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上海证券报的读者来说,埃德蒙·费尔普斯的名字并不陌生。2004年5月,费尔普斯在中国人民大学举办的一次学术论坛上作了一个与中国经济有关的演讲,当年6月25日的《上海证券报》用了一整版介绍他的演讲和主要理论。
费尔普斯对中国经济很感兴趣。用他自己的话说,每次讨论中国与世界上其他国家关系时,他总是非常兴奋。他在演讲中称,中国经济的表现非常好,这得益于中国在过去20年来选择了非常正确的经济政策。他就中国经济特别谈了三个问题:结构性因素对就业与增长的影响、外国经济景气状况对中国的影响、经济过热与投资过热问题。今天看来,他的见解仍显示出这位训练有素的经济学家对中国经济的深刻洞察。
在谈到结构性因素对中国就业与增长的影响时,他认为,中国必须改变下一阶段的经济发展战略,也就是说,为了追赶上美国和欧洲已经掌握的更高技术水平,中国应该采取更强有力的国内政策与措施,来进一步推动科学技术发展,以成功地过渡到经济增长主要依赖科技发展的阶段。而为了适应激励不同层次商业人士的创新计划,并从中挑选出更有商业前景的创新计划,中国将需要发展一种新型的金融机构,以向这些有商业前景的企业提供融资帮助。这些话,现在听来也很有价值。
对于中国国内一直在谈论的经济过热与投资过热问题,他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持续的过度投资导致了资本存量的逐渐增长,最终会对就业产生负面影响。对中国政府而言,所有经济活动的过热,或者由过度投资引起的经济过热问题,只是一个短期问题。中国需要解决投资决策中的低效率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中国应该进一步推动金融体系的改革和加强金融结构的调整。
对于国外经济景气状况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费尔普斯认为,欧洲经济及美国当时出现的小规模衰退,对其他国家尤其是中国经济产生了消极的影响。不过,他并不建议运用凯恩斯主义的分析框架来估计最近几年出现的持续衰退的影响。他认为,美国和欧洲通行的低利率,显著地影响了中国的投资膨胀。随着投资活动的增长,工资水平将上升,投资增长也会伴随着新的就业机会增加。结果,就业人数就增加了,吸引了更多来自农村地区的工人。但是当美国和欧洲经济开始复苏时,将会导致世界实际利率上升。所以,中国未来经济发展将面临越来越多的难题。
北京时间昨晚19时整,瑞典皇家科学院如期宣布了200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得主。出乎大多数人的意料,这一奖项并未颁给呼声颇高的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著名自由贸易理论家贾格迪什·巴格沃蒂,而是授予了巴格沃蒂在哥伦比亚大学的同事——现年73岁的美国经济学家埃德蒙·费尔普斯,以表彰他在加深人们对于通货膨胀和失业预期关系的理解方面所做的贡献。按照章程,费尔普斯将获得1000万克朗(约合140万美元)的奖金。
(稿件来源:上海证券报,作者:邹民生 乐嘉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