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广州10月17日电(记者 郭鑫王攀李来房)“出口生意不好做了。”正在此间参加广交会的中国轻工和纺织类企业家们认为。一些国际市场正在采取包括反倾销、技术壁垒、特保措施等手段遏制这类中国产品的出口增长态势。 而在过去的20多年里,这类劳动密集型产业一直是支撑中国外贸出口的主力军。
以欧盟为主要出口对象的成都艾民尔皮制品有限责任公司经理李茜说,由于欧盟一个多星期前实施的鞋类产品反倾销裁决,前来采购的欧洲商人数在直线下降。
“高达16.5%的反倾销税让我们很难吸引到新客户。原本下给中国企业的订单正在向其他地区转移。”李茜说。
年进出口总额达12亿美元的汇鸿国际集团针棉织品进出口有限公司总经理徐九银表示,即使等到约束中国纺织服装出口的配额制度在2008年结束,欧美市场也很有可能动用反倾销等其他贸易壁垒措施继续限制中国产品的出口。
这些企业的遭遇只是中国外贸不平衡所带来的巨大压力的缩影。由于“出口至上”战略导致外贸顺差持续扩大,中国已经连续十几年成为全球遭受反倾销调查数量最多的国家。
统计显示,尽管今年9月的贸易顺差额已经从8月时188亿美元的高峰下降到153亿美元,但9个月来,中国仍然累计实现顺差1100亿美元,超过了去年全年的水平。
中山大学国际贸易系主任黄静波指出,贸易顺差的持续扩大,还给中国宏观经济的平衡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他说,随着外贸顺差的增大,为了保持汇率稳定,中国政府被迫大量增加结汇人民币的投放,对于宏观经济调控的实际效果产生了一定程度的不利影响。
“一个人在高速奔跑的状态下,他的体能可以支持多远?出口速度始终要高出进口增速,这种外贸上‘量’的膨胀能有多少后劲?这些问题都已经给外贸界敲响了警钟。”黄静波说。
而一些学界和外贸行业人士也警告说,中国以往的出口快速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是以要素价格过于低廉为代价,使得中国在国际分工和资源配置上处于较为被动的位置。
“以纺织行业为例,中国企业在过去20多年里生产了大量的低档产品,以低价在国际市场上取胜,但也让中国产品的价格难以提升。”徐九银说。
中国政府已经开始采取措施应对外贸顺差持续高速增长的局面。今年以来,有关部门陆续出台了降低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率、限制部分商品出口等政策,同时研究制定鼓励企业进口高新技术设备、关键部件及在国外合作研发、拥有核心技术及在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设备的政策。
商务部日前公布《商务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根据纲要,中国外贸方式将发生重大转变,到2010年,外贸进出口调控目标为23000亿美元,年均增长10%左右,进出口实现基本平衡。
另一个强烈信号是广交会的“更名”。从明年起,这个有着50年历史的中国最大规模的出口商品交易会将正式改称“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商务部副部长高虎城说,这一举动表明中国政府将利用广交会这一国际贸易平台,为外国商品进入中国市场提供便利渠道。高虎城说:“中国市场是开放的,我们并不追求大的贸易顺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