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大学李喜所:“中华文化圈”的时空解读
作者:李喜所
所谓“文化圈”,是指某一大的地区以某种特定民族的文化为母体文化,不断创新发展、衍生。也就是说,这一地区各国的文化虽然各具民族特色,但最初的文化源是相同的。 人们习惯上讲的西方基督教文化圈、中东伊斯兰教文化圈以及印度文化圈等,就是这个意思。中华文化圈的形成大体在隋唐时期,包括日本列岛、朝鲜半岛和东南亚广大地区,是东方文化中最大的一个文化圈。这个文化圈的共同特点是:(1)以儒学为核心的中国文化为基础,形成一种独特的文化取向和思维方式;(2)努力接受和传播中国式的佛教文化;(3)以中国的政治制度和社会模型为社会运行的基本机制;(4)接受或吸收汉语的文字范式而创造出本国或本地区的语言文字。这种文化共同体的出现,经历了长期的发展演变过程,大体从公元前3世纪即中国的战国时期开始涌动,至公元7世纪左右基本形成,对世界文化格局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日本对中国文化的学习和发展
日本民族非常善于学习外国文化。面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从魏晋南北朝开始,日本就不断从中国取经。公元285年,《千字文》、《论语》等文化典籍的输入日本,使日本出现了文字。此后,即通过多种渠道,输入儒学,请专家讲授中国文化。至隋唐达到了高潮。公元600年,日本首次派遣隋使到中国,实地考察研究中国文化。接着日本圣德太子仿效中国进行了“推古朝改革”,初步确立了中华式的社会体制。公元645年,日本又推出全面引进和效仿唐朝文物典章制度的“大化革新”,同时19次派遣唐使到中国学习。有的遣唐使为了深入研修中国典籍,可以留下来学习三五年不等,人们习惯上称他们是“留学生”。中国的留学生一词即由此产生,一直沿用到了今天。到了奈良时期,加大了引进中国文化的力度,中国的文学、艺术、绘画、建筑、医学、科技、生活习俗等都涌进了日本。中国式的佛教文化也在日本植根,鉴真和尚的东渡,成为日本佛教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到公元9世纪左右,日本基本上具备了中国文化的雏形,并以此为基础发展日本的民族文化。比较突出的表现是:(1)在汉字的基础上,日本又创造出假名,经过长期的变迁,逐步形成了日本语言文字。(2)中国的儒学典籍在日本广为流传,并成为学校的教科书文本,成为官僚、士子的精神食粮。9世纪初,在日本流传的儒学典籍就达1579部、16790卷。孔子成为日本的圣人,儒学变成了日本的官学。(3)日本的佛学经典基本由中国传入,中国佛教有什么流派,日本就有什么流派。中国在宋代以后,儒、释、道杂陈,新儒学勃兴,日本也将这种思想变化引进了日本佛学。日本一些高僧,还结合本国的实际,创造了神佛同体的日本佛教新模式。可见,日本在吸收中国文化过程中很注意创新。(4)日本的社会制度大多从唐朝引进,官制、兵制、田制、学制、税收、法律等基本是唐朝的翻版。后来,日本根据其实际情况,有许多改动,但基本精神实质一承中国。至于礼仪、服饰、节令节日、日常习俗、伦理道德,日本也从中国吸收了很多营养,再结合日本的具体情况加以改进。总之,日本古代文化是以中国文化为基础,再加以创造而形成日本新的民族文化,这一点是确定无疑的。
朝鲜对中国文化的引进和吸收
