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高层对非洲的频繁出访和中非关系的日益密切,逐渐引起法国学术界的密切关注,法国主要的国际关系研究机构纷纷成立中非关系研究课题。
不幸的是,某些学者带着“中国威胁论”的惯性思维去看待中非关系的发展,大肆渲染“中法非洲冲突论”,称中国在非洲的政治和经济活动将危及非洲传统“宗主国”法国的利益。 随着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的临近,这种论调日益强烈,并开始对法国媒体和官方产生一定的影响。
“中法非洲冲突论”为何会在法国出现?中法两国在非洲究竟是否存在利益冲突?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近日采访了法国的非洲问题专家贝尔纳尔·卢甘。
“中法非洲冲突论”纯属炒作
卢甘是法国著名的非洲问题专家,他常年在隶属法国国防部的军事学院主持非洲问题研讨班。当记者提到“中法非洲冲突论”时,他带着一脸不屑的表情说,这完全是由法国某些思维狭隘的学者一手炒作的,其目的无非是以此来哗众取宠。
卢甘告诉记者,在宣扬“中法非洲冲突论”的法国学者中,绝大多数是法国的中国问题专家,而不是非洲问题专家。这些中国问题专家对非洲缺乏根本的了解,有些甚至连非洲国家的地理位置都说不清楚。他们看到中国开始走进非洲,而非洲在传统上是法国的“势力范围”,因此就简单地推断,中国在非洲的活动必将损害法国的利益。
卢甘称,与法国官方不同,法国汉学界中反华论调占了上风。近年来,在中国国际影响力迅速增长的同时,法国的国际地位有所下降。这两件本不相干的事情,却容易被这些反华的法国学者利用,以中国与非洲关系的发展来解释法国在非洲的衰落。
中法在非洲不存在利益冲突
卢甘认为,中法两国在非洲不存在利益冲突。他向记者详细解释了其中的原因:
首先,在法国的对外贸易总量中,与非洲国家的贸易额仅占不到5%的比重。法国每年给非洲国家的无偿援助,远远超过与这些国家的贸易额。中非经济关系的加强不会损害法国的经济利益。
其次,法国在非洲的石油投资集中在从科特迪瓦到安哥拉的西非沿海地区,而中国在非洲的石油投资则主要集中在苏丹。在矿产开采方面,法国从上世纪90年代起就开始将主要投资转向俄罗斯,近年来又开始尝试加大与澳大利亚的矿产合作。非洲大陆的矿产资源已不再被法国视为在非洲的利益诉求。因此,所谓中国与法国争夺非洲石油和矿产资源的论断根本不能成立。
第三,中国与非洲政治、经济关系加强的同时,也在不断加强与非洲的文化联系。以推广汉语语言文化为目的的“孔子学院”在非洲大陆的出现,被渲染成为对法语语言文化的威胁。而实际上,法国推广法语的目的是不希望英语成为世界上的单一语言,法国主导成立“法语国家组织”也是为了实现语言和文化的多元性。
中国为非洲国家提供“另一种选择”
在与记者谈到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时,卢甘表示,这次峰会印证了中国在非洲影响力不断增长的事实,也是中国日益增长的政治、经济影响力“全球化”的表现之一。中国把40多个非洲国家领导人召集在北京开会,向国际社会表明了中国加强与非洲大陆合作的魄力和决心。
对于中国近几年来在非洲影响力迅速增长的原因,卢甘认为,中国对非洲表现出的浓厚兴趣让非洲国家认识到,它们在冷战结束后除了与美欧国家合作之外,还有与中国合作的“另一种选择”。中国在与非洲国家的合作中,不像美欧国家那样将一些所谓的人权标准强加给这些国家,也不像某些国家打着“反恐”的旗号干涉这些国家的内政。中国的真诚态度让非洲国家更加偏向于与中国合作。
卢甘认为,虽然中法两国已经开始就非洲问题展开对话,但是双方目前的讨论内容多集中于非洲国家教育、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为了加强两国在非洲大陆的有效合作,避免误解和冲突,中法两国应该就非洲问题建立具有切实意义的“伙伴关系”,而这种“伙伴关系”完全可以成为推动中法“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发展的一个新的支柱。
本报巴黎10月30日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