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时代:日本派系博弈惹关注
本报专稿 李子秋
随着日本自民党总裁选举结果揭晓,安倍晋三毫无悬念地正式成为了日本新一届领导人。日本政治进入安倍时代。
安倍可从小泉继承到的政治遗产有多少
事实上,从二战后至今,日本政坛一直由几个传统政治精英家族主导,新上台的安倍晋三,就是“岸信介——佐藤荣作——安倍晋太郎”一系的延续。 这次安倍高票当选自民党党总裁,所有日本报纸都不忘详细列出他的得票来自哪几派。一些日本传媒分析,安倍上场后,派系政治有可能死灰复燃。
不过,小泉留下的一套讨好民众的“形象推销术”,也许会是安倍甚至今后日本政客珍而重之的财产。曾有分析家指出,小泉的成功模式分为两部分,其一主要针对民众对政治体制僵化的不满、亦即“破旧立新”的渴望,因此有“打倒派阀”之议,还有他天天挂在嘴边的“改革”呼喊。不管最终变革成效如何,“斗士”形象已然确立。
模式的第二部分,却与当下日本社会的右倾暗涌有关。简单地说,就是利用民族主义情绪,作为自己的政治资本。小泉执意坚持参拜靖国神社固然是其中一法,而近年来自民党提倡修宪,让日本从和平宪法的放弃军队条文“松绑”,以实现成为“正常的国家”,也跟这个模式一脉相承。
日本社会的右倾情绪亦引起西方媒体的注意。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近日就有文章指出,民族主义抬头的迹象在日本俯拾皆是,例如不少日本人都会觉得,“战后时代”早已过去,日本当下已届“战后后”的阶段,不应再纠缠于几十年前的“战后包袱”,日本应当建立“作为日本国的自信”。这种想法,在年轻一代当中尤为明显。
可以预期,安倍和将来的日本首相,未必会把小泉“破旧立新”的招数完全接收,毕竟对于安倍这类政治家底深厚的精英子弟来说,推翻传统的成本实在太大(当年小泉来自的派系相对弱势);但是,挑动民族主义情绪的一招,却很有可能被借鉴。
不过,小泉参拜靖国神社,针对的主要是二战遗族等老一辈右倾阵营,但这辈人正逐渐凋零,当下日本民间主张首相参拜靖国神社的人其实已逐步减少。加上民众一般都渴望改善与邻国外交关系,在未来一段日子里,参拜靖国神社未必就是划算的方法。相比之下,推动修宪、保卫国家安全,建设所谓的“新日本”,可能是在新时代里讨好新一代右倾民众的更好法门。
安倍欲平衡派系不容易
日本媒体认为,安倍将来如何在派阀平衡与个人权衡之间作选择,已经成为日本政坛各股势力目前最为关注的焦点。
从目前情势看,安倍内阁人员将由三种类型组成;一是志同道合型,这类人将构成安倍的心腹人马;二是论功行赏型,这些人在安倍竞选过程中摇旗呐喊,立下汗马功劳;三是平衡关系型,这些人来自不同派阀、不同年龄层,将占据一些相对分量较轻的内阁职位。值得关注的是,外相、文部教育大臣、防卫厅长官等重要职位。这些阁僚人选将透露出安倍政权的外交、军事、历史教育等方面倾向。
日本自民党新总裁安倍晋三9月25日任命前内阁官房长官中川秀直为自民党干事长。由此,中川秀直成为自民党党内“第二号人物”。据共同社报道,安倍晋三同时任命前厚生劳动大臣丹羽雄哉担任自民党决策机构——总务会长一职,另外农林水产大臣中川昭一担任自民党政调会长一职。
中川秀直现年62岁,属自民党森(喜朗)派众议员,曾任自民党代理干事长、自民党国会改革委员长和科技厅长官等职。
中川秀直与安倍晋三同属自民党最大派阀森派。中川是安倍的政治盟友之一,在沟通自民党内部与安倍之间可以起到桥梁作用。对于安倍新内阁来说,财政改革是最重要课题之一,中川与安倍均倾向于削减政府支出,而不是提高税率。中川曾出任森喜朗内阁官房长官,2000年10月因一系列内阁丑闻而辞职。
