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九点半,省城的一处建设工地上,挖掘机还在轰隆隆地工作着。工地旁边有几位民工在进进出出地把工地上暂时不用的工具搬回工棚,来自凤阳的65岁民工卻家洪,晚上就负责看管这些工具。希望孙子能成城里人
卻家洪老人告诉记者,他是今年2月份出来打工的,一直在现在的工地上负责看守工作。 老人说,他以前在老家的一个矿山上开采石头,退休后由儿子接替了岗位,但是去年因为矿山效益不好,儿子下岗了。他有3个孙子,都在上学,“每年的学费都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儿子下岗了,也在外面打工。我反正还能干得动,就出来打打工,帮儿子媳妇减轻一点负担。”
老人说,他最大的愿望就是有一天家里能够出几个大学生,让孙子们摆脱农民工的命运,成为城里人。
“在家的日子幸福多了”
记者看到,工地旁边搭了两个简易的工棚,卻家洪就吃住在这里。老人说他负责值夜班,从大家下班起到第二天早上五点多钟开工,这段时间工地由他来看守。由于施工点处于市中心,车辆和行人非常多,所以刚开始的时候,白天轮到他休息时却根本睡不着,“现在基本上能睡着了,一天大概睡五六个小时。”
当记者问他在这里打工最大的感触是什么时,老人叹了口气说:“生活太苦了!以前在家生活也很清苦,但是跟现在相比,在家的日子还是幸福多了。”来肥打工的几个月里,老人一日三餐除了面条就是米饭,几乎没什么菜。
老人告诉记者,他现在的工资是每天25~30元钱之间,老板说年终时一次性结清。想想过年的时候能拿好几千块钱回家,老人觉得日子也不那么苦了。
好久都不知肉味了
老人告诉记者,他今年是第一次出来打工,以前在家上班的时候,中秋节总能一家团聚,“虽然没什么好吃的好玩的,但是一家人坐在一起,看看月亮聊聊天,我还给孙子们讲讲故事,对于一个老人来说,已经是很幸福了。”
但是,今年卻家洪却不能回家过中秋节了。“工地是天天要有人看守的,尽管我很想回去,但是走不开。”记者问他中秋节有没有什么特别打算时,他笑着说:“没有,继续看守工地吧。不过,希望到时工地能够给我们加餐,我都好久没有吃过肉了。”本报见习记者彭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