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26小时
演播室主持人 方静:
你好,观众朋友,欢迎收看《焦点访谈》。
刚才大家看到的,是9月23日在南京举行的中央企业应急管理和预案编制工作现场会上,一次储罐泄露重大事故应急救援联合演习的场景。 演习按照预案成立了现场指挥部,组织各部门协同作战,取得了救援的成功。而我们是今天的节目要给大家讲述的是发生在云南省文山州广砚高速公路珠街隧道里一个真实的抢险、救援的故事。
解说:
9月11日,云南省广砚高速公路珠街隧道工地挖掘班和喷浆班的25名工人在隧道内正在进行施工作业,中午11点40左右,突然一声闷响,隧道发生了大面积塌方。在附近检查工作的建设指挥部总工程师陈祥很快得到了消息。
陈祥 广砚高速公路建设指挥部总工程师:
我知道这个情况以后,当时我就愣了好几分钟。
记者:
懵了?
陈祥:
懵了。
解说:
塌方面积都多大?里面两个班组的工人是死是活?愣过神来后,陈祥立即向指挥长通报了情况。
陈三强 广砚高速公路建设指挥部指挥长:
我对他说要沉着,要冷静。
记者:
可是当时自己心里面也非常紧张?
陈三强:
非常紧张。
解说:
实际上无论是建设指挥部,还是施工方都无法估算这次塌方造成的后果。当时建设中的广砚高速公路珠街隧道右线已全部贯通,发生塌方的左侧隧道只挖通了300多米。隧道所处的山体地质构造复杂,岩石非常柔软,被困工人近况如何?无人知晓。面对突发情况,建设指挥部及施工方相关人员在第一时间赶到了现场。
祝云 云南省文山州安监局副局长:
你看就在这里,发生事故就在这里。
记者:
就在这儿?
祝云:
对,月当左面这一面(塌)下来将近50米的一段空间,他们人在那里面。这个塌方体下来以后,就把人隔在里面。
记者:
面对这种情况,你们怎么办?
陈三强:
我们接到报告以后,立即启动指挥部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解说:
时间就是生命,建设指挥部及施工方首先启动了各自的应急预案,着手制定营救方案,同时向当地政府和各自的主管部门报告了情况。随后,州县两级安监、武警、消防、交通、医疗等各相关部门也相继启动了各自的应急预案,形成预案联动,现场抢险指挥部随即成立。
胡正坤 云南省文山州安监局局长:
这个时候预案已经启动,我们又调集了地方,就是我们安监部门组建的事故应急救援队,我们是两个小分队上去了,三个分队做准确。
普有和 云南省文山州消防支队政委:
接到这个指令以后,支队启动了文山州消防部队处置重大灾害事故应急预案。
解说:
就在各路救援队伍陆续赶来的时候,建设方和施工方已经制定了初步的营救方案,并开始实施。
胡正坤:
当时从塌方里面跑出来一个人,据他提供的资料,我们进行分析,估计塌方体就是在20米左右。这样我们就制定方案的时候,又考虑到塌方是从左边塌。
记者:
现在还在掉渣?
胡正乾:
对。右边这个喷铆壁还是好的。这样我们就顺着塌方体,顺着右壁这里支起这样一个小道进去,这个时间短,我们当时计算,提出这个方案计算的时候是20个小时。
解说:
除了这一个方案之外,第二个是方案是在隧道右线相应位置打一横向通道到达被困区,另外一个辅助方案就是从地表打竖井向被困区,为里面输送空气和食品。但此时里边工人到底是死是活?情况究竟怎样?外面的施救人员全然不知。这时,现场指挥人员敏锐地发现正在送风的通风管道,决定立即停止送风,打开阀门,试图与塌方体的另一侧取得联系。
救援人员:
我来喊一声,喂,喂,听到没有……
解说:
让大家喜出望外的是通过这条管道传过去的声音有了回应,领班员仁春生从管道的那一头发出了呼救声。此时,距离塌方已经去了好几个小时了,得知被困人员安全无恙,僧强了救援信心,加快了救援步伐。由于启用了这根直通被困区的管道,指挥部停止了打竖井的辅助方案,并同时加快了第一和第二方案的掘进力度。但是在当晚23点左右,新的问题又出现了。第一方案营救小组在营救过程当中险情不断。
赵玉良 中铁隧道集团北京指挥部高级工程师:
因为它紧挨着塌体,随时可能塌方在扩大,您看到了就是从塌方口到衬砌这一段整个处置都变形了。我们后来做的加固支撑嘎吱嘎吱作响,喷涂混凝土块在一定的周期里,要不间断地往下掉,感觉非常危险,就是人在下面作业的话,随时都有可能遇到救援人员也被困在里边的危险。
记者:
就是说这个方案一是对救援人员来讲。
赵玉良:
对,比较危险。
