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吉利、奇瑞、华晨、长城等自主品牌轿车出口量猛增,占全部轿车出口量的近六成。其中奇瑞与吉利在轿车出口拔得头筹。而在出口量增加的同时,奇瑞提出了将明年的出口目标提高到10万辆的计划,奇瑞董事长尹同耀表示,希望奇瑞汽车2006年的出口占25%,然后逐步实现出口占总销量50%的目标。 而华晨的“掌门人”祁玉民也提出了“十一五”期间海外发展的“三级跳”战略,有望明年在俄罗斯实现13000辆出口销售,力争在2010年实现整车出口6万辆的目标。可见,出口是自主品牌轿车战略发展的重要方向。
业内人士认为,随着国家对汽车出口企业在政策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加大,近几年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出口的增幅会越来越大,这有利于迅速提升自主品牌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但是,业内人士同时表示,要实现自主品牌汽车的出口目标,必须正视前行道路上的诸多难关,不仅要在理念、资金、技术研发、制造工艺等方面有所突破,而且也要经得起海外市场的考验。
走出去错位经营是趋势
中国汽车走出去是必然趋势,2010年中国汽车产量将达到1000万辆,产能过剩将不可避免。而对于一些处于中小地位的民族品牌来说,产能过剩感觉可能更深。目前,国内最大的几家汽车集团占了全国汽车总销量的三分之二强,留给其他有规模的一百多家汽车企业的只有约三成市场空间,这对于众多汽车企业来说无疑是不够的。而国内的合资企业由于受到外方的制约,是无出口之路可走的。因此自主品牌正是看准时机,“走出去”在全球寻找广阔的发展空间,寻找市场与利润的平衡点。
当然,自主品牌出口有一个很重要的理由是利用经济落差赚钱。目前,自主品牌出口的主攻方向是非洲、中东以及东南亚等进入门槛较低的国家和地区。随着出口规模加大,自主品牌的出口目的地也开始升级,并转向准入门槛较高的发达国家市场。中南美、中亚、俄罗斯及东欧等国家和地区已经进入了中国自主品牌厂家的视野,进军北美市场的步伐也在加大。有专家认为在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时,在跟我国有经济落差的市场上推销中国概念车还是很有机会的。用这一途径扩展市场规模,而且增强市场能力,才可以回攻相对高端的国际市场。
破技术瓶颈展示实力
中国车企进军海外是件好事,意味着中国车企实力有了不小的提升。但不少人担心,在核心技术长期匮乏的情况下,那些没有合资背景的本土企业,奇瑞、华晨等会经常遭遇到意想不到的困境。华晨委托海外公司设计的中华,曾被称为“有产权无知识”,吉利被讥笑为“模仿秀”,而奇瑞则数次遭到知识产权的质疑。
但在今年,长期制约自主品牌轿车发展的最大瓶颈——整车的核心技术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在整车动力方面,奇瑞的ACTEC系列发动机、华晨的1.8t发动机、吉利的CVVT发动机、长城的高压共轨柴油机相继问世并量产,这使得自主品牌造车不再受制于人,全面进入“中国芯”时代,具备了与合资及进口品牌同台竞争的实力;在轿车平台领域,奇瑞、长安、吉利、哈飞等企业正在实现突破,不仅使自身的产品系列化,而且为后续产品的连续推出打下牢固基础;在标志着造车技术水平的自动变速器方面,奇瑞的两款自主产品已设计完成,即将投入使用,而吉利的自主产品已经应用于其量产车。
据悉,目前,奇瑞ACTECO已出口美国市场7000多台,这昭示着中国自主研发发动机品牌规模化出口时代已经到来,为自主企业的发展又打开了一扇新的窗口,有力地向世界证明了拥有“中国芯”的民族自主品牌的强大实力。
国际合作铺平海外通道
中国的汽车品牌进入海外市场、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只是近几年的事,而且出口的产品也以非高端车型为主。但有关人士分析,国内汽车企业已经把出口提到战略高度,中国汽车品牌扬名全球市场只是时间问题。
奇瑞、华晨等中国汽车公司开始向国外出口汽车后,已经加大了对海外市场的开拓力度,据悉,到2007年,奇瑞将在全球建立至少12家组装工厂。目前奇瑞正在积极推动海外CKD工厂的建设,除了已经建成的伊朗、俄罗斯等组装工厂外,奇瑞正寻求在埃及、罗马尼亚、土耳其、印尼以及意大利等地建设新的组装工厂。而近期与戴-克的合作无疑是奇瑞打开美国市场的敲门砖。
今年5月,华晨埃及CKD项目尊驰正式下线,并通过与埃及合作伙伴BAG集团的合作,还将把尊驰、骏捷辐射到中东、北非等23个贸易协约国。前不久,尊驰轿车和金杯海狮系列产品又顺利通过了乌克兰国家汽车产品认证,为公司产品在乌克兰销售铺平了道路。
有专家认为,中国的汽车产品能够出口辐射到国际市场,说明中国汽车工业通过20多年的合资合作,在产品制造水平、管理水平等方面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特别是在低价位的汽车市场上已显露出一定优势。种种迹象表明,中国自主品牌轿车正在迎来真正意义上的上升期,竞争力即将跃上一个新台阶,成为汽车这个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中的生力军。
自主创新打开贸易缺口
2005年中国汽车和零部件出口仅占世界汽车产品贸易的1.1%,占中国汽车工业产值的7.3%,与世界主要汽车生产大国日本、德国和韩国40%以上的比例相比,即便出口到发达国家,我国自主品牌还有一定的差距,另一方面,也说明中国汽车出口潜力很大。
业内人士指出,中国自主品牌出口尽管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从大的方面看还停留在低端市场、低档车型、低端价格。在进军海外市场的进程中,自主品牌的这“三低”是一个必然的过程。
由于在海外市场大多数企业长期停留在重销售轻服务的现象,特别是一些小企业和刚刚进入国际市场的品牌,为了实现出口数量存在很多“一锤子买卖”。
另外,在进军海外市场过程中必须面临认证壁垒、技术壁垒,产品设计开发和安全、排放、质量等方面要与国际接轨,同时,必须通过该国的汽车检测机构的认证,这是中国汽车出口必须过的坎儿,尤其认证是一项很复杂的工作。
据长城汽车的负责人介绍,目前在参与国际竞争中,还存在国际复合型人才欠缺,尤其是小语种的人才及海外技术服务人员缺口很大,对出口造成很大影响。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张小虞曾说过,品牌只是企业竞争的一种标识,不能全部地涵盖企业的技术、竞争能力。自主创新技术只是一个方面,还应该有体制创新、管理创新、人才创新等等。
因此,有专家提出,从当前自主品牌轿车企业的发展势头来看,注重研发力量的培养和建设为自主品牌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只有继续坚持自主创新,才能真正提升我国自主品牌的国际化竞争力。随着国家对汽车出口企业在政策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加大,自主品牌轿车的总体实力最终会由低端出口实现整体突破,占据国际汽车舞台的一席之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