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和谐社会” 七大难亟须破题
据新华社电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中国需要着力破解哪些难题?红旗出版社副总编辑黄苇町、中央党校社会学教研室主任吴忠民、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社会发展研究室副主任沈杰等三位专家,对此进行了梳理和点评。
理顺分配关系 解决社会公平“核心问题”
“收入分配是关系社会公平能否实现的核心问题,建立科学合理、公平公正的社会收入分配体系,已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要求。”黄苇町说。
解决就业难题 巩固“民生之本”
“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就业问题都是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突出矛盾,是我们必须长期面对和积极应对的艰巨任务。”黄苇町表示,对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来说,要构建和谐社会,必须把扩大就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
科学调控宏观经济 转变粗放型增长方式
谈到粗放型增长方式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不利影响时,沈杰说:“目前,与粗放型增长方式密切相关的乱征土地、环境污染、资源紧缺等问题,已在一定程度上转化成相应的社会风险因素,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诱因。”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完善“托底”机制
沈杰为进一步加强我国社会保障工作提出几条建议,其中包括要引导和帮助低保对象、学生、儿童参加城市居民医疗统筹。
畅通利益诉求渠道 及时化解社会矛盾
就如何进一步畅通百姓利益诉求渠道、及时化解社会矛盾,吴忠民建议:各级党政部门特别是要关心经济社会地位下降明显的群体,使他们的生活得到保障。
经济社会并重 克服发展“短腿”现象
长期以来,我国重经济发展、轻社会发展,形成了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不协调现象。“许多群众反映强烈的‘看病难、看病贵’和‘上学难、上学贵’等问题,在相当程度上都与发展中的‘短腿’现象有关。”黄苇町说。
吴忠民说,“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克服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短腿’现象。”他提出,要加强对社会事业的监督管理力度,着力解决一些行业片面追求经济效益、一切向钱看等偏离公益目标的问题。
把反腐制度落到实处 防止“权力寻租”
据中央纪委有关负责人介绍,仅2005年,全国就有11071人因为贪污贿赂行为受到开除党籍处分,其中7279人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责任编辑:梅智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