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批援非志愿者年底出发 首批走进非洲的复旦大学博士研究生冯艾告诉记者———
除了中文还教针灸和京剧
随着第二批50名来自全国各地的援非志愿者上月从北京出发,前往具有“非洲屋脊”之称的埃塞俄比亚开展服务,今年年底第三批援非志愿者也将踏上征程。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非合作论坛上提出了3年内向非洲派出300名青年志愿者的措施,以后每年援非的志愿者人数都会扩大。”共青团中央青年志愿者工作部的相关人员昨天这样告诉记者。
作为去年首批走进非洲的志愿者,昨天,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冯艾接受了记者的专访。本报记者 李硕君
床上到处都是虫子
“坐上当地的小巴,你会惊觉浑身突然间多了很多包,脸上也潮乎乎的,一摸原来是虫子;因为当地疟疾及艾滋病患者比较多,所以对被虫咬或身体任何部位出现流血的情况都会特别小心。”冯艾告诉记者,在埃塞俄比亚的日子里,健康和安全是大家最关注的问题,生活上的艰苦倒不会太在意,因为周围的人都处于同样的生活状态。
有了两次在西部支教的经历,在非洲遇到任何困难,冯艾都觉得可以很快适应。“因为你会发现这些地方有太多的相通之处,如纯朴、热情和友好。”冯艾笑着告诉记者,不仅在公交车上,宿舍里的床上也到处是虫子,刚开始吓得不敢睡觉,朋友教她把膏药剪成小块放在床底下或枕头底下,结果一点效果也没有。习惯了之后,冯艾就无所谓了。
刚到埃塞俄比亚时,真正让她紧张的是艾滋病和疟疾。因为蚊虫叮咬会传播疟疾,一旦到疟疾高发区,回来后就要被观察20天,发烧后第一件事就是去验血;还要随身携带创可贴,身上哪个部位破了,赶紧贴上一张。
在当地大学首开中文课
“我有两个鲜明的印象,一是埃塞人的民族自豪感特别强,埃塞在非洲的政治地位很高,非洲统一组织总部就设在埃塞首都亚的斯亚贝巴,他们在历史上没有沦为殖民地;二是埃塞人对中国人特别友好,媒体每天都有关于中国的报道,因此,不少埃塞人都希望了解中国、学习中文。”
冯艾服务的单位亚的斯亚贝巴大学是埃塞最好的大学,以前外语系没有中文课,冯艾的到来让外语系首开了中文课。报名通知贴出不到一周,就有200多人报名,除了学生、教师,还有门卫和清洁工。冯艾与另一位志愿者开设了本科生班、研究生班和教师班。
由于各种原因,大学直到12月中旬才开学,而再过一个月他们就要回国了,所有的师生都希望冯艾留下。经过认真思考,冯艾向团中央和商务部提出将服务期从半年延长至一年的申请。就这样,她一个人在埃塞俄比亚多干了半年。在这段日子里,她不仅教当地人中文,还让他们了解中国的文化,比如针灸、京剧、包饺子等。
为了充分了解当地人的生活,冯艾每天提早15分钟乘巴士,再走10分钟换乘另一辆,从宿舍到学校要花费40多分钟。在与小贩的讨价还价中,冯艾成了“亚的斯亚贝巴通”,她学会了日常交流的阿姆哈拉语,熟悉了附近街道。
我教过的大使简直就是个“联合国”
“第一次见大使,除了带中文教材,我特意别上印有‘中国青年志愿者’的胸章。”
今年1月,经常往返于中埃两国的中非合作论坛的特使、埃塞俄比亚议会国防安全与外交事务委员会委员海尔基洛斯·格塞塞先生接到了任命,再过两个多月,他就要成为埃塞俄比亚驻华使馆的特命全权大使,28岁的冯艾成了他理所当然的中文老师。
“1月13日下午5点,我准时来到大使的办公室。一推门,发现除了大使,大使的两个宝贝也一起来了。一阵寒暄后,我们开始上课。我从汉语拼音和声调教起。‘aoe’,我念一个音,大使非常认真地重复一遍,很谦虚地问:‘我可以在书上用阿姆哈拉语注音吗?’‘当然可以。’我笑着说。
“于是,我每念一个音,大使就用阿姆哈拉语重新注释,然后再念给我听,如果不准确,就重新来。有时一个拼音我会在他耳边念上七八遍。我教了‘你好’、‘你好吗?’、‘我很好’、‘谢谢’和‘再见’。”
随着到中国日子的临近,冯艾为格塞塞先生教授的中文课变成了中国文化课,讨论的话题也涉及到了宗教、历史、社会、经济等方面。格塞塞先生经常问冯艾“中国人了解埃塞吗?”“在中国人眼中埃塞什么样?”“如何改变中国人对非洲、对埃塞旧有的观念和印象?”等问题。
“你可以到大学搞活动,做演讲,举办埃塞文化展览,比如图片展,直观、简单、成本低,还可以在各个高校之间巡回。”听了冯艾的建议后,格塞塞先生很高兴,不停地说:“You are right!Very good!”
冯艾告诉记者,在埃塞俄比亚,除了在大学教中文外,她还肩负着为当地公司培训中文及为各国大使馆大使及家属培训中文的任务,包括韩国、土耳其、意大利、朝鲜、瑞典、丹麦、印度和美国等各国的大使及家属。“我所教过的各国大使,简直就是一个‘联合国’。”冯艾开玩笑地说。
中国政府鼓励青年志愿者赴非服务
今年1月,中国政府发表了《中国对非洲的政策文件》,明确提到要鼓励并引导志愿者赴非洲国家服务。
今年4月27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访问非洲时,在尼日利亚的国民议会发表了重要演讲,其中提到“要鼓励中国青年志愿者赴非洲参与建设事业”。
今年6月22日,温家宝总理在南非举行的首届中国南非商务合作论坛的开幕式上发表演讲时,也指出“支持中国青年志愿者来非洲工作”。
2005年8月,12名中国青年志愿者首次走进非洲,赴埃塞俄比亚开展服务。“第一批志愿者在埃塞俄比亚的服务非常有效,正是基于此才有了第二批志愿者。”埃塞俄比亚驻华大使海尔基洛斯这样表示。
今年9月,团中央志愿者工作部启动了2006年中国援外青年志愿者招募工作。在全国5000多人的报名队伍中,50名社会各界、不同专业背景的青年通过了严格选拔,组成迄今为止我国派出的规模最大的援外青年志愿者服务团。
美国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访问学者乔舒亚·库兰奇克在《华盛顿邮报》上发表文章指出,中国正悄悄地调整对外政策方向,成为“软实力”的新的拥护者。她说,中国甚至创建了具有本国特色的和平队,即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与美国的和平队一样,它向发展中国家派遣青年工作者,如缅甸、埃塞俄比亚和老挝,从事长期社会援助项目工作,并在这个过程中改善中国的全球形象。 (责任编辑:魏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