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文章:聚焦中非关系发展
文/贺文萍
2006年被称为是中国外交的“非洲年”。从年初李肇星外长访问非洲六国、中国政府首次对非洲外交发表《中国对非洲政策文件》,到胡锦涛主席和温家宝总理上半年前后访问了非洲十国,几件大事引起国内外媒体对中国与非洲关系的强烈关注。
11月初的北京迎来了首次中非领导人峰会暨第三次中非合作论坛会议。这次峰会将不仅成为中非关系,同时也是中国外交史上的一件盛事,具有里程碑式的重大意义。
中非关系发展经历三个阶段
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中非关系大致走过了3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从20世纪50年代初到70年代末,是中国和非洲国家关系建立和发展的时期。在这一时期,中非关系主要体现在反帝反殖、争取民族解放和巩固国家独立斗争中的相互支持。突出的两件大事是周恩来总理访非和坦赞铁路的修建。1963年12月至1965年6月期间,周恩来总理先后3次对非洲11个国家进行了正式访问,从政治上和经济上确定了中国同非洲国家关系的基本准则。在此指导下,中国和非洲国家建立起了一种国际关系史上前所未有的平等和相互支持的新型关系。
坦赞铁路从1970年10月动工,到1976年7月竣工,历时5年零8个月,耗资4.55亿美元。有百余名中国人为此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坦赞铁路本身已成为中国对非外交史中的一座丰碑。
同样,非洲国家和人民对中国维护国家主权和统一的正义事业也给予深切同情和积极支援,特别是为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上,广大新独立的非洲国家在联大会议上数次提出恢复中国合法权利的提案,并最终在1971年10月的第二十六届联大会议上以78票赞成(其中非洲国家为26票)的压倒多数获得通过。毛泽东主席因而形象地称之为,“是非洲黑人兄弟把我们抬进去(联合国)的。”
20世纪80年代的十年是中非关系发展的第二阶段。在继续加强中非友好政治关系的同时,开始将重点转向经贸关系,强调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开展多种经济技术合作。1983年初中国提出了同非洲国家开展经济合作的4项原则,即“平等互利、讲究实效、形式多样、共同发展”。
进入90年代以来,随着冷战结束以及非洲形势的变化,中国再次适时调整了对非政策,中非关系进入了全面合作的第三阶段。江泽民主席1996年访问非洲提出发展中非关系的五点建议,强调“真诚友好、平等相待、互利互惠、加强磋商、面向未来”。除继续加强中非经贸合作的力度外,中国重视从政治、文化和教育等方面多渠道、多层面地全方位发展中非关系。2000年“中非合作论坛”的成立为加强双边交流、沟通和合作建立了机制化的战略平台。今年4月胡锦涛主席访非时提出的建立“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的5点建议,既是对当前中非关系的一个准确定位,同时也为未来中非关系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中国对非洲政策文件》确立的中国对非政策的总体原则和目标是:真诚友好,平等相待;相互支持,密切配合;相互学习,共谋发展。
新型战略伙伴关系
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主要包括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安全以及国际事务中的合作等五个方面的内涵。
从政治上看,中非双方是平等互信,相互信赖和相互支持的战略伙伴。中国尊重非洲国家自主选择发展道路,支持非洲国家联合自强,推动并积极参与国际社会促进非洲和平与发展的行动。非洲国家则支持一个中国原则,反对西方借“人权”之名干涉中国内政。自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政府和人民不仅从道义和物质上大力支持非洲民族解放运动和反帝、反殖、反种族主义的斗争,而且近年来积极参加联合国在非洲的维和行动,共派出3000多名维和人员参加了12项维和行动,现仍有850多名官兵活跃在非洲8个维和区。在联合国改革问题上,中国支持优先增加发展中国家特别是非洲国家在安理会的代表性。目前,中国已与48个非洲国家建立了正式外交关系。
而非洲国家不仅为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帮助中国自1990年起先后11次在联合国人权委员会上挫败西方反华提案、13次在联合国大会上挫败台湾“重返联合国”图谋,中国成功申办2008年奥运会和2010年世界博览会,都无一不得到非洲国家的鼎力支持。
从经济上看,中非双方是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非洲有53个国家和8.5亿人口,自然和人力资源丰富,市场广阔,发展潜力巨大。但因长期的殖民掠夺和局部冲突动荡,经济仍比较落后,缺乏发展资金、技术和经验。中国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经济规模和实力有了显著增长,但也面临着资源短缺、国内市场竞争加剧等新的问题。因此,中国政府在继续向非洲国家提供并逐步增加力所能及和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的援助的同时(迄今,中国向非洲提供的各方面援助有444亿元人民币,已帮助非洲国家援建了包括纺织厂、水电站、体育场、医院、学校等在内的共800多个项目),鼓励和支持中国企业到非洲投资兴业,在贸易、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矿业资源开发、旅游业等各个领域和行业开展多种形式的互利合作。
