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大的厨房是舞台的背景,四个顽劣的“厨师”在准备喜宴的过程中,把各种类型的厨房用具———锅、碗、勺、刀叉甚至扫帚等作为击打“乐器”,用充满趣味的肢体动作将毫无规则的原始敲打声尽情爆发在观众面前,这就是挺进百老汇的韩国音乐剧《乱打》。
应韩国文化部门的邀请,上海东方早报记者赴韩国探访文化项目时,让人印象较深的正是这一长演不衰的节目———据说这是国外游客到韩必看的旅游演出项目。《乱打》中的四位主要演员用夸张戏谑的动作表演着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情景谢震林图
来到韩国第一天,一下飞机,上海东方早报记者就直奔NANTA(乱打剧场)。最后,在街角的“成龙厨房”旁边,上海东方早报记者终于找到了这处不大的剧院:《乱打》长驻演出地。
1990年代初,无对白表演开始在世界范围内流行,而此时,韩国国内表演市场面临瓶颈。韩国PMC演出有限公司开始构思新形式作品突围,将最具韩国特色的“四物游戏”的表演者们赋予厨师的角色,由此成就了《乱打》的雏形。
剧院门口的电脑里播放着演出片段,中、日、韩、英语的宣传资料供人免费取阅。演出的票价相对于韩国人均收入不算离谱:5万韩元左右(人民币约400多元)。位于地下二层的剧场不到300个座位,据说每天出票率不低于50%,最高则能达到80%。
该剧院是韩国首都十大旅游景观之一,而在城市的另一端,一家姐妹剧院同样也在进行着这样的演出。其中90%前来观演的是外国游客。
演出开始前,上海东方早报记者正想象着它的内容情形,舞台上却出人意料地拉下了一个大屏幕。屏幕上写着:“料理既好吃又卫生,不要怕刀刃锋利,油火滚烫,请把今天的欢乐送给朋友———他们可享七折优惠”。正莫名之际,屏幕上又打出了:“开始拍手”。
观众们被这种奇怪方式所吸引,剧场里真的响起了稀稀拉拉的掌声。
“请大声点!”
“这次请大家一起叫喊!”
“再大声一点!”
“好!大家拍手叫喊起来!”
……观众们全被逗乐了,场下一片大呼小叫,而屏幕上又不失幽默地打出了“很好、非常好”的评语。底下又是一阵爆笑……
“对了!有没有向你的邻座打声招呼?请先向左,再向右。”屏幕上继续打出这些字。
“现在,请大家都敞开自己的心跳。”
演出在这样一种奇特的热场中开始了。前来观看的观众,相互之间不再陌生,并在开场前就对该剧产生了极大的好感。
用蔬菜打棒球、投篮;拿漏网当面罩,用扫把玩击剑;把垃圾扔给观众,用慢动作拍打蚊子……四位主要演员用夸张戏谑的动作表演着一幕幕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情景,当中还穿插了《功夫》中的一些把式,搞笑至极。演出一会儿变身为杂技,一会儿又穿插进少林武术。
观众席间一个孩子突然冒出一句话,所有的演员都不会视而不见,而是顺声望去作惊讶状,惹得全场哄笑。演员们还让观众穿上新娘新郎的衣服对拜,厨师则在一旁配乐。……直到闻到奶油香味,大家才反应过来原来这真的是在现场做菜!
在对演出负责人的采访中,他说到演出的成功,秘诀就在于形式上的“简单”,引用了饮食素材,亲切而有趣。韩国没有美国那么发达的娱乐工业,但是小家碧玉的韩式演出照样能够吸引观众的目光。《乱打》正是在当年演艺界整体萎缩的情况下场场爆满,甚至超过百老汇的作品。
难以想象,从1997年到2000年,《乱打》持续着它的热度,以至他们于2000年7月在韩国建立了第一个专业剧场并演出至今。2004年,他们又在纽约百老汇开设了专用场馆,与当地顶级巨制分庭抗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