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索沃维和记
主持人:您好观众朋友,欢迎走进《新闻会客厅》。今年六七八三个月份我走访了利比里亚、科索沃、苏丹还有海地四个有中国维和警察执行维和任务的地方,在那里我结识了很多训练有素的中国维和警察,他们维护着一方的平安,同时也为祖国赢得了声誉。今年9月17号,派往科索沃的第三批中国维和警察圆满完成了一年零两个月的维和任务,回到了祖国,今天我们请到的就是驻科索沃警队的队长吴强,还有队员马晓婷,欢迎你们。 今天你们两个制服上都戴了很多勋章,都是跟维和有关系的吗?
吴 强:对。
主持人:分别介绍一下好吗?
吴 强:这个是和平勋章,这是我在科索沃获得的和平勋章,这是东帝汶的和平勋章,这是我获得的科索沃25公里武装越野挑战赛的金牌,这是科索沃政府特别贡献奖,这个是公安部颁发的一等功。
主持人:晓婷的那个呢?
马晓婷:我这个跟他一样,是联合国发的和平勋章,这是公安部发的联合勋章。
主持人:在你这五枚勋章当中,哪个是最有特别意义的?
吴 强:最有特别意义的我想应该是这枚吧,科索沃最新获得的和平勋章。
主持人:为什么?
吴 强:这是对我最近工作的肯定。
主持人:我们在这儿看到了很多纪念章,这是你个人的收藏还是其它国家的警察送给你的?
吴 强:这两者兼有,这是其它国家的警察在遇到我的时候,在交流的时候,在一些仪式、会议的时候送给我的纪念品,就是他们相关的警衔,警卫标志,代表他们国家送给中国警察,送给中国警队队长表示一种友谊,表示一种亲切的沟通的愿望。
主持人:你会回赠什么吗?
吴 强:如果我有,我回赠他们比如中国结,比如咱们中国警察的臂章,相关的小礼品。
主持人:晓婷,回来已经有半个多月的时间了,回来之前你最想做的是什么事儿?
马晓婷:一个是跟家里人团聚,然后再把北京的小吃吃遍。
主持人:最想吃北京的小吃。吃了没?
马晓婷:在那儿吃不到,这两天吃了,吃得挺多的。
主持人:吴强回来之前最想做的是什么?
吴 强:我这个愿望比较简单,我就想吃一次非常丰盛的中餐。
主持人:为什么维和警察回来之后都这么馋呢?
吴 强:因为在任务区吃的、住的条件都很不尽如人意,一年零两个月,长时间吃没有好吃的,住的也不行这种考验,回来的时候,可想而知最想做的是什么。
主持人:具体说很多吃的都没有,物资少到什么程度呢?
马晓婷:平常吃的就是土豆、茄子。
吴 强:大头菜。
主持人:经过一年零两个月的时间,回来之后,家里人或者同事觉得你身上有变化吗?
马晓婷:觉得我黑了,但是看着更精干了。
主持人:你觉得是这样吗?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呢?
马晓婷:可能是自己经历的比较多了吧,通过这一年跟国际同事们一块合作,而且有很多见闻,工作中增长了能力,可能从精神上、内心上有一定的展示吧。
主持人:吴强有什么变化?
吴 强:我所有的同事和朋友,包括家人见到我的第一句话都是,你瘦了,还有其他人说,你黑了,到目前为止没有一个人说我没有变化,说你胖了,没有,从来没有。
这是2005年7月25日第三批中国维和警察在离开祖国前留下的一张合影,这是9月17日在凯旋归国前,他们在科索沃机场最后留下的全家福,从照片捕捉的两个瞬间里, 我们似乎看不出他们身上有多大的变化,但就在镜头变换的瞬间,中国维和部队国际维的历史又圆满书写了新的一页。
从2005年7月25日正式进入位于科索沃任务区以后,18名中国维和成员都在科索沃的重要岗位担任要职,其中有两人在战争与犯罪调查部门,一人在刑侦局、五人在实战部门、六人负责边防、一人在进出口登记部门、两人在技术部门、一人在纪律检查部门,供职于这些科索沃最危险也是最重要的部门,这无疑对中国的警察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主持人:当你们离开这个任务区的时候,科索沃当局包括联合国对你们的评价是怎么样的?
