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从政13年当上首相
本报特约记者 张 勇 本报记者 赵全敏
9月20日下午,日本官房长官安倍晋三以压倒性优势当选日本自由民主党新总裁。按照日本法律有关国会第一大党总裁出任首相的规定,9月26日,安倍晋三将正式成为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的继任者。
9月21日是安倍52岁的生日,从1993年当选国会议员算起,安倍的政治生涯只有13年。在保守的自民党中,如此浅资历的总裁是罕见的,从日本历史看,战后也从来没有过如此年轻的首相。
童年安倍,曾经天真地在外公官邸高喊口号,反对日美安保条约
在安倍成长和从政历史中,日美安保条约给他留下了深深的印记。
安倍的外公岸信介主张修改日美安保条约,构筑东亚反共联盟,鼓励和支持蒋介石反攻大陆,并到过台湾访问。
日美安保条约自然生效前一天,即1960年6月18日,日本国会和首相岸信介的官邸被33万示威群众重重包围。当时安倍刚6岁,还没上小学,他和弟弟岸信夫正在外公家玩。示威群众高喊着“反对安保”,并把石头和拧成捆点上火的报纸扔进寓所。在童年的安倍看来,“远处示威游行队伍的口号声就像庙会祭祀时的伴乐”,十分有趣。于是他和弟弟也嬉闹着,跺着脚冲岸信介喊:“反对安保!反对安保!”安倍的父母拿孩子没有办法,只好用半开玩笑的口吻责备说,要喊“支持安保!”安倍后来回忆说,外公岸信介当时微笑着看着他,看上去很愉快。
从幼年起,岸信介就是安倍的偶像,是一位“只考虑国家未来的赤诚政治家”。安倍曾这样评价外公:“他能毅然面对社会上喧嚣的非难,其泰然处之的态度,令我全身心地为之感到自豪”。
少年安倍,在课堂上反对大多数同学的看法,支持日美同盟
1970年安倍已经是高中生了。当时,日美安保条约的存续成了革新势力与保守势力激烈冲突的焦点。社会党、共产党等在野党及众多媒体都主张废除安保条约。
有一次老师上课时,提到应以1970年为契机废除安保条约,班上同学大多也都同意老师的看法。尽管当时安倍对安保条约还不甚了解,但他还是站起来反驳道:“新条约当中也有经济条款,是主张日美经济合作的”。安倍后来提到,当时,他觉得“叫嚷革新、反政权的那些人,他们对内容都不做深入思考就加以批判,真是不可思议。”
进入大学后,安倍开始全面研读日美安保条约,他确信这是一个“对日本的未来生死攸关的条约”。今年9月1日,安倍在广岛发表了其备受瞩目的“政权构想”,他表示要继续“强化日美同盟”。
大学生涯,安倍给世人留下的印象不是一个好学生
在日本,东京大学、庆应义塾大学、早稻田大学是精英大学,很多首相和著名政治家都是出自这些名学校。小泉毕业于庆应义塾大学,中曾根康弘毕业于东京大学、森喜朗毕业于早稻田大学,然而安倍却是个例外。
安倍毕业于日本成蹊大学法学部政治学专业。他从小就是一路“成蹊”,从小学、初中、高中,一直读到大学。北京大学日本问题专家王新生教授认为,“这条道路并不是日本精英所贯走的道路。”也有日本人私下这样议论:“从成蹊上来的人,一般学习成绩都不太好”。
安倍家境很好,因此自小就以公子哥式的形象出现在公众面前。大学毕业后,安倍曾到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大学留学。这期间,年轻的安倍得了严重的思乡病,他每天都要给家里打一两万日元的电话。在加利福尼亚两年,安倍既没有拿到学位,也没好好听课。这段经历三年前曾被日本媒体热炒,安倍的个人能力遭到很大质疑。日本前外相田中真纪子曾说:“如果小泉好像烟花一样绚丽,安倍就如同一盘蚊香。”
踏进政坛,身为外务大臣的父亲拉安倍当了自己的秘书
据安倍称,1982年他才正式决定把政治作为自己的终身职业。当时,安倍的父亲晋太郎被任命为外务大臣,安倍自己还只是神户制钢所出口部的一名职员。
一天,安倍上班前忽然被父亲叫住了,安倍晋太郎说:“你来给我当秘书吧”。安倍问:“从什么时候开始?”回答只有两个字:“明天”。于是,安倍就成了外务大臣的秘书官。
