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受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8日上午在北京开幕。会议的主要议题是研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社会更加和谐”的奋斗目标,到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再到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对此作出全面部署,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正更加庄严而紧迫地摆在全党全国人民面前。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来龙去脉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概念的首次完整提出,是十六届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决定》将其正式列为中国共产党全面提高执政能力的五大能力之一。这一思想,在此前的十六大报告论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已有体现,其中有两处比较明显:一是报告提出的到2020年我国将要实现的小康社会比2000年有六个“更加”,其中第五个“更加”就是“社会更加和谐”;二是报告第二部分论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时提出,随着改革的深入,我们要努力建立起“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和谐相处”的社会关系。
和谐社会六大特征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
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
学者们对这一问题的认识是比较一致的,主要是基于以下几点:
一是目前我国人均GDP已经超过1000美元,从国际上看,这一时期往往是社会稳定问题非常突出的时期,不能不高度重视构建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
二是正确应对各种社会矛盾,保持社会和谐稳定的现实需要。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的改革,一方面打破了原有的利益格局,另一方面催生了大量的利益主体和利益群体,形成了多元化的利益格局。因而,不同利益主体、利益群体之间的矛盾尤其是利益矛盾大量出现了,人民内部的物质利益矛盾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复杂局面,而解决这些矛盾的难度也越来越大。面对这样的情况,社会的和谐发展问题自然要提上日程,提到比过去更为重要的位置。
三是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
也有学者认为,“和谐社会”是针对社会内部冲突加剧,处于恶性运行之中这一状况提出的,是针对社会转型时期通常伴随的不稳定这一特定现状而言的。
为何如此突出和谐社会的地位
首先,这反映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的新认识,反映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
其次,这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大战略任务的内在要求。
最后,归根到底,这体现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识的深化。
构建和谐社会要处理好各种矛盾
着力解决好新形势下的三种矛盾
一是切实处理好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
二是全面推进平安建设。
三是创新社会管理、协调好阶层关系。
利用好建设和谐社会的四个有利条件
这些有利条件,用胡锦涛在2005年2月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来说,主要是如下四点:
首先,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最根本的保证。
其次,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不断发展,中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明显提高,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我们已经具备了较为坚实的物质基础,可以为缩小社会差距、促进社会公平、完善社会保障、发展社会事业、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等提供更充分的物质保证。
第三,在中国,各阶层、各党派、各民族、各团体政治上享有平等地位,根本利益是一致的。
第四,马克思主义在党和国家工作中的指导地位已经确立并不断得到巩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教育科技文化事业不断发展,全体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民族凝聚力显著增强。
推进构建和谐社会的五大战略
全国政协常委、国务院参事任玉岭曾撰文指出,中共中央关于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和要求,预示着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跨上了一个新台阶,达到了一个新水平。在这样的目标和要求下,中国改革一定要从当今社会的新形势、新特点、新问题出发,以新的观念、新的思维和新的办法,实事求是地理顺和整合好种种利益关系,以保证社会和谐工程的实施和中国改革更大的成功。
文章指出,新一轮的改革,要高度重视加速发展的均衡战略、收入分配的公平战略、长治久安的疏导战略、依法行政的反腐战略和资源环境的补偿战略。
文章强调,由于我国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经济社会转型期,所以也面临着矛盾凸现的高风险。社会发展中出现的企业改制、职工下岗、房屋拆迁、土地征用、拖欠工资、环境污染、执法不公、行为腐败等,都成为社会秩序失范的主要矛盾,也是社会风险的潜在原因。这种情况下,要看到百姓利益诉求的合理性,以疏导为主,用“情为民所系”的理念,保障百姓利益的实现。
做好构建和谐社会的“六个必须”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必须切实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发展质量,切实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
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适应社会发展要求,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改革和创新,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建立健全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的体制机制;
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逐步形成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必须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以改革促进和谐、以发展巩固和谐、以稳定保障和谐,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
必须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维护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形成促进社会和谐的强大合力。
用七大指标衡量社会和谐度
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
社会秩序指数由刑事、治安、贪污、生产、安全等五项指标组成。社会稳定指数则由通胀、失业率、贫富差距、城乡贫困率等指标组成。
让民众拥有充分安全感是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之一,而社会秩序和稳定指数的下降会直接导致居民社会不安全感的增加。
社会发展总支出
国家财政用于文教科卫、社会福利的事业费和基建投资,统称为社会发展总支出。从历年看,我国社会发展总支出绝对额有了很大提高,但比例仍很低。社会发展总支出比例偏低会影响居民的生活质量与水准,满足不了居民需要。
投资效果
我国经济高速增长主要是靠外延、扩大投资而获得。投资占GDP的比例从“六五”到“九五”期间一直在快速提高,2003、2004年虽然采取了调整措施,投资率仍提高至47.3%和51.5%,由于投资过热而引发了原材料、燃料的紧张,重复建设和盲目建设造成了生产能力过剩、产品积压。
公共教育经费投入
教育事业是实现现代化、振兴国家、进行国际竞争的战略性产业。我国教育事业投入近来显示出一条两头高、中间低的曲线。长期以来,我国教育经费的增长慢于GDP的增长,教育弹性系数一直低于1%,财政性教育经费按人口平均2003年仅为36美元,只相当于美国90年代1400多美元的2.6%。
公共卫生经费
我国公共卫生经费的投入占GDP的比例长期徘徊在0.4%~0.5%之间,且历年呈下降趋势。我国的卫生弹性系数即卫生经费的增长率和GDP增长率的比值,从1991年到2004年14年间,只有0.96%。贫富差距
我国的收入差距问题属于复合型,兼具分配不公和制度缺失的特点。贫富差距扩大是当前群众最为关心的焦点问题。贫富差距不仅影响消费,影响劳动积极性,还影响社会的合理流动和社会稳定。
老年人口贫困率
人口老龄化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老年人口的增加与社会上对满足老年人口需求的投入不成比例,老年人的生活需求无法得到满足。
和谐社会的五只“拦路虎”
和谐新路将使中国实现新飞跃
党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使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由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位一体,扩展为包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容,实现了四位一体的飞跃。
和谐新路跳出发展“周期率”
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一个具有全局性、前瞻性、战略性的崭新课题,提到全党全国人民面前,这是我们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一次历史性跨越。中国共产党人在不断努力发展民主的同时,还找到了和谐新路,因此我们能跳出的不只是中国政治的“历史周期率”,而且是世界许多国家社会发展的“历史周期率”。
构建和谐社会关键在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社会和谐首先要党内和谐,只有党内和谐了,党才有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才能对和谐社会建设起重要的带动和示范作用。党内和谐应该是比党内团结更宽泛的概念,是党的活力和团结的统一。
“幸福”与“和谐”更加量化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伟大的任务,更是一项艰巨而又长期的任务,需要做的事情还非常多。曾庆红同志特别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更高、时间更长、任务更重,我们在完成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之后,还要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继续长期奋斗。”因此,惟有全党、全社会目标一致,上下同心,才能凝聚力量,共同完成这个伟大的历史使命。
议题之变折射中国发展新思路
从市场经济到执政能力,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到和谐社会谋篇布局,中共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从三中全会到六中全会议题的变化,在记录下中国新时期重要发展节点的同时,也折射出中共治国思路之变。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
我们党把人类文明特别是中国传统文化所倡导和向往的和谐社会概念引用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来,并赋予其崭新的含义,使几千年来人们追求的理想社会第一次成为有13亿多人口的社会主义中国的生动实践。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促进社会更加和谐,既反映了我国国情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需要,又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活力的重要源泉。 (责任编辑:安世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