吴 强:我想评价应该非常高。
吴 强:中国警队是一支特别专业,素质特别强,口碑特别好的警队,而且科索沃政府给我们颁发了一个特别贡献奖,给中国警队的全体成员,这是其它国家的警察所没有获得的,我想这是对中国警队的最高肯定和荣誉。
主持人:是第一次颁发这样的勋章给维和警察是吗?
吴 强:对。
主持人:在科索沃任务区,不少中国维和警察都是在相当重要的部门工作,在重要的岗位上担任重要的职务,是怎么获得这些职务呢?
吴 强:人事部门,包括训练部门,根据所从事的职业,以前从事的警种,包括所学的专业和学历,挑出一部分人进行面试、笔试,包括口试,如果合格就可以到相关的工作岗位。
主持人:如果在自己的岗位上表现很出色,也可以提升是吗?
吴 强:当然可以提升。
主持人:小马在这一年当中你的职位有变化吗?
马晓婷:我比较特殊,我们跟他们行政部门还不太一样,我们算技术支持,所以去了就是叫IT专家,所以我们基本称谓没有变。
主持人:这一年当中你觉得做得最有成就感的一件事儿是什么?
马晓婷:最有成就感的一件事情就是我刚到那儿没多久,本来我是做网络,负责网络这部分的,当时等于是他们工资调整,当地警察系统的工资调整,这块是数据库,应该由负责数据库的人去做这个事情,但是有一天他们的行政总监过来跟我们的领导说,我们数据库的人不在,可能是生病还是什么原因不在,但是我们的税务改革之后,需要调整工资,等着工资下发,请我们这边看看有没有人可以做这个数据库。当时我刚刚去,心里也比较紧张,但是一想,如果自己能帮他们把这件事完成,肯定对自己也是一个锻炼,对咱的形象也是一个提高,我就把这个活主动接下来了,我一看还不是很难,经过半天,给他们就把这个数据库转过来了,当时他们就特别高兴,根本没想到这么快就能完成,相当于也是门外汉,但是把这个做好了。
主持人:我这次采访维和警察回来,别人问我最多的一个问题,其实在当地都是有警察的,为什么联合国还要派警察去那边执行维和任务?
吴 强:联合国派维和警察的目的,一个是维持和平,另外最主要的一个功能就是说监督、培训当地警察,帮助他们建立起相关的司法系统,比如说科索沃的警察,最年长的警察,工作时间最长的,相关警龄只有六年,所以相比来说,他们经验相对来说缺乏一些,需要我们这些从事警务工作时间长的去帮助他们,教授他们一些知识,包括监督他们办案的一些过程。
主持人:像我们走这四个地方下来,包括我的同事的突出感觉就是,在科索沃当地警察的素质是最高的,可能在战前他们整个警察系统也相对完善,这样一个现状对你们的工作提出什么样的挑战呢?
吴 强:因为科索沃的警察相对来说平均受教育的程度,包括从警的经历,相对来说素质比较高,你的功能是固定的,监督、指导、协调,举个例子说,像老师跟学生一样,老师的能力如果没有学生强,你怎么能去做老师呢?我们去做就是做老师这个职能,可想而知压力是有的,尽量想表现得好一些,压力是来自这些,但是压力同时也是动力。
主持人:监督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内容,具体监督的都是什么?
吴 强:包括办案程序、执法的步骤,包括具体调查时做的,比如说侦查的方向,根据他们的经验,如果经验少,可能是有偏差,如果我们经验多,可能考虑出一二三四五六,他们可能考虑到一二三,我们把四五六告诉他们,如果不去做,我们去监督他们做,目的是一个,把所有的警务工作做好。
主持人:像你在刑侦处,如果监督和指导是主要职能,是不是可以尽量少去现场,离开危险最突出的地方?
