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据统计,在贵阳市交通事故中,有4成以上是“马路杀手”惹的祸,而这些“杀手”几乎全部经过驾校的培训,这使得有关部门痛下决心——— “马路杀手”一词源于何处?记者在新近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上找不到答案。可是,现代社会不知道“马路杀手”这一词汇的人恐怕并不多。
交警对“马路杀手”有一个“民间”解释:指对交通法规一知半解,驾龄在2年以下,不掌握一般性驾驶技巧的交通肇事驾驶人。
人们不禁要问,他们(肇事驾驶人)不是从正规驾校出来的、有“本”的吗?回答是肯定的。驾校怎能“培养”杀手?其实,驾校之乱,早已不是什么秘密。
制造事故三成以上——“马路杀手”为祸道路
有经验的驾驶人,在路上看到路口突然“死火”、或是起步三点头、或是不打转弯灯,都知道驾车者是“菜鸟”。细心的市民会注意到,在贵阳市区行驶的不少车,后挡风玻璃上都写着“新手驾车,请多关照”类似的字样。
而无论是交通高峰还是平常时段,挂擦、追尾等“碰碰车”的故事都经常在上演着,一桩小事故往往“扯”很久,造成路段交通严重堵塞。
来自交警部门的数据显示:在贵阳市区发生的交通事故中,40%以上是新手驾车所致。在两高(高速、高等级)路段,新手驾车肇事的比例占事故数的3成以上。
交警分析了新手驾车的两大“弊病”,突然变道引起的碰擦事故。随意变更车道,很容易导致碰擦事故,而对于车技不佳的新手来说,更是存在极大风险。其危害是事故要占据一至两个车道,影响公路畅通,无异于一颗“炸弹”。
其次是在路上突然停车或减速,很容易使后车避让不及而追尾,尤其是高速路上,如果车速较快,还会造成人员死伤。而安全的行驶距离必须由驾驶员主观控制,对于新手来说,驾驶经验相对缺乏,安全隐患层出不穷。
百名学员4辆车,驾龄只有两三年也当教练——驾校这样培养“杀手”
张女士在一家公司上班,平时工作忙,因为工作和生活的需要,进了某驾校“周末班”,实际培训10天,“师傅”教理论的时间没有超过1小时,“实战”仅有12小时左右。虽然“混”到了“本本”,但张女士还是觉得“哽”,不敢开车,她问记者,这么短的时间能学得好驾驶?
家住永乐路的曹女士提起驾校更是一肚子气。她去年购买了自己喜欢的新车后,选择靠近市区的一家驾校学车,该驾校广告上说有数千平米的学车场。交了钱后,她满怀期望地赶到驾校后,却发现广告上所说的学车场地其实只是一个废弃的学校操场。更让曹女士气愤的是,驾校为近百名学员只提供4辆教练车。由于没有什么实践经验,虽然她有合法驾驶的权力,但直到现在,她的新车还只能摆在停车场里接灰。
对驾校的理论培训和实践,有关部门是有明确规定的。综合驾驶培训要求和驾校的成本核算,省物价局、省交通厅联合下文规定:小型车的理论学习时间不得少于30个小时、实际操作不得少于60个小时,收费最低不能少于2400元。而贵阳的驾校培训小车驾驶人的收费,大多在1500元左右。全省各地驾校也达不到标准。
既然可以收“高费”,驾校为何都不“按章收费”呢?
据了解,目前,全省有130余家驾驶培训学校,仅贵阳地区就有30余家。驾校如此之多,为在市场上分一杯羹,低价竞争是一种最原始而又最有效的方式。
一驾校工作人员私下向记者透露驾校生存“法则”:由于学员即使按规定缴纳学费,驾校也赚不了多少钱,而驾校林立,如果不压价,又收不了学员,因此驾校为了保证利润,就不得不降低成本操作,减少培训课时、缩短驾车里程,不择手段让学员“考”取驾驶证就成为它们降低成本的主要方式。
在驾校,“师傅”教的是为应付考试而苦练的“技巧”,驾校成为应试教育的典型,驾校最关心的就是“通过率”。驾校和教练员几乎把时间都用在了应付考试上。
在采访中,贵阳一驾校负责人向记者道出惊人秘密:不仅练习车少,一些拿到驾照两三年的人也摇身一变成了驾校的教练。这样的教练员,他们讲课内容零散,许多重点的问题都被遗漏,学员往往一知半解。
阻截“马路杀手”——运管交警“约法三章”治驾校
为了遏制大量“马路杀手”上路,国家有关部门已经要求各地的车管部门集中清理整顿,查处考试不严和滥发驾照等行为。我省运管和交警部门也采取相应的严厉措施。
