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一座建在风光上的城市,风光之下,是工业、农业和第三产业联动下的长足发展。
张家界:风光上的城市
去过张家界的人,无不为张家界旖旎的自然风光所陶醉。这里既是世界著名的旅游风景区,又是红色革命老区。
张家界市原名大庸市,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建立地级市,1994年更名为张家界市。张家界是因旅游而立市,旅游是张家界的一大特色。建市以来,张家界市坚持不懈地实施旅游带动战略,围绕旅游,调整农业,振兴工业,搞活商贸,繁荣文化,建设城市,以旅游业为龙头,带动经济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经过十余年努力,张家界的旅游业正在走向成熟。全市开发旅游区(点)12个,建成游览线30多条,游道300多公里,先后建成了黄石寨索道、天子山索道,水绕四门观光电梯和天门山索道公司新开发的天门山景区也已基本建成。
旅游带动战略的实施,使张家界的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的进程加快。2004年全市各景点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269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5.21亿元,其中门票收入5.67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67.1%、72.2%和179.4%。
在旅游业的带动下,全市的工业、农业和第三产业都有了长足发展。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经济效益显著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明显改善,扶贫攻坚取得重大突破。招商引资也取得了显著成效,逐步形成了以植物活性提取物为主的绿色生物医药、以农林副产品为主的绿色旅游商品、以水能资源综合开发为主的绿色清洁能源三大产业。
昔日静态的自然、人文与生态资源,转化成了如今实实在在的经济与社会发展硕果,这更加激励张家界人民创建和谐社会、加快建成国内外知名的旅游胜地、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张家界的目标是:到2010年,把张家界建设成一个“宜人居住、有利创业、山城融为一体”的“生态旅游城”,年旅游人数达到2000万人次,年旅游收入达到160亿元。
大庸(张家界):经济史记
“ 1937年抗日战争,大批难胞入庸避难,带动资金、技术。随后,征兵多,灾荒不断,征兵多,农业减产,灾年仅1481万公斤。”
——《大庸县志》
长征印迹:张家界的刘家坪又名珠玑塔,距桑植县城13公里。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这里是创建湘鄂边、湘鄂西、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区域之一。1935年10月上、中旬,红二、六军团(1936年7月由红二、六军团和红32军组成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为了策应、配合中央红军进行长征,并做好自身突围远征的准备,两军团所属部队集结在桑植县刘家坪一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