生素有“毒舌”之称,谷垣为人机敏、八面玲珑,而与其他两人相比,安倍则显得平平。
安倍的故乡山口是日本政治家辈出之地,伊藤博文、山县有朋、桂太郎、寺内正毅、田中义一均出于此地,当然,也包括他的外祖父岸信介及其胞弟佐藤荣作。
不过,比起东京大学、早稻田大学、庆应大学等“政治豪门”,安倍毕业的成蹊大学似乎显得有点太不起眼。但这并不妨碍安倍成为日本政坛中炙手可热的人物。
不过,关于安倍其人,他的形象似乎是在从政以后才突然丰满起来的。关于他的过去,似乎只有散落于各处的片断。
安倍回顾说,在大学期间,他从没有如饥似渴学习过。对此,他给出的理由是,“在人生某个阶段,也许不需要拼命学习”。
安倍进入政治学者佐藤竺的研究班,却拒绝了导师的指导。因为,佐藤主张日本应削减自卫队的经费,这显然与安倍家族的政治理念不合。安倍的外祖父岸信介曾作为战犯被关押,出狱后出任日本首相。他曾推动修改日美安保条约,甚至有人称他为“昭和的妖怪”。而安倍称他最尊重的政治家就是岸信介。
他大学时代的朋友说,安倍喜欢读科幻小说,曾见到他的书架上放着《任性的机器人》。
那时的安倍,还是歌星陈美龄的粉丝。陈出身香港,1972年投身日本演艺界,她唱的歌曲带有淡淡的甜蜜和感伤。
他会和同学出去喝酒,由于成蹊大学距吉祥寺城铁步行15分钟,而安倍家离车站不远,所以,常常有因为喝醉酒错过末班车的同学被安倍领回家,然后横七竖八的躺在房间的地板上。
“我喜欢中国人”
去美国留学,显然成为安倍个性的一个分界点。
他初到美国染上思乡病,每天都要打电话回家。妈妈洋子让他寄宿到一个华裔老妇人的家里。前两年,曾有日本媒体称安倍讨厌中国人,安倍立刻澄清,“我非常喜欢中国人。”随即,就有媒体分析,他“非常喜欢的中国人”其实就是寄宿时的那个老妇人。
不过,当父母到美国探望时,安倍却让他们大吃一惊。父母发现,在房东家的餐桌上,安倍仿佛变了个人似的,已能从容地侃侃而谈。
在美国完成学习的安倍,并不是一归国就涉足政坛的。他进入神户制钢公司,在此后的几年中游走于美国和日本之间。提起当时的安倍,神户制钢纽约事务所的人都还记得,他那时总是停车违规被罚款。不过,现在看来,这一段经历仿佛只是他通往政坛的一个修行。
1980年代中,中曾根康弘执掌内阁时,因为父亲的提携,安倍成为任外务大臣的父亲的一个秘书官。在3年8个月的任期内,声称要推行“创造性外交”的安倍晋太郎出访了39次,而安倍晋三作为秘书也跟随父亲跑了20多个国家。
1993年初,安倍当选众议员。他的政治风格在小泉处理朝鲜人质事件中表现得淋漓尽致。他的强硬姿态,为他在日本赢得了人气。这段经历,也许奠定了安倍的政治风格。在其近著《献给美丽的日本》中,他把自己塑造成一个“强汉”,历数历史上强硬获得成功的先例。
安倍强调自己要做个“战斗的政治家”。9月19日,日本决定对朝鲜实施金融制裁,据说,就是反映了安倍的强烈意志。从朝鲜人质事件中,安倍获得这样一个信息,即强硬可以获利,他很愿意用人质做例子——正因为强硬,才能把人质领回。
在《献给美丽的日本》一书中,安倍描绘了他的执政方针,即修宪、修改教育基本法。有人评价说,安倍从骨子里继承了其外祖父岸信介的衣钵,安倍是一个“穿牛仔裤的岸信介”。
今年8月15日,小泉参拜靖国神社当晚,日本知识精英在东京大学举行了一个公开研讨会,这天出席研讨会的论客有大江健三郎等重量级学者。立场中立的著名言论人立花隆说,目前日本整个社会气氛类似1931年“满洲事变(九一八事变)”爆发前夜,社会迅速右倾化,过激民族主义高扬。当天在场的都有着这样的危机感。
“比小泉还危险?”
这样的观点也许不无道理:在参拜靖国神社问题上,安倍玩弄一个模糊战略。据说4月15日上午7时,靖国神社境内难见人踪,安倍此时乘坐一辆出租车,身穿礼服,直开进入靖国神社本殿侧门。在登记名册上,安倍毫不犹豫写下“官房长官安倍晋三”。如此举动连靖国神社也感到惊讶。
直到临近8月15日,安倍才将参拜一事悄悄透露给媒体。有人分析,安倍此举是为了增加一个筹码,即如今后不在8月15日这天参拜,其他亚洲国家就应该领情。
在其新书里,安倍还在不断与媒体较劲,批评媒体不支持其朝鲜人质政策,同时指责自民党内现在已经充斥着社会党人。除此之外,他还有许多期许——他千方百计为甲级战犯辩解,声称按照日本国内法,他们并不是战犯;在他的政治纲领中,还有修改“美国强加给日本”的宪法等等。而这些期许也无一例外是对日本和世界的新考验。
“成为一个战斗的人”——安倍晋三曾这样对自己提出期许。
一个战斗的人,也许能赢得日本大众喝彩,但是一个政治家,假如不懂得妥协,是否能够完成自己的使命? (责任编辑:韩美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