吴 强:这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应该的,就我个人的工作来说,80%的工作是要亲自参与,亲自指导,亲自参与破案,还有20%的工作是做指导,但是无论是指导还是具体参与,都必须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这是作为一个警察最基本的素质。
科索沃处于前塞黑共和国的南部,居民80%以上是阿尔巴尼亚族。多年以来,这里塞族和阿族的民族矛盾冲突激烈,引发了以北约为主的多国联军对塞黑为期77天的空袭。随后,联合国安理会通过1244号决议,决定向科索沃部署联合国维和部队。正是根据这个决议,目前世界40多个国家的维和警察在科索沃执行任务。从1999年至今,虽然战争已经过去了近7年,但是战争遗留下的隐患仍然存在,比如在科索沃,标注危险标志的雷区就至少还有十五处。
另外,因为战争导致的民间散落枪支到处泛滥,国际犯罪团伙大多在这里聚集,加上政府派别之间明争暗斗,阿族与塞族的民族矛盾冲突仍然激烈,局部的战争和流血冲突随时有可能发生。置身于这样复杂的环境中,中国的维和警察也不可避免时时刻刻面临着威胁。
主持人:让你感觉到危险就在身边的一次,给我们讲讲。
吴 强:危险就在身边,应该说好多次,比如说我刚到任务区没多久,有一次办案,在一次抓捕恐怖分子的围捕行动中,我在做最后一遍清扫的时候发现一个地窖,那个地窖里有一些异动,我估计有什么人或者其它什么东西在里边,我靠近的时候,发现确实有一个人在那儿,我做好战事动作,在侧面把盖掀起来之后,发现里面有一个人拿着一挺AK47,事后经过检验,当时他的枪卡壳,如果不卡壳,谁接近他,他就打谁。
主持人:那就是运气了,如果运气差的话,他的枪没卡壳。
吴 强:事后我把枪拿来以后,我轻轻一上膛,一下就上膛了,当时他的枪卡壳,如果他轻轻推动一下,那个子弹就能上膛。
主持人:如果是本地警察,他的职责所在,有危险也要上,但是作为维和警察,毕竟是从另外一个国家到这个国家来维护当地的和平或者治安,可不可以往后退一步?
吴 强:我想不论是来自哪个国家的警察,作为警察的职能和天职来说,遇到危险绝不能退缩,我想这是来自任何一个国家警察内心一种神圣的理念,所以我觉得这种情况是不可能发生的。
主持人:我刚刚到科索沃首府普里什蒂纳的时候,你们给我讲了很多注意安全的这种事项,像你说的检查汽车炸弹,包括注意饮水等等,但是我们没有见到真正发生过危险的时候,会觉得这些防范措施似乎有点麻烦,似乎有点多余,你们刚到的时候有同感吗?
吴 强:有同感,因为毕竟没经历过相似的事情,没有真切的感受,我们刚到任务区的时候,不论各个部门还是有关的教官给我们讲课的时候,都一遍一遍要重复要检查汽车炸弹,检查相关的安全装备,我们开始的时候也很麻木,没有亲身体会。但是刚到第八天,我开着车,在我们住的地方的下一个街道,旁边一辆车就被炸了,炸得粉碎,我的车玻璃全被炸碎了,这一个事儿就给我警醒,汽车炸弹随处可见,所以说每次开车之前必须检查。
主持人:晓婷碰上过什么样相关比较危险的情况吗?
马晓婷:还是炸弹,我们在总部工作,总部旁边有个停车场,有一天下午四点,我们去楼里找厕所,等回来的时候那边就封了,拿着黄色胶带,看到很多北约警察,北约部队的人,排爆的人过来,说那边发现炸弹,就在我们停车场里发现炸弹了,离我们办公室可能也就只有20米的距离。
主持人:从这儿之后在检查汽车炸弹的时候。
马晓婷:特小心,本来我是一个非常马虎的人,但是查车这个问题绝对不敢马虎。
主持人:科索沃任务区是配枪任务区,你们每个人身上都是带枪的,其实在国内按说你的警种是不会配枪的,每天都带着这么一把枪,自己感觉一开始会不适应吗?
马晓婷:对,一开始很不适应。因为在国内从来也没带枪,我一开始带的时候心里很紧张,每天带着枪真的是很紧张。
主持人:紧张什么?
马晓婷:一个是也沉。
主持人:有多沉。
吴 强:19斤,装具袋,枪、警棍、手铐,包括其它一些必要的装备,大概是19斤、20斤左右。
主持人:但沉肯定是小问题,你觉得紧张是因为什么呢?
