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可可西里11月2日电 (记者刘诗平)对于研究了20年鼠兔的苏建平博士来说,可可西里无疑为其提供了广阔的科研田地,因为进入可可西里核心区后,不论是高山、平原还是河谷,随处可见的便是鼠兔洞和出入洞口的鼠兔。
10月28日10时,记者随中国科学院可可西里科考队队员、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苏建平一道,来到卓乃湖南岸追寻野生动物的踪迹。只见茫茫雪原上,到处是鼠兔洞和在洞口露出个头的鼠兔。来到鼠兔洞口细细察看,除了鼠兔的脚印外,一些洞口边还可见到狐狸和狼的脚印。
鼠兔,虽然属兔形目鼠兔科,但人们常常把它当作老鼠,即被一些人认为已成“鼠患”的老鼠——是青藏高原草场退化的“罪魁祸首”之一。
记者在青藏公路通过的可可西里地区、库赛湖5100多米的湖北冰峰山腰处,卓乃湖周边的一些河谷,均见到了这种动物及其四通八达的洞口。
苏建平说:“可可西里最常见的小型哺乳动物,就是鼠兔。它既是天上的苍鹰等猛禽的抓捕对象,也是地上熊、狼、狐狸等动物的主要食物来源,可见它是可可西里自然生态系统食物链的重要环节。如果缺少了鼠兔,将会有许多动物受到影响,生物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将受到破坏。”
苏建平认为,至于说鼠兔破坏草场、已形成鼠害,必除之而后快,则大可不必。我们应该对其区别对待。在一般牧区,的确应该控制。但在可可西里这样的“无人区”,它并不会形成什么危害,反而是一种重要的生态平衡力量。
回到营地后,苏建平与其博士生连新明在营地附近雪地里的鼠兔洞口,放了几只夹子。不到一刻钟再去看时,已经有两只母鼠兔“上当”被捕,并被当场解剖及取样。它们的体重约在半斤左右,体长100多毫米。
苏建平说:“这种鼠兔是拉达克鼠兔,我们在可可西里还发现过高原鼠兔。此外,这里应该还有其他种类的鼠兔。我们通过研究鼠兔,目的是了解青藏高原隆升后的环境变化及物种的适应及分化。”
(责任编辑:黄成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