中曾根康弘担任首相期间,安倍晋太郎任外务大臣长达3年8个月之久。其间,他共出访39次,安倍随行20次。
1993年,安倍晋太郎去世。38岁的安倍晋三当选为日本众议院议员。作为名门之后,尽管他在政治上仍显稚嫩,但年轻的安倍却凭借着祖辈和父辈苦心经营的人脉而在政坛平步青云。当选众议员不久,安倍加入了以日本前任首相森喜朗为首的自民党森派,并一跃成为森派的新星。
1993年正是日本政坛发生天翻地覆变化之际。执政38年的自民党失去了执政地位。在自民党下野的一年间,安倍说他学到很多东西,自民党的蜕变再生过程也使他本人经历了一次精神的洗礼。古往今来东西方的政治家中,安倍认为最具决断力的当属前英国首相丘吉尔。安倍认为,对政治家来说,只要信念坚定,那么批判与指责应在你的意料之中。
抓住机遇,安倍帮小泉定下对朝强硬政策,在政坛迅速蹿升
安倍得以迅速崛起,成为日本家喻户晓的政治人物,和他参与日本对朝外交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日本的所谓“朝鲜问题”主要包括朝核问题和“绑架日本人质”问题。
安倍第一次接触所谓朝鲜“绑架日本人质”问题是在1988年,当时“被绑架人质”之一的有本惠子的父母来到安倍晋太郎的事务所,作为秘书的安倍接待了他们,并对“绑架日本人质”问题有了感性的认识。
在当选众议员后,安倍决意以众议员的身份为解决“绑架问题”竭尽所能。
1997年,日本“被绑架者家属联络会”刚刚成立,安倍立即参与组织成立了“救援可能被绑架的日本人议员联盟”。自此,所谓朝鲜绑架日本人质问题开始为日本人所关注。
安倍的这一强硬表态使他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年轻众议员迅速成为了日本曝光率最高的政治人物之一。
2002年9月17日,安倍随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首次访朝,他对小泉说:“如果金正日委员长不承认国家参与了绑架并谢罪,我认为我们必须重新考虑签署平壤宣言的问题。”
2002年10月15日,五名被绑架者归国。当时安倍的主张是使五人永久居留日本。最终,安倍的方针得到首相小泉的同意,成为日本政府的决定。尽管这一决定,破坏了日朝早先达成的协议,使日朝关系正常化变得遥遥无期,但日本民众却十分欣赏安倍的果断,其人气再次大幅攀升。
今年7月安倍利用朝鲜导弹发射危机再次提升人气。朝鲜发射导弹后,日本迅速成立了专门的首相官邸对策部门,与美国方面密切合作,确定了应对方案和步骤。
自民党总裁选举开始以来,安倍一直保持着“一骑绝尘”的领先局面,日本媒体很早就提出,安倍当选“只是时间问题”。进入8月,安倍实际上已逐渐接管了日本首相官邸的主要工作,他的内政和外交政策以及人事安排等也已经在“水面下”有条不紊地进行。
他自称“战斗型政治家”
本报特约记者 张 勇
安倍晋三生于1954年,夹在“团块世代”与“新人类”之间。这是一个轮廓模糊的世代,后来还被称为“冷漠的一代”。安倍曾经坦言“我不是美国那样的“Liberal”(自由民主的,安倍属于日本自由民主党),而是“保守主义”,更进一步说是“开放的保守主义”。
安倍的政治信条是立志做“战斗型政治家”。安倍将历史上以及现在的政治家分为两大类型,即“战斗型政治家”与“不战型政治家”。所谓“战斗型政治家”,最重要的就是为了国家、为了国民而敢做敢为、不畏指责。所谓“不战型政治家”,就是虽然赞同你的说法,但也不敢大胆表达出来而成为众矢之的。
安倍认为,无论在哪个时代,“战斗型政治家”都是少数。自从初次当选众议员以来,安倍就经常勉励自己,要做一名“战斗型政治家”。“这并不是说要鲁莽行事,而是要倾听国民的呼声”,“为日本,要把话讲出来”。
安倍将自己的政治理念定位为“开放的保守主义”。他说,从小就知道外公岸信介被人称为“保守反动的权力化身”、“政界的黑幕”。大概是源于人人皆有的逆反心理,安倍对“保守”一词,一直怀有特别的亲近感。 (责任编辑:韩美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