据省运管局副局长桂进军介绍,省内私家车市场发展迅速,驾驶培训市场的火爆,导致了一些驾驶学校出于局部利益,盲目增招、扩招,使用不合格教练滥竽充数,导致“马路杀手”不断涌现,事故居高不下。为营造安全良好的交通环境,省运管局根据交通部、公安部等部门的要求,决定加强对全省驾校的规范管理。省运管局联合省交警总队“刚性”规定:严把驾培市场准入关,符合驾校开业条件的,除当地运管部门批准,还必须省运管局和交警总队核查通过,方可开张。获得资格后达不到条件的,也得停业。严禁非法转让、出租。
同时对驾驶人培训考试强化培训时间。小车86个学时、大车96个学时。严禁只收钱不培训,或者是降低标准,培训者要参加驾驶考试,必须要有运管部门签章认可的“培训记录”。
还有一项“铁规”:严禁异地培训,违者停业。
治理驾校乱象——向教练开刀
这次对驾校的整顿,管理部门找准一个突破口———教练。实行教练员资格考试制度,教练员考试不合格,不准上岗;上岗后,违反有关培训规定的,吊销资格,整顿驾校。
《三字经》中有言:“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省运管局整顿“师之惰”现象,马马虎虎的“师傅”、甚或是“南郭先生”都将被彻底清除出局。这一举措,内含深意。
10月11日上午,在省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全省机动车驾驶培训教练员第7期从业资格考试现场,来自毕节宏强驾校的一位教练员指着一位中年男子告诉记者,“我们邵校长6天内是第5次来贵阳,每一期考试,他都亲自驾车送教练过来。”
为什么如此重视这一考试?“我们不是为了来应付考试的。”
邵书瑜校长坦承,以往的教育中教练习惯性地指责、批评、打骂、抱怨学员,产生消极作用,导致学员心理紧张,甚至恐慌,练车更是错上加错,严重的甚至会影响到学员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通过此次全省驾校教练员轮训考试,让教练员们懂得要以尊重学生人格为前提,通过表扬、肯定学员的闪光点,激发学员内心的潜力、兴趣和动力,从而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邵书瑜说,驾校教练员应该彻底改变,给自己的职业重新定位,不仅要教好学员,还得要讲“师德”。要把教练员与学员之间提升到真正的师生关系。
铁二局驾校、省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金大驾校等较有影响的驾校对管理部门的“严规”表示赞同,他们的负责人认为,规范驾培市场对“守规矩”的驾校有好处,应该对驾校教练的资格进行审核,因为不合格的老师只能教出更不合格的学生;要延长新手的学车时间,从理论学习到上路有一个缓冲,把最起码的基础打扎实。
贵州文通驾校校长宋宏伟有一个观点,“优秀的教练就是一个活广告。”宋校长介绍,从上世纪90年代末起,学车人数猛增,卖方市场特征显现,教练员缺乏服务意识,对待学员态度恶劣。而近年来学车人数开始下滑,又变成买方市场,驾校必然要提高培训和服务质量,才能在生源大战中谋取一席之地。 | |
|



|
|
|
|


今日运程如何?财运、事业运、桃花运,给你详细道来!!! |
 |
|
|
|


|
|
 |
 |
月亮之上 |
 |
 |
 |
|
 |
秋天不回来 |
 |
 |
 |
|
 |
求佛 |
 |
 |
 |
|
 |
千里之外 |
 |
 |
 |
|
 |
香水有毒 |
 |
 |
 |
|
 |
吉祥三宝 |
 |
 |
 |
|
 |
天竺少女 |
 |
 |
 |
|
 |
|

|
|
|



 |
|
 |
 |
一个人哭 |
 |
|
 |
退后 |
 |
|
 |
断了的弦 |
 |
|
 |
还是朋友 |
 |
|
 |
水晶蜻蜓 |
 |
|
 |
唱给你的歌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