马晓婷:因为也是心里上从来也没有带枪工作过,还是不太适应,也怕走火。
主持人:是不是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怕丢?
马晓婷:对。
主持人:怎么看着这把枪?
马晓婷:天天肯定要随身带着,上班的时候是从来不会解下来的,把枪放在桌上肯定是不会的,回家睡觉的时候肯定放在枕头底下,一开始真是为了枪睡觉的时候都不踏实,但是后来觉得没有枪心里反而不踏实了。
主持人:后来没有枪都反而不习惯了,是不是这种平静的氛围之下潜伏的那种危险的感觉还是挺强烈的?
马晓婷:当然,联合国本身每天都有安全形势汇报,我们每天都要上网看,有可能哪儿发生游行、示威,让我们不要上班,提前绕道走,绕过那个地方。平常我们警队也规定晚上绝对不能单独外出。
主持人:几点以后不能外出?
马晓婷:天黑了就不能单独外出,除非工作必须需要,那没办法。平常的时候家里肯定是几个人同时在,窗帘都紧闭。
主持人:开着窗帘会有什么问题?
马晓婷:开着窗帘,外面一亮灯能看到里边什么状况,有可能有袭击你的可能性,我们曾经搞过一次演习,就是我们自己家里搞过一次演习,一度非常紧张那个形势,因为他们当时有一个联合国的特派团要过去,所以当地的民情可能比较激动,当时形势很紧张,而且扬言要杀我们这些联合国警察的扬言,要杀十个,所以当时搞得我们大家都非常紧张。
主持人:为什么当时听说联合国有一个特派团要来,当地的民情就激愤了,他们不欢迎联合国的维和行动吗?
吴 强:不是,他是出于他自身的一些特殊的需要。
马晓婷:对他们当地的安全状况和民族各方面的情况进行一个评估,决定他们今后的发展情况,所以他们当时就很激动。
主持人:当地人对于联合国,对于维和行动究竟是什么样的态度呢?
吴 强:我想总体来说还是非常支持的,毕竟联合国的一些武装力量在这儿之后,能维持住当地的和平。另外给当地的经济带来了一定的机会,我指的是平常的时期,特殊时期就不一定了,因为针对联合国的袭击事件也时常发生,在2005年11月份的时候,我经办的一起恐怖案件,涉案的恐怖分子有很深的深层次的背景。我调查一个案件,到某一个警局做背景的时候,大概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背景调查,离开警局到门口的时候,我发现警局对面有一辆民用车,民用车里坐了两个人,一个司机和副驾驶有一个人,每人手里拿一挺AK47,就在警局的门口,本来那个枪在车里,我驾车出来之后,他的车头马上对着我,车灯打开,两个人在驾驶员和副驾驶的位置上双双把AK47伸出来,朝着天,我一看肯定是针对我的,当时我在前面,我后面还有另外一个国家的警察,我们驾车准备离开,这个车马上就尾随我们俩,然后枪口始终对着我的后车窗,随时要发射的样子,我当时为了保护我和另一个侦察员自身的安全,我们高速驾车离开,但是他们高速驾车追踪,在路过一个路口的时候,是一个丁字路口,我趁着对面车流比较多的间隙,抓住一个空隙之后快速穿了过去,然后打左转向,后面跟着我的另一个警察就没过去,被后面的车追上了,他一慌,一打方向盘,就撞到一棵大树上,结果被撞毁,人也受了重伤,那时候我们的歹徒扬长而去,朝天空放了一枪,意思就是说你不要再参与了。还有就是在办其它案件的过程中,你出了门口之后,可能周围会响起枪声,打点射,左一枪,右一枪,吓唬你,告诉你这个案件你不要参与了,你知难而退,甚至有的侦察员家里,离科索沃近的其它国家的家属受到电话威胁,你要再参与这个案件,你要继续侦查,你的家庭成员就不要活了。
马晓婷:有一个国家的侦察员为此只好走了。
吴 强:对,只好调离这个部门,因为他受到多次威胁,家庭压力也太大,没办法,只好调离这个部门。
主持人:当时经过这件事儿之后你怎么想?
吴 强:继续侦查到底,没什么怎么想,我也没受到威胁,打也没打到我。
主持人:这次没打到,下次难说。
吴 强:那也不能知难而退,那也不是咱们中国警察的精神,继续办,就这么想。
主持人:在科索沃民间持有枪支这种威胁是不是随时随地都能感受得到?
