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晓村同志是我国著名的爱国民主人士、政治活动家和农村经济学家,中国民主建国会卓越的领导人,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战友。回忆他追求真理、与中国共产党团结合作的光辉一生,缅怀他为国家、为人民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崇高品质,对激励我们在新世纪新阶段,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前进,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巩固和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力量,具有重要意义。
孙晓村同志是一位杰出的爱国主义者,是从旧社会走进新中国的革命知识分子。早在青少年时期,目睹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种种黑暗与腐败,他就萌发了对旧制度的不满和反帝、爱国的思想。1925年“五卅”惨案发生,在上海震旦大学读书的孙晓村和进步同学一道,积极投身反帝爱国的抗议活动。后到北京就读于北京中法大学,他接受了孙中山先生的革命思想,经常参加北京学生的革命活动。1927年,国民党右派势力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孙晓村与共产党取得联系,积极投身于人民革命事业,表明自己的革命信念。“九一八”事变以后,在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他与沈钧儒等筹建并领导南京各界救国会,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他虽遭国民党政府逮捕,却始终表现出革命者的崇高气节,出狱后仍以职业为掩护,继续从事革命工作。抗战胜利后,他在国民党民主派和国民党上层人士中,积极开展工作,进行反内战、反独裁,争取和平和民主的斗争;积极联系工商界进步人士,宣传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张和政策。孙晓村同志早年有感于中国农民的深重苦难和中国农村及农业的极端落后,即开始重视农村调查,研究土地关系及农村经济问题。从1933年开始,他积极参与中国农村经济研究会的发起和筹备,出版《中国农村》月刊,深刻揭露地主阶级的剥削,提出中国农村的复兴,根本出路在于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宣传了中国共产党的土地革命政策。解放战争时期,他继续发表关于中国农村问题的文章,明确提出只有建立乡村的民主政权才能实行土地改革,适时地配合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全中国的革命进程。
孙晓村同志始终同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是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战友和忠诚朋友。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不同历史阶段,他对中国共产党的主张和党的事业真诚拥护、始终不渝。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他不顾国民党顽固派制造的白色恐怖,毅然接受中共党组织的领导,进行地下革命活动,积极宣传无产阶级文艺思想和科学社会主义学说,并通过自己的社会关系,帮助营救被捕的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抗战开始后,他积极响应中国共产党《八一宣言》的号召,衷心拥护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为促成团结抗战,作了大量工作。1948年,孙晓村担任了中国民主革命同盟(又称“小民革”)国内工作委员会主席,协助部分同志转移,营救被捕同志,并帮助中共地下党建立掩护活动的商业机构。1949年,孙晓村作为中国人民救国会的代表出席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新中国成立以后,他历任上海市工商联筹备委员会秘书长,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委员、中央财经计划局副局长,全国工商联常委,北京农业大学校长等职务,在工作中积极宣传和贯彻党的经济建设的方针政策,推动工商界人士学习社会主义理论,接受社会主义改造,带头实行公私合营,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在十年动乱中,孙晓村同志受到迫害,但始终没有动摇对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进入新的历史时期以来,他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实际行动贯彻中国共产党的基本路线,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孙晓村同志是中国民主建国会的卓越领导人之一,是统一战线各界人士的楷模。他长期担负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央的领导工作,坚定不移地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不移地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积极履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职能。他与民建中央其他领导人曾就发展我国私营经济问题,两次提出建议,引起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他善于把党的方针政策同民主党派工作的实际紧密结合,与民建中央其他领导人一起提出“坚定不移跟党走,尽心竭力为四化”等行动纲领和口号,并认真贯彻执行。为推动中国民主建国会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他倾注了半生心血。孙晓村同志晚年担任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央社会主义学院院长等职务,虽年事已高,却不辞辛苦,殚精竭虑。他长期主持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的工作,组织力量,搜集和整理了大量珍贵的文史资料,病重住院期间还指导编辑出版了《近代中国工商经济丛书》。他对中央社会主义学院的办学方向、方针原则、教学方法以及领导体制、教师培养等各方面都提出了许多重要的见解,为培养统一战线各方面人才尽心竭力。他始终兢兢业业,矢志不移,为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事业,贡献了毕生精力,作出了重要贡献。
孙晓村同志是一位品德高尚的人。他位高不自居,名重不自恃,克己奉公,平易近人,待同志宽厚谦和,真诚坦白。他注重实践,不尚空谈,为工作不惧繁巨,事必躬亲。孙晓村同志生前常以于谦的《石灰吟》教育后辈并激励自己:“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正是他优秀品质和高尚风范的真实写照。
孙晓村同志的一生是为国家、为民族不断追求真理、追求进步的一生。他从自己的奋斗中认识到,只有中国共产党才是人民利益最可信赖的代表者,只有社会主义才是实现中华民族繁荣富强的唯一正确道路。他衷心接受共产党的领导,同中国共产党密切合作,把自己的全部精力奉献给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
今天,我们纪念孙晓村同志,是为了追思先辈,激励后人。要学习他与中国共产党真诚合作、同舟共济、肝胆相照的坚定信念,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信念,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的光荣传统。要学习他谦虚谨慎、顾全大局、鞠躬尽瘁的高风亮节,淡泊名利,勤勉敬业,以事业为重、务实创新。要学习他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奉献终身的崇高精神,紧紧围绕发展第一要务,积极参政议政、建言献策,凝聚人心、汇聚力量,进一步发挥统一战线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优势和作用。
孙晓村同志的精神和风范,是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事业的宝贵财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继承和弘扬老一辈的光荣传统,就要更加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周围,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同心同德,与时俱进,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巩固和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为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为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