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施会简介
香港乐施会是一个建基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的独立的发展和救援机构,跨越种族、性别、宗教和政治的界限,与政府部门,社会各界及贫穷人群合作,一起努力解决贫穷问题,并让贫穷人群得到尊重和关怀。 “助人自助, 对抗贫穷”是香港乐施会的宗旨和目标。
乐施会于1976年在香港由一群志愿者成立,关注贫穷问题,后于1988年注册成为慈善机构。乐施会先后在全球超过60个国家推行扶贫发展及救灾工作,帮助贫穷人改善生活,自力更生。
在中国的工作
由1987年开始,乐施会便致力在中国大陆推行扶贫发展及防灾救灾工作,项目内容包括:社区组织发展、农村综合发展、增收活动、小型基本建设、卫生服务、教育、能力建设及政策倡议等。乐施会希望我们在内地的扶贫发展及防灾救灾工作,能为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贡献一份积极的力量。
由1991至2004年,乐施会在国内赈灾与扶贫发展工作资金总额投入超过人民币2.5亿元。在国内27个省市,均有扶贫、发展或赈灾项目。我们目前的重点工作地区是云南、贵州、广西、广东、甘肃、陕西和北京。多年来受益群体主要是边远山区的贫困农户、少数民族、妇女和儿童;农民工及艾滋病感染者等。工作成果获2001年国务院扶贫办发表的“中国的农村扶贫开发”白皮书肯定,并获《南风窗》杂志颁发公共利益2003年度榜“扶贫奖”。
灾害管理项目
工作目标
乐施会协助保障人的生命安全,为此实施有效的紧急救灾措施,如提供食物,水,临时居所和医药等,并帮助进行灾后重建。作为救援与发展机构,乐施会特别关注贫穷人群面对天然灾害或冲突威胁时的脆弱性,提倡以贫穷人群的需要为政策和制度的优先考虑,以从根本上消除受灾人群的抗灾脆弱性,提升他们对抗天灾人祸的能力。具体目标包括:
1.通过参与式的紧急求援与灾后重建,回应受灾弱势人群的迫切需求,减轻灾害对他们的影响;
2.针对主要的灾害类型,通过减灾、防灾、环境修复、生计提高等工作手段,降低灾害对社区的威胁,建立以社区为本的减灾、防灾示范点,为促进政府建立以社区为本的减、防灾体系提供成功案例;
3.在自然保护区周边及生态脆弱地区的贫困社区,通过环境友好的手段干预,改善贫困社区的生计,建立社区共管及生态扶贫示范点,为促进政府建立保护区共管机制和完善生态扶贫政策提供案例。
乐施会相信,扶贫发展与减低脆弱性的灾害管理工作,以及人们对生存环境的保护,是一脉相通,相辅相承的。
项目类型
乐施会回应灾害的项目类型主要有紧急救援、灾后重建、减灾防灾试验示范和灾害管理培训项目等。
1.紧急救援项目
针对社区的现实需求,及时快速地把救援物资(衣被、粮食、帐篷、药品等生活必需品)直接发放到社区受灾群众手中,以缓解灾民的燃眉之急,解决灾民基本生存问题。
2.灾后重建项目
针对社区较长远的发展需要,公开、公正、公平地开展重建项目(民房重建、农田垦复、学校重建、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化肥、种子和技术培,以工代赈方式,提供物资和部分代赈粮款,组织灾民恢复和改善生产,对生活设施(如民房等)及基础设施(如农田恢复、水利设施修复、乡村道路建设等)恢复重建。
3.减灾防灾项目
透过项目协助社区进行灾害形成原因分析,在减灾防灾協作者的支持下,寻找减灾防灾的办法和措施。并透过项目把社区日常活动与灾害相结合,建立较长期的社区灾害管理小组,推动社区灾害意识和防灾意识的提高。
在乐施会灾害管理项目的实施中,特别侧重推动社区群众的参与,通过成立社区监督管理小组,代表村民参与项目的监督管理。推动社区建立切合社区实际的管理办法,形成社区自己的管理制度,使项目发挥更长久的效益。同时在灾后重建和减灾防灾项目中,把灾害問題与环境保护、生计等相结合,推动社区环境和灾害管理意识的改善,为社区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责任编辑:王玲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