目前,中非间贸易发展较快,双边贸易额已从上世纪50年代初的1211万美元,发展到了2005年的将近400亿美元。特别是近年来,中国加强了从非洲国家的进口,与非洲贸易出现并保持了逆差,使非洲国家获得了大量外汇收入。为进一步便利非洲商品进入中国市场,从2005年1月1日起,中国还对29个最不发达非洲国家的190个税目的输华商品实行免关税政策,使去年相关非洲国家受惠商品的对华出口额增长1倍以上。在2005年中非双边约400亿美元的贸易额中,非洲顺差24亿美元。另外,为推动非洲债务问题的解决,近年来,中国还减免了非洲31个重债穷国的债务156笔,共计109亿元人民币。
同时,中国企业到非洲投资的步伐近年来也大大加快。中国在非洲直接投资已累计12亿美元,在非洲兴办各类企业800多家。仅去年1月至10月,中国企业在非洲各国的实际投资额就达1.75亿美元,占多年来累计对非投资总额的1/10,投资项目涉及贸易、生产加工、资源开发、交通运输、农业及农产品综合开发等多个领域。增加了投资所在国的就业和税收,给非洲国家带去了适用技术,培养了大批非洲人才,提高了非洲国家的生产能力。
从文化交流上看,中非双方应当成为共同推动人类文明繁荣与进步的平等伙伴。中国和非洲都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有着璀璨的文明和文化遗产。而且从文化源头看,非洲文化和传统价值观在本质上也十分接近中国等东方文化,如注重集体主义、强调个人服从集体、等级观念强等等。因此,中非之间更应大力加强文化交流,同时推动世界不同文明相互包容、平等相待、取长补短,携手共建和谐世界。事实上,文化交流不仅仅指互派留学生、教师和文艺演出团体、办艺术展览等,救死扶伤的医疗队和目前红红火火开展的非洲人力资源培训、发展经验的互相借鉴等都是文化交流的一部分。到2005年底,中国与非洲各国共签订了65个文化协定,已执行文化交流计划151个。
在安全领域,中非应加强交流和磋商,推动国际社会树立集体安全意识,树立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营造有利于共同发展的国际环境。中国须加强同非洲国家在防治重大传染性疾病、禽流感、跨国犯罪等非传统安全领域的磋商和合作,共同应对全球化挑战。中国还将加大投入,积极参与联合国主导的非洲维和行动,为非洲内部冲突和争端的解决发挥促和等建设性作用。
最后,在国际事务中,因非洲是国际事务中的重要力量,中非在重大国际问题上有着广泛的共同立场和良好的合作传统,在国际事务中加强协调和配合符合双方的共同利益。中非应在推进多边主义、国际关系民主化以及联合国改革中加强协调和配合,为建设一个和平、和谐的世界共同努力。
互利共赢的能源合作
需要指出的是,中非关系的快速发展,特别是能源方面的合作近一段时期以来也引来不少西方媒体的“特别关注”。它们不断鼓噪有关中国“攫取”非洲石油资源、在非洲搞所谓“经济新殖民主义”的论调。甚至每逢中国国家领导人出访非洲,不管这些非洲出访对象国有无资源,这些西方媒体往往一律把这些旨在加强中非友好互利合作的出访贴上“能源之旅”或“石油之旅”的标签。
的确,作为一个人口众多和资源相对贫乏的发展中大国,中国确实需要进口石油来满足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自1993年中国成为纯石油进口国以来,中国加快了能源来源多元化的步伐,和包括非洲国家在内的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建立了互利共赢的能源合作关系。对此,我们从来不遮遮掩掩,也根本无需遮遮掩掩。
事实上,和早年西方殖民者依靠刀与火的血腥野蛮掠夺来攫取非洲资源的做法根本不同,新时期的中非能源合作不针对任何第三方,完全是建立在中非相互需要、合作共赢的基础之上的。以今年4月胡锦涛主席出访尼日利亚期间与尼达成的石油开采协议为例,尼方向中石油集团提供的4个区块的油田开采许可证,两处位于富产石油的尼日尔河三角洲,另两处则位于自然条件相对恶劣、尚未开发的乍得湖区域。在这些区块开采石油,不仅对欧美石油跨国公司在尼的石油利益不构成任何威胁,而且能通过资金和技术的输入,帮助尼日利亚勘探和开采未知的石油处女地,实现投资来源的多样化。不仅如此,中国还承诺投资40亿美元用于尼日利亚的相关基础设施建设,提供500万美元用于购买抗疟疾药物、帮助培训尼日利亚人控制疟疾和禽流感并在技术上进行合作。
目前,几乎所有尼日利亚石油生产都被西方五大跨国公司控制。尼国际事务研究所高级研究员西里尔奥毕在胡锦涛主席访尼前夕接受记者专访时曾说,西方国家除了在有战略意义的石油领域投资外,对尼日利亚的制造业没有兴趣。更令人气愤的是,西方石油公司在开采石油过程中,不采取有效环境保护措施,致使采油区遭受严重污染,破坏了生态平衡,恶化了当地人民的生活居住条件。
而中国公司还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电力、通讯等领域与尼展开全面合作。中国企业在尼办厂,教给当地人技术,生产当地市场需要的产品。2006年初,尼政府和中国广东新光国际集团签署了一项总值达20亿美元的改善尼铁路系统的协议。2005年,尼日利亚向中国的非石油产品出口为尼创汇5亿多美元。
再看西方舆论热炒的中国与苏丹的能源合作。中国公司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参与苏丹的能源开发。截至2003年底,中国石油公司在苏丹共投入27亿美元,修建了1506公里的输油管道,建成了一家250万吨/年原油加工厂和若干个加油站,不仅使苏丹从一个石油进口国变成了石油出口国,而且拥有了一个集勘探、生产、炼制、运输、销售于一体的完整的石油工业体系。中国还投资了两千多万美元帮助苏丹建设学校、医院等生活配套设施。反观非洲石油大国尼日利亚,壳牌公司在尼已搞了50多年的石油开采,可尼日利亚至今还是出口原油,进口汽油,没有自己的石油生产和加工体系,实际上至今仍然是个初级资源输出国。
事实胜于雄辩。中非互利双赢的能源合作不仅能使非洲国家获得能源开发急需的资金和技术,更重要的是,它使非洲国家能够真正成为自己资源的主人,在开发自有资源的过程中有了更多自主选择的权利。□(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非洲室主任、研究员) (责任编辑:王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