安倍虽然出身自民党最大派阀森派,但在总裁选举中,几乎得到所有大中派阀的支持。那些派阀均希望向新自民党领导层或内阁输送本派“人才”,以确保在党内和安倍政权内的影响力。为此,他们纷纷向安倍“伸手要官”。
自民党第二大派阀津岛派拥有75名国会议员,地位显赫。第三大派阀丹羽·古贺派在总裁选举中站在安倍一边。自民党参院议员势力一向“自成体系”,按照过去惯例,参院议员中会有两个内阁大臣名额,参院议员要求确保参院议员的地位,此外,还要求别的职位名额。自民党的执政伙伴公明党更是赤裸裸地提出要那些重要大臣的职位。
《朝日新闻》报道说,虽然平衡派系成为焦点,但此次安倍改变了内阁官房中课长以上的任用方式,打破政府官僚对内阁官房干部人选的垄断,由内阁官房长官甚至首相本人直接提名人选,包括民间有识之士。内阁官房也可自行去政府部门“张榜”招募人才。分析人士认为,此举将产生两个后果:一是首相官邸的人事构成体制向美国白宫看齐,即“一朝天子一朝臣”。每次首相更替,不仅内阁大臣更换,具体制定和执行政策的人员也将退出。二是首相执政的个人色彩更加浓厚,政策推行力度所受阻碍会更小。
安倍时代的经济改革困难重重
由于日本经济在小泉纯一郎的一系列改革之下,刚刚走出十余年的低迷期,安倍晋三上台后的经济政策成了人们最关心的话题。
在选举结束后进行的记者招待会上,安倍晋三表示,他将继续前任小泉纯一郎的经济改革路线,大力削减公共开支,包括减少公职人员的数量以及医疗和社会保障等社保开支。针对提高消费税问题,安倍晋三表示,他不排除提高消费税的可能,但如何处理这一问题将取决于税收以及医疗体制改革的结果。
在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安倍晋三表示,与提高消费税相比,他更倾向于‘增长优先’战略,即通过经济高增长,创造更多的税收收入来解决政府的巨额债务。他说,在过去3年里,日本的年经济增长率平均不足2%。如果依靠鼓励创新,扩大政策透明度以及吸引外资等政策,日本经济的年增长率有望达到3%至4%。
值得一提的是,安倍还支持增加移民。这一方面可能是出于对日本人口下降的担忧,但另一方面他更强调通过引进人才来激活日本经济成长的活力。这在日本政界非比寻常,因为即使在人口持续下降的状态下,日本也一直抵制大规模移民。安倍同时还表示将通过全球性的考试来阻止日本教育水平的下降,并修复与亚洲邻国的关系。
市场分析人士认为,虽然安倍在小泉内阁任职期间并未显示出对经济改革的强劲推动作用,但在他就任首相后情况有可能发生改变。摩根斯坦利的驻日本首席经济学家费尔德曼也表示,安倍的继承思路将有助于其得到市场的欢迎。不过,日本民众普遍认为,从安倍日前种种模糊不清、缺乏具体内容的政策表态中,还很难看清日本未来改革的方向和前景。
尽管安倍是支持小泉改革的铁杆分子,但是由于缺乏经济背景和经验,安倍晋三一直无法在民众心目中树立改革者的形象。加上其特殊的执政环境和家世背景,都决定了安倍将走一条有别于小泉的改革之路。
小泉上任之初,日本经济仍处在不景气之中。前几任首相的下台,大都与经济政策失当有关。因此,小泉的当务之急是振兴经济;而安倍当选之时,日本经济已经开始复苏。经济问题对于安倍而言,显然没有小泉时期那么紧迫。第二,安倍出身政治世家,几十年来苦心经营的家族声望以及错综复杂的政治关系网络决定了安倍不太可能像小泉那样对自民党的既得利益集团发起挑战,推进棘手的改革计划。
然而,日本金融体制的弊端由来已久,结构性改革仍然存在许多课题需要解决。如果安倍没有足够的勇气和魄力接过小泉改革的大旗,进一步深化改革,小泉改革很可能就此流产。考虑到日本此次经济复苏主要是靠企业投资和个人需求增长推动的,改革的流产很可能打击企业和消费者的信心,动摇经济复苏的根基。真到那时,安倍晋三很可能成为日本历史上短命的首相。 (责任编辑:车东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