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词人辛弃疾的这一名句可谓妇孺皆知,如今,词中的“鲈鱼堪脍”有望重回江南。昨天,记者从上海水产大学获悉,绝迹20多年的松江鲈鱼人工养殖技术已成熟,并进入市农委的中试生产项目审批阶段。
如找到合适企业,松江鲈鱼将重新“游”回市民餐桌。
前身盛名来自乾隆下江南
昨天,记者在水产大学实验基地看到了松江鲈鱼。只见四个大水桶里各养着几十条,令记者颇感意外的是,这些鲈鱼与市场上常见的“鲈鱼”不同,个头都很小,乍一看很像塘鲤鱼。仔细瞧,它前鳃盖骨后缘突起似鳃孔,仿佛长着四个鳃,故别名“四鳃鲈”。“这种鱼的成鱼体长也不过20厘米,重100克左右。”松江鲈鱼人工养殖项目负责人、水产大学教授潘连德告诉记者,“别看它小,肉质非常鲜美,还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
据介绍,成语“莼鲈之思”中的“鲈”就是指松江鲈鱼。相传西晋时,大司马张翰(字季鹰)赴异地为官,一日秋风乍起,让他突然想到了家乡吴江的莼菜已熟,鲈鱼正肥,于是弃了乌纱帽,回到家乡饱口福去了。因为这个典故,鲈鱼便成了历代诗词中的常客。
至于“松江鲈鱼”之名,则得自于清乾隆年间。相传乾隆皇帝下江南路过松江府,吃了一碗当地的鲈鱼后赞不绝口,因为皇帝的“赏识”,这种鲈鱼从此便叫作“松江鲈鱼”。
今世绝迹20多年起死回生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这种鱼在上海市场上很多,所以50岁朝上的人多半都知道。”潘教授说,“但如今,它已几乎绝迹了。”
为了挽救这个鱼种,从1999年起,潘连德进行了松江鲈鱼人工养殖项目的研究。他和其他工作者在山东、浙江等地“寻寻觅觅”,终于捕到了几十条野生的松江鲈鱼。从2001年到2003年,项目小组在长兴岛养殖基地进行反复试验。潘教授告诉记者:“人工养殖松江鲈鱼的最大难点是,它对水的盐度、温度要求很高。松江鲈鱼是洄游鱼类,在淡水里生长,到海里产卵,幼鱼又会游回江河。因此,养殖时必须不断地改变水的盐度、温度,制造出不同的水质环境。”
“今年,我们的技术稳中有进,应该说,已达到了产业化养殖的标准。”潘连德说。
未来苏州河可见松江鲈鱼
据了解,目前已有一些外省企业表示愿与水产大学合作,大规模养殖松江鲈鱼的意向,但潘教授觉得,最好还是由本地企业来做这件事,让松江鲈鱼的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在申城得到实现。
此外,下个月,项目小组将从苏州河上游提取河水,让实验基地里的松江鲈鱼在该水质中生长。潘教授解释说,这是“松江鲈鱼回放技术研究”的实质性一步,该研究想让松江鲈鱼在苏州河中自然生长,从而建立苏州河的生态系统。“苏州河上游水质较好,在该河段放养估计问题不大。但要实现整条苏州河域可见松江鲈鱼的目标,则需要全社会长期的努力。”
江南第一名鱼———松江鲈鱼
松江鲈鱼又叫四鳃鲈鱼、花鼓鱼、媳妇鱼、新娘鱼等。身体为长纺锤形,前鳃盖骨上有4个短而粗壮的棘。松江鲈鱼以长江三角洲为主要分布区,特别以上海松江县所产的最为有名,所以称为松江鲈鱼。
松江鲈鱼与黄河鲤鱼、松花江鳜鱼、兴凯湖白鱼并称为我国的四大名鱼,肉质细白肥嫩,久煮不老,肉中无刺,味道极其鲜美,自古被誉为鱼中的珍品佳肴,受到人们的欢迎。它作为沪杭一带的名菜,隋朝时已经成为东吴一带的贡品。清朝康熙、乾隆皇帝南巡,路过松江时吃了鲈鱼羹,赞不绝口,将其誉为“江南第一名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