解说:
就在此时,第二方案救援小组传来消息。在横洞的掘进过程中遇到了岩石层,需要爆破。
胡正坤:
这里面的土还在塌,那边那个横道要放炮,一放炮一震动,这里可能就会……
记者:
有可能我们现在站的位置可能就会塌下来。
胡正坤:
对。
记者:
而救援的人恰巧就在我这个位置。
胡正坤:
对。
解说:
方案一实施的时间短,但施救人员要冒很大风险;方案二虽然对施救人员最为安全,但对第一方案影响大,而且实施时间长。这时,作为抢险指挥部指挥长的王州长下了一个大胆的决断。
胡正坤:
他说要用最短的时间方案进行,他就果断地停止了第二个救援方案,不允许再爆破。
陈祥:
他说“我就是拍板了,干任何事情,为了抢救25位同志的生命,冒一点险是值得的”,当时这是他的原话。
解说:
但是如果风险很大的第一方案不能成功,不但延误了营救时间,而且还可能对施救人员的生命造成极大威胁。据有关部门不完全统计,今年一至八月份,全国发生因施救不当造成伤亡的重大的事故有25起,其中59名施救人员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这时如何保障施救人员的安全,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
胡正坤:
在这个时候,我们指挥员,现在指挥员我们又提出了一个辅助的措施,就是对现场的坍塌体,部分有可能坍塌的坍塌体进行支撑加固,这样就能够保障第一救援现场基本上安全。
解说:
就在指挥部调集人力、物力对处于危险地带的施救工作面进行紧急加固的同时,加强了对地质沉降的时时监测。为了保证万无一失,总指挥部还下令对处于坍塌地表的323国道进行交通管制。
胡正坤:
我们在救援过程当中,发现坍体还在滚落石头,这样我们就是考虑路面,那个隧道是从国道下面通过,我们考虑路面有重型车辆通过就有振动,会出现这个问题,我们指挥部(王州长)下命令关闭323国道。
解说:
所有这些都是为了保障第一方案的顺利进行。但是在塌方的渣石堆里掏洞掘进仍然是险象还生。这就是在塌体中,营救人员用手刨出来的一条生命线。
周祖贵 云南省文山州应急救援队队长:
我们救援的工人一般只能蹲着,把里面的石头抬出来。
记者:
用手?
周祖贵:
对,用手把它抬出来,遇到大块的话,还没有办法,用绳子拴上这个大块,全部一个一个地拽出来。
解说:
掘进过程中,营救人员曾多次遇到巨大的石块挡住去路。
罗辉 广砚高速公路珠街隧道开挖一分队工人:
突然一下有块大石头,过不了,我们就必须要转个弯,转弯就要下坡,就相当困难。大家的手脚全部都扒烂了。
记者:
那个时候的工作面到底有多大?
罗辉:
那个时候的工作面大概就是60公分左右。
记者:
大概是人能够坐起来吗?
罗辉:
人坐不起来,刚好人能爬过去。
记者:
就是在那儿爬着掏?
罗辉:
爬着掏。
周代建 广砚高速公路珠街隧道开挖一分队工人::
同时外面一直在掉小石块,当时情况比较紧急的。
胡正坤:
然后现场指挥人员赶快再派第二批,又再上一排木料加固。
陈代伟 广砚高速公路珠街隧道开挖一分队工人:
所以说我们在解救的时候,领导跟我们说要保证绝对安全,反正只要有松动的,能够处理的处理掉,不能处理掉的就打标记,打撑子,把它钉死,不能让它松塌,只要上面不松塌陷,就能保证我们解救人员的安全,才能够顺顺利利地把他们解救出来。
解说:
经过惊心动魄的大营救,在被困26个小时之后,25名工人兄弟全部安全脱险。
任春生 被救职工:
我是最后一个出来的,领导问了我后面还有人没有?我说没有了,我说我们25个人都安全地出来了。当时在场看到那种场面非常激动。
纳宗会 云南省安监局局长:
有了队伍,有了专家,有了物资保障,信息再快捷,我们无论什么地方发生险情,救援起来,我们的方法,再加上我们应急预案原来做了比较科学的预案一启动,这四条一跟上,就能够尽快地解救。
演播室主持人 方静:
应该说这次成功的抢险救援是各级政府精心组织,各救援单位协同配合,全体施救人员奋力施救的结果,更是对企业及各级应急救援机制的考验。只有建立起上下贯通、部门联动、地企衔接、协调有力的应急管理机制,有快捷的信息,有队伍,有专家,有物资的保证,无论发生什么样的险情,才有可能实施及时、有效的救援。
好,感谢您收看这一期的《焦点访谈》,再见。
来源:焦点访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