吴 强:是这样的,科索沃的家庭,战争以后枪支收缴得不是完全彻底,很多家庭还私自存有枪支,没有执照的那种,你在科索沃经常会听到各种枪支,婚礼庆典他会放枪,他不放鞭炮,放枪,足球赛赢了也放枪,可能两个帮派之间火拼,真正发生案件了还是放枪。
主持人:这个枪的威胁是一方面,另外科索沃是属于民族问题比较敏感的地方,在你们的工作当中需要注意什么?
吴 强:在我们的工作当中涉及到民族矛盾纠纷的,我们注意的问题很多,比如说在跟国际同事,跟不同民族的当地警察一块工作的时候,最重要的一点,也就是核心的问题就是说公正、公平,毕竟你是作为监督和指导,毕竟有的时候还需要做一些协调,怎么才能让他们做得心服口服,他做得对,他做得也对,我指导得也对,这是最关键的,其实有的时候也挺难把握,但是我们尽量做到最好。
主持人:心里要有这个意识。
吴 强:对。
主持人:在语言上、说话上也要注意吧?
吴 强:这个问题有的时候很敏感,比如我跟这个民族的警察不能说那个民族警察的话,跟他说早上好,有时候他们脸上咱们分辨不出来,尤其不认识的情况下,为了表示尊重,表示友谊,我用他们的语言,比如说他们见到我的时候会说你好,用中文说,我用当地语言跟他说早上好,或者是中午好、下午好的时候,我绝对注意,不能用另一个民族的语言跟他说这个问好的话。
主持人:那精神老挺紧张的,说英语不就行了吗?
吴 强:对,你太聪明了,这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主持人:科索沃这个地方比较特殊的一点。
吴 强:对。
因为科索沃当地战乱频繁,加上经济落后,这给居住在那里的中国警察的生活也带来了很多不便。
他们的办公室就是用铁皮搭建起来的一个平房,因为供电设施有限,空调很难一直都开着,这样,冬天更冷,夏天更热就是他们必须承受的工作环境。没有一个集中的住所,住地只能租当地的民房。
这也许是队员们在科索沃生活中最奢侈的但其实也是因为最为无奈的生活内容,由于当年战争时北约部队在科索沃投掷有大量的贫铀炸弹,事实上,科索沃当地的水、土质都受到了放射性物质的污染。而这一点对维和队员们来说,也许是他们在心理上必须承受的最大威胁之一。
马晓婷:当时我们公安部严格规定,只要是饮用水,还有水产品,一律不许食用当地的,都是买非科索沃生产的瓶装水,我们这个执行得非常好,因为毕竟是从自身安全来考虑的。
主持人:如果不注意,会对身体有什么影响?
马晓婷:贫铀弹到目前为止谁也没有考证过,当时我网上查了很多,头发的问题,孩子生育出来,健康的问题,下一代的问题,有许多网上这些反馈,但是并不是说最后就下来结论,心里还是很紧张的。
主持人:对于女性来讲如果是生育方面会有什么影响呢?
马晓婷:有可能,最坏的可能性,如果真的被受到了辐射,有影响,生下来的孩子有可能不健康,或者是就不敢想象了。
主持人:你们现在已经回国了,如果想要小孩,多长时间之后才能保证比较安全?
马晓婷:一般是半年之后。
主持人:你担心吗?
马晓婷:担心,真的很担心。因为当时刚去的时候,可能也是心理作用,觉得头发在一把把地掉,所以自己真是很紧张,在上网查一查,家里人问一问,说掉几十根头发是很正常的,问问他们,你们是不是也掉。
主持人:其实我知道你们俩除了是队长和队员的关系,还是室友的关系,为什么会是这样呢?
马晓婷:这也是从安全考虑,我们不允许单住,毕竟还是任务区外面很复杂,治安形势不容乐观。
主持人:不允许女队员单住还是任何队员都不能单独住。
马晓婷:队员都不许单独住,这样可以有个相互照应。我们做饭是轮流做饭,一个人一天,这一天要全包,包括做饭,洗碗,买菜都是一个人来做,其它的我们就互补了,冬天我们要生炉子,劈柴,所以劈柴的时候他们要多干点,我就可以少干点。
主持人:冬天科索沃是烧柴的吗?
