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汽车产业被发改委明确列为“产能过剩”行业以来,汽车产业结构调整的具体方案何时出台就成了备受业界关注的焦点之一。但是,与汽车产业同被列为“产能过剩”的铁合金、煤炭等行业结构调整方案已陆续出台,唯独汽车产业陷入“难产”,却至今还没有任何动静。
本报上海讯(记者刘放)日前,市场有消息称,汽车产业结构调整细则“难产”的原因在于,其遇到了来自很多企业的强大阻力,不排除“胎死腹中”的可能。不过,发改委有关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否认了这一说法,称发改委只是在制定汽车行业的结构调整政策时更为“谨慎”而已,应该会在近期公布正式方案。
调整不利合资品牌?
据悉,在发改委的文件中,汽车与钢铁、电解铝、电石、铁合金、焦炭其他五个行业同处在“明显过剩”的第一序列当中。但偏偏是汽车行业的结构调整方案迟迟不见踪影,其中自然耐人寻味。
有关汽车产业分析人士认为,汽车产业结构调整细则迟迟未能出台,主要是因为其触动了众多合资企业的利益。据消息人士透露,汽车产业结构调整细则的主要措施包括鼓励企业间联合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严控新上项目、提高企业生产准入门槛。更重要的是,汽车产业结构方面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就是自主开发能力较弱、过分依赖引进技术发展产品。这样的提法明显触动了合资企业外方的利益,有可能影响国外新产品向中国的引进。
细则基本思路已经产生
全国乘用车信息联系会有关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现在的汽车项目确实是太多太滥了,亟须制定严格、科学的限制方案。如果汽车产业结构调整的细则真的“胎死腹中”,将不利于国内汽车产业的长远发展。目前基本意见的思路已经产生,应该会在近期正式发布相关细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