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市场的迅猛发展成就了北京车展,巨大的消费潜力和市场需求量,让北京车展很轻松地升级为国际A级车展。正如北京车展的英文名“AutoChina”一样,对于来北京参展的跨国公司而言,北京车展代表的是整个中国市场。 来这里参展,就意味着向全中国的消费者推销自己。尽管在13亿人中,很难测算出有多少人是未来汽车的消费主力,但绝对人口的巨大数字,还是让跨国公司们无法自持,他们信赖北京车展,就像他们信赖未来的中国市场一样。
在2002年中国汽车市场井喷之前,中国消费者能够买到的汽车产品很有限,不仅车型老,价格高,还没有选择权。曾几何时,被统称为“老三样”的桑塔纳、捷达和富康都要托熟人购买,落后于欧洲市场十多年的桑塔纳,一度还是身份地位的象征。只有少数人愿意花更大的代价去买进口车,但高昂的关税和各种附加费用让人无法承受。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跨国汽车巨头纷纷进入中国建立合资企业,这个看似没有汽车消费水平的国家,却几乎在一夜之间成为黄金宝地。仅2002年一年,新建中外合资企业就有20家,其中汽车整车企业7家,零部件合资企业8家,物流领域两家,汽车租赁企业1家,汽车出口基地1家,摩托车研发中心1家,总投资额达28.52亿美元,比2001年提高3.68倍。而2003~2004年间,合资步伐明显加快,新建合资企业分别为52家和35家,总投资额为48.75亿美元和38.99亿美元。到2004年年底,通用、福特、戴姆勒·克莱斯勒、丰田、大众、雷诺-日产六大集团,以及本田、宝马、标致雪铁龙3家独立的汽车公司,世界6+3的汽车业巨头全部以合资形式来到中国。
能够与跨国公司合资的企业屈指可数,多为国有大企业集团。此外,产业政策规定,外企在乘用车和商用车上的合资项目各不能多于两个,这也使有幸拿到合资合同的本土企业开始扬眉吐气。在2002年,引进一两款车型,几乎不需要付出多少广告费,就可以得到不菲的回报。这也促使一些企业开始挖空心思搞合资,跨国公司亦利用这一点巧妙周旋,与多个国内企业讨价还价,其中当然少不了话语权的争夺。跨国公司的合资名额很快就用光,而他们也学会了利用两个乘用车合资企业,牵制他们的中方合作伙伴。
接下来不可避免的,就是合资企业的内战。抢到热门车型的,自然是草草做一下本土化改造,就忙着生产、上市;一时拿不到好车型的,自然会对外方伙伴采取一些要挟战术,企盼下一次多分个三斗五斗;好车型没有了,自然会把老车型修补一番,摇身一变就是新车。随着外方品牌的深入人心,新车型可以红火一两年,小改款也可以吃老本,而合资成功绝对是一大功劳。
在2003年10月东京车展上,日产总裁卡洛斯·戈恩抛出这样一句话:“合资企业中方合作伙伴,除了提供低成本的劳动力和销售渠道外,对实际经营和管理的贡献几乎为零。”从外方对中方的轻蔑态度来看,中方在合资企业中几乎没有争取到权益,或者说,是他们主动放弃的。
在商业利益的争夺上,谁享有控制权,谁就能将汽车产业链中最具价值的研发、供应物流、销售、网络、延伸服务等业务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中,同时在设备采购、技术转让费、技术支持费、KD件价格等领域赚取更多的利益。而合资企业的中方高层似乎对这一点认识不清,他们只希望产品卖得好,并从中获得更多的利润。
与2002年相比,这两年新车接连上市,已经让消费者无所适从了,但2002年的“井喷”美景却再也无法实现。经过一段新婚蜜月期,在利润逐渐减少,汽车销售陷入困境之时,合资企业内部矛盾也开始萌发。在合资企业新车型的不断上市,市场选择余地大增,而消费者增长却有限的情况下,汽车市场的竞争也日趋激烈。当价格战成为中国市场主流运动的时候,合资企业的利润势必不断减少。而此时掌握话语权和控制权的跨国企业,自然不愿意放过利润转移的机会。在零部件供应、物流、技术输出以及进口设备方面,跨国公司在合资企业内部大赚其财。这显然不是中方当初合资时的初衷,此时,掌握话语权变得尤为重要。
近年来,国家对自主研发的支持力度越来越大,要求合资企业也要在自主品牌上多下功夫。合资企业的中方依靠外方产品坐享其成的想法已经变得不切实际了。前不久,国家计划整治汽车扩产项目,要求新增整车项目以及现有企业扩建产能,都必须满足自主品牌、自主开发的条件。当合资企业扩产必须为中国自主品牌服务时,对外资限制最大的就不是50∶50股比的合资底线了,不管合资企业被动接受也好,主动承担重任也罢,自主品牌必须有所作为。
与中国本土企业相比,多数合资企业打一出生起过的就是富贵生活,如今,惨烈的价格战让他们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对于外方而言,控制生产和销售渠道对他们没有任何好处,对中国市场的不了解,往往会让他们在关键的战役中落败;对于中方而言,此时靠一两款热门车型坐享其成已经不现实了,惟有提升自主研发能力,生产出符合中国消费者需求的车型,才能在惨烈的竞争中生存下去。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竞争日趋白热化,合资企业的中外双方必须都拿出诚意来,才可以在自主研发上有所突破。市场不留情面,一切美好的愿望在此时都要细细思量,曾经光芒四射的合资企业是否要走下神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