马晓婷:对,冬天因为电力不足,经常是停电的,而且冬天很冷,冬季很长,所以只能靠生火取暖。
主持人:你在国内干过劈柴的活吗?
吴 强:没有,到科索沃以后学会了,劈柴、生火、做饭、取暖。
中国政府自2000年1月派出首支维和警队,已先后向东帝汶、波黑、利比里亚、科索沃、海地、阿富汗和苏丹等7个维和任务区派遣了611名维和警察。
应联合国请求,从2004年4月26日我国派出首批赴联合国科索沃任务区维和警察执行维和任务。到2006年9月17日,第三批中国维和警察已圆满完成任务归来。在40多个国家警察集聚的科索沃,中国警察与众多国家的维和警察相比又得到的是一种什么样的评价呢?
主持人:听过什么样的评价?
吴 强:中国警察的纪律性最强,集中体现在我们在授勋仪式的时候,很多警察都评价,受训仪式的组织、表演到最后,中国警察是整个他们所见过的授勋仪式里最有组织,最有纪律性,最完美的一次。
主持人:组织这样一个授勋仪式其实是对每个人的鼓励,但是要建立的一个集体的形象,在外国警察面前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形象呢?
马晓婷:因为所有的这些,来自各个国家的警务人员,他们圆满完成任务之后都会有一个授勋仪式,所以在对于各个国家警察之间就是一种比较,哪个国家做得更好,对这个国家的形象,整个警察的集体、荣誉感也是一种提升吧。
主持人:从你们俩个人的角度来说,当时为什么要去报名参加考试呢?要成为维和警察呢?
吴 强:从个人角度来说,我想成为一名维和警察,是作为一名中国的警察的一个很高的荣誉,另外对自己的人生阅历和经验也是一次挑战,也是一次很好的机会,所以要抓住不放。
马晓婷:其实刚开始让我们去参加维和考试的时候,也出于好奇,因为联合国在大家心目中都是很神圣的,很高的一个组织。
吴 强:有点神秘。
马晓婷:对,所以第一个是好奇心,第二还是想证明一下自己,看看自己到底有没有能力。以前在国内也从来没有离开过北京、天津,很从来没有出过国,这一下迈出国门,可以和这么多来自世界各地,我们是48个国家的警务工作人员在一起合作,可以了解不同的文化背景、工作经验,这对自己是一个很大的飞跃,对自己各方面的经验和能力是一个很大的飞跃。
主持人:作为警察来讲只有成为维和警察才能在胸前绣上国旗的标志吧。
吴 强:对。
主持人:刚刚穿上的时候会感觉到这儿带着国旗吗?尤其在跟不同的国家的同事工作、合作的时候。
吴 强:这个感觉是非常明显的,非常强烈,不论做什么事情,想到胸前这面五星红旗,油然而生的自豪感。第二是一种责任感,我代表中国警察站在这里,我必须做得好。
主持人:现在你们是圆满完成了任务,下一期的警队应该也很快会到达科索沃,你们在离开的时候要为他们的到来做一些什么准备吗?
吴 强:这是我们老警队必须履行的一项重要的责任、职责,事先给他们安排一些可能需要的工作岗位,根据个人需要,有的人可能擅长技术,有的擅长管理,有的擅长侦查,去相关的部门打一下招呼。第二安排一下生活设施先前的便利条件。
主持人:你刚才讲的都是一些其实挺烦琐的事务性的准备工作,但是一期一期警队传下来的其实是一种很好的国际形象,一种中国警察的素质对吗?
吴 强:一种精神,中国警察一种顽强奋斗、努力拼搏、孜孜不倦的工作的精神。
主持人:也就是说你这期警队工作的出色,大家对你们这个警队印象好,对下一期警队是一个很好的基础。
吴 强:对。
主持人:口碑对下一批警察来讲也是一个特别重要的财富了。
央视新闻频道《新闻会客厅》播出时间:
每周一至周四晚22:00--22:30
周五特别节目《决策者说》播出时间:
周五晚22:00--22:30
新闻会客厅 会见新闻当事人,敬请收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