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汽车市场上,“6+3”汽车巨头都有自己的割据力量。经过前几年的合资热,外资在华“势力范围”已经基本划定。今年的北京车展,据说有来自20个国家和地区的1500余家中外企业,但事实上,绝大多数汽车企业都与“6+3”巨头脱不了干系,这当中自然包含国内的“3+9”汽车集团。 从车展的企业分布来看,一个跨国企业,携其在国内的至少一家合资企业参展,已经成为普遍现象。由跨国汽车巨头主导中国汽车市场的格局已经形成。
有人说,“6+3”巨头在华建立合资公司,以40%的外国资本,控制了50%以上的国内市场,拿走了70%以上的利润。中国汽车市场整体散乱的局面虽未得到改变,但基本势力范围已经十分清晰,而本土企业又好比军阀混战时割据一方的诸侯,各自寻求外来的支持,在国内市场争夺主动权。
在“6+3”巨头中,由于企业发展路线不同,各自进入中国市场的时间不同,其布局亦有差异。最早的德国大众将产品分配给一汽和上汽两大集团,随后一汽大众有了奥迪,上海大众又有了斯柯达。虽然产品分配仍不协调,但势力已有所均衡。此外,还有代表新兴力量的通用,与上汽签订君子协议,表面上不与第二家企业合资,却暗中帮助上汽促成了几段姻缘;全方位布局、思维缜密的丰田,通过一汽将天津汽车和四川汽车纳入囊中,利用空出的一个合资名额与广汽合资。由于各大跨国企业建立了不同的势力范围,其在中国市场上的表现也大相径庭。
多品牌战略是通用汽车在华业务增长的助推器。2006年,通用推出了君越、乐风等新车型,旗下六大品牌雪佛兰、别克、凯迪拉克、萨博、欧宝、五菱在“多品牌、全系列、差异化”的战略推动下,均得到了市场的热烈回应。今年1~10月,上海通用销量超过30万辆,市场占有率超过10%,年销量拔得头筹基本已成定局。同期,上汽通用五菱全线产品累计销量突破38万辆,同比增长率达到43%。用多个细分品牌占领细分市场,在各个品牌中再推出更细分的车型,这就是通用的谋略。
与通用有些类似的是日产,其在中国只有一家合资企业东风有限,但分为商用车和乘用车两个分支,两个生产基地分别在广州与武汉。在乘用车产品上,从高档车天籁到去年投产的颐达、骐达,以及今年的新车轩逸,都有上佳表现。同时,日产还鼓动东风股份收购郑州日产,将郑州日产分散的资源与东风有限整合集中起来,获得了对郑州日产的实际控制权。
在市场谋略上,丰田继承了日本企业深思熟虑的特点。在进入中国之前,丰田就开始布局中国零部件市场,为其降低国产后的成本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据了解,广州丰田的凯美瑞一上市,国产化率就已经达到了70%,这也是其最低定价低于20万元的一个重要支撑。从8月份开始,凯美瑞就进入了中国车市排行榜的前10位,在经济型车占据车市主导位置的今天,凯美瑞一上市就成为销量最高的中级车之一,确实不可小觑。从威驰到花冠,再到锐志和皇冠,丰田的产品线已经相当丰富,而每款车在很少使用降价策略的情况下都能有良好的表现,则不得不佩服其在各个细分市场的营销力。而长春、天津、成都和广州的四地布局,也凸显出丰田趋向于完美的产业布局能力。
与丰田大刀阔斧的激进布局相比,本田在中国的表现相对较稳。当初本田与广汽合资,投资只有几千万,产量只有1万辆,但由于采取滚动发展战略,使广州本田逐步成为国内实力最强的汽车合资企业之一,创造出了令人不可想象的雅阁“神话”。“以小搏大”是本田的投资特点,2003年,东风本田成立,本田利用东风下属的企业万通汽车为基础,只用了4400万美元的初期投资,就达成3万辆的生产规模。由CR-V开局,由思域作为主力队员,东风本田的两款车皆获得了不俗的成绩。
与上述跨国企业相比,福特在中国的布局是最为复杂的。福特进入中国较晚,2001年才和长安汽车集团成立合资公司,后推出了嘉年华和蒙迪欧两款车型。2005年初,南京第二工厂乘用车项目成为长安、福特、马自达三方在中国的首次合作项目;同年4月,三方又宣布在南京成立长安福特马自达发动机有限公司;此后,长安福特第三款产品福克斯投产。
步入2006年,福特的整合步伐明显加快。2月,马自达3正式在长安福特重庆工厂下线。3月,长安汽车也发布公告称,马自达入股长安福特已获商务部批准,福特将其持有的长安福特15%股权转让给马自达。而在产品分配上,马自达的历史遗留问题却有不少,在海南生产323、在一汽生产马自达6,马自达3的销售则由一汽统一负责。过于分散的布局使马自达的难题一直没有得到妥善解决。
此外,福特旗下的沃尔沃也在长安福特生产S40,与马自达不同的是,沃尔沃尚无意参股长安福特,而是采取先从长安福特购买产品,再与其他PAG成员共建销售公司进行销售的模式。由于福特的子公司较多,其在中国的布局显得颇为凌乱,从中也可以看出,迟到的福特胃口并不小。
从中国汽车产业的整体布局来看,“6+3”巨头已经基本将全部市场瓜分,北京车展也被打上了全球化的烙印。身在中国市场,世界汽车业的布局可以尽收眼底,不知道这是幸运还是遗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