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蓄水:“牵一发而动全江”
新华网武汉9月29日电 (记者姚润丰、杨希伟)长江水文局最新监测统计表明,三峡水库自20日22时开始蓄水至29日8时,已累计拦蓄水量25亿立方米;水库水位稳步上升,累计上涨超过5米。
看似波澜不惊的三峡工程156米蓄水,实则关系重大。长江流域面积共180万平方公里,三峡工程就控制了上游约100万平方公里流域面积的来水。三峡蓄水牵涉到防洪、发电、航运、取水、生态等各方面,对长江上中下游都会产生影响,称得上“牵一发而动全江”。
对秋汛预留了“后路”
9月,长江流域仍处于汛期。因此,三峡工程从9月20日开始蓄水,从防洪角度存在一定风险。
长江水利委员会副总工程师金兴平说,三峡工程从9月20日开始蓄水,如遇9月份千分之二频率(即千年出现两次)的洪水、遇全年百分之二以上频率洪水,水库水位将超过156米;尽管今年七八月长江上游来水量明显偏少,但从近128年的统计来看,9月份出现年最大洪水的概率为20.3%,不能排除出现秋汛的可能性。而秋汛,本身就是长江流域洪水的一大特点。
“不过,这种风险较小,并且可以通过科学调度、加强预报等措施予以防范。”金兴平说,如果三峡工程9月30日之前蓄水不超过148米,当水文预报出现一定大洪水时,按三峡大坝目前具备的6万立方米/秒的泄流能力,可在三天左右将水库水位降到144米;这样既可控制三峡工程自身的防洪风险,同时对影响较大的荆江河段也不会产生威胁。因为目前长江水量偏小,中下游水位偏低,万里长江上最为险要的荆江河段可以保证6万立方米/秒的上游来水安全下泄。
国务院三峡建委办公室主任蒲海清说,三峡工程156米蓄水充分考虑了来秋汛的可能性,要求确保枢纽和下游荆江河段的防洪安全。为确保安全度汛,蓄水方案规定9月25日前水位不超过144米,9月30日前水位不超过148米。
考虑中下游取水需求与用水安全
今年长江水流域的水情、汛情很特殊,出现了历史少有的抗旱问题。因此,三峡蓄水必须考虑下游的取水需求,以及长江口的咸潮上溯可能影响上海的用水安全问题。
长江水利委员会研究表明,长江下游河道取水主要是沿岸水利工程取水和工矿企业、城市生活用水。从用水结构分析,水利工程取水量最大,约占60%;且取水主要集中在4月至8月,因为这一时期内的农田灌溉需水量大。
金兴平说,到了9月,长江中下游农业灌溉用水较少,三峡蓄水主要考虑城镇与工矿企业用水,而这一部分取水的设计保证率比较高,即使在长江枯季也有能力取到水。因此,三峡工程提前蓄水期间,尽管水库因蓄水而减少下泄流量,但为了保证发电机组定量发电,三峡水库的下泄流量仍会大于宜昌特枯水期的流量,下游取水不会受到影响。
另外,长江口的上海市用水安全可能受咸潮上溯影响,但如果大通的流量不小于1万立方米/秒时,咸潮的影响就很小,上海市的饮水安全将不成问题。
蒲海清说,由于今年长江来水严重偏枯,所以这次蓄水方案中强调不要把蓄水放在第一位,蓄水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下游生活、生产和航运用水的基本需求,充分考虑下游生态的基本需求,保证必需的下泄量。
关系到长江航运、电网运行安全
今年长江来水严重偏枯,三峡工程156米蓄水时机的选择与蓄水方案的制订,不仅关系到三峡水库能否按期蓄水至156米目标的实现,也关系到长江航运的安全,同时对保证电厂和电网安全稳定运行至关重要。
一方面,蓄水期间三峡水库的下泄流必须满足航运的要求。为此,交通部有关部门研究论证后提出,三峡水库蓄水期间的9月份,下泄流量不能低于6500立方米/秒,而且希望流量能够均匀地减少,以免影响航运。
另一方面,为了将蓄水对发电的不利影响减到最小,国家电网公司要求,蓄水前后三峡电厂、葛洲坝电厂发电出力变化应尽可能小,并保持平衡衔接,避免因发电出力减少过多造成电网运行安全问题以及拉闸限电情况的发生。三峡工程正式蓄水前,国家电网公司提出了同意蓄水的原则要求,即在三峡水库来水超过1万立方米/秒的情况下,可利用超过1万立方米/秒的多余水量从9月20日开始蓄水;当来水流量小于1万立方米/秒时则将全部水量用于发电而不安排蓄水。
水库控制调度有讲究
长江防汛总指挥部下达的关于三峡工程蓄水期间水库控制调度意见中,对水库蓄水开始时间及起始蓄水位、蓄水原则、蓄水进度、蓄水的具体要求以及保障措施提出了明确要求。
首先,蓄水从9月20日22时开始蓄水,起始水位控制在汛限水位允许变动范围的上限135.7米以内。
水库蓄水原则方面,为确保防洪安全,当入库流量不超过46800立方米/秒时,水库方可进行蓄水。入库流量大于46800立方米/秒,则按遭遇大洪水情况,实行保枢纽工程安全的调度方式。即入库流量小于枢纽泄流能力,按来量下泄,水库不蓄水;入库流量大于枢纽泄流能力,按枢纽泄流能力下泄,水库自然充蓄。
为满足下游用水需求,水库蓄水期间一般情况下应按8000-10000立方米/秒的流量下泄。
水库蓄水进度控制上,9月25日以前,水库蓄水位控制不超过144米。9月25日后根据未来5天洪水预报决定是否继续上蓄。当预报5天内洪峰流量小于46800立方米/秒,水库继续蓄水,但控制9月30日库水位不超过148米;当预报5天内洪峰流量大于46800立方米/秒,则水库暂停蓄水,实行保枢纽工程安全的调度方式。
水库蓄水的具体要求是:水库蓄水过程中,应严格控制下泄流量,避免变幅过大。
另外,长江防部还要求三峡总公司做好水库蓄水的保障措施。这些措施主要是,成立蓄水协调领导小组,负责处理一切与蓄水相关的事宜;加强气象水文预报;做好防御超标准洪水的准备,落实各项防汛预案,确保枢纽工程安全。
以人为本的科学决策
金兴平介绍说,通过科学分析计算和论证,三峡水库从9月20日开始蓄水,并制定相应的科学调度方式,既可在遇到可能发生的长江秋季大洪水时通过预泄洪水,保证枢纽安全和中下游的安全;与此同时,三峡水库蓄水期间按照8000-10000立方米/秒的流量下泄,尽管蓄水到156米所需的时间长一点,但此举可统筹兼顾下游用水、航运与发电等方方面面的利益。
金兴平说,三峡工程156米蓄水从10月1日提前至9月20日,在防洪风险可控的情况下,除了能多发5亿千瓦时的电之外,还有两个潜在好处。
一是可以提高蓄水至156米的保证率。在今年长江上游来水偏少的情况下,尤其如此。
二是提前开始蓄水,可以减小对下游流量的日调节幅度,减小对10月更小流量时的调节影响,对下游有益。(完)(新华社专稿) 2006年09月30日 (责任编辑:李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