朝鲜半岛历史上曾出现过不同名称的国家,也一度分裂为几个对峙的政权,为叙述方便,这里统称朝鲜。朝鲜由于与中国接壤,增加了引进和吸收中国文化的便利。传说中的西周箕子率众赴朝的故事,其真实性虽有待考订,但说明中朝之间的交往相当早。春秋战国时期,战乱频繁,往朝鲜逃避战火者不在少数,中国文化在那里不断潜移默化,生根开花。汉代以后和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和朝鲜半岛交流频繁,直至隋唐达到了高潮,中国文化逐步变成了朝鲜民族文化发展的根基。概括地说,朝鲜的语言文字、意识形态、社会制度、生活习俗等都以中国文化为本位。朝鲜很早就使用汉字,在汉语言文化方面有很出色的造诣,包括书法艺术、歌词诗赋等都颇有水平,出现过一些名家。用汉字抄写经书,曾是朝鲜极富文人情趣的一种社会活动。15世纪上半叶,朝鲜才在长期使用汉字的基础上,创造出新的文字———“谚文”。这虽然是一种拼音文字,但汉字则具有承前启后的功用。朝鲜对中国的儒学十分推崇,儒学的许多经典都传入了朝鲜,成为官绅和士人的必读书。朝鲜的学生,《论语》、《大学》、《周易》、《尚书》、《礼记》、《诗经》、《春秋》、《左传》、《文选》等是他们最基本的教材。儒学是一种官学,是朝鲜规范政治思想格局的重要的思想武器。这一点和古代的中国如出一辙。中国的佛教从公元372年传入朝鲜之后,迅速发展,讲经学佛,建寺庙,拜菩萨,变成了一种社会行为。中国佛教的不同流派,在朝鲜半岛都有不同程度的反映。在思想意识方面,朝鲜和中国大同小异。朝鲜的政制,基本上模仿唐朝。中央所设的执事省和位和府、仓郡、礼部、兵部、左右理方府、例作府,和唐朝的尚书省统帅下的六部大体一致。至于学制、官制,皆模仿唐朝,移植过来。其后的政制虽然有所变化,但实质上与中国封建王朝的政治制度几乎一脉相承。朝鲜的伦理道德、服饰打扮、节令节日、天文历法、音乐舞蹈、饮食起居、婚丧嫁娶等等,虽然有独特的一面,但和中国相同的地方很多。生活习俗的相近,最能反映出文化的同源同根。
中国文化对东南亚国家的影响
东南亚国家比较多,与中国文化的联系不完全相同。例如,越南就联系非常密切,菲律宾则相对弱一点,但从总体上去观察,中国文化作为这个地区的一种主要的文化源流,是历史所奠定的。远在东汉末年和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和东南亚各国就有了较频繁的交往,到隋唐、两宋达到了高潮。中国的稻谷、丝绸、茶叶、陶瓷、漆器、医药等源源不断地输往东南亚,东南亚的棉花、烟叶、番薯以及各种热带植物被运往中国。和这种经贸往来相联系的是大批华侨的移居东南亚,直接在那里传播中国文化。特别是15世纪上半叶郑和七下南洋的壮举,一方面促进了中国文化在东南亚的传播,一方面使更多的华人移居东南亚,这无疑加深了中国文化在这个地区的影响。从语言文字、思想意识到社会政制等许多方面,都能发现中国文化的基础性功能。据有关专家研究,越南的语言词汇当中,几乎有一半源于中国,中国的方块字曾是越南的官方文字,长达一千多年。越南后来创造的新文字———“字喃”,也是以汉字为基础而改造成的。老挝语中,同样可以找到许多中文词汇,柬埔寨语、泰国语、缅甸语、马来语都有较多的汉语成分,至少有不少粤语、闽语等南方华语的成分。菲律宾的语言中,汉语的成分相对要少一些,但也能找到许多闽南方言。中国的干支纪年、天文历法、节日节令、十二生肖等在东南亚也影响颇深。由于语言的相仿、相通,就加速了思想意识的沟通,特别是中国儒家文化在东南亚的迅速传播。孔子被这个地区公认为少有的圣人,儒学的很多经典在东南亚流传。三纲五常、忠孝节义等做人的准则,为不少东南亚人所接受。尤其在越南,士大夫非尧舜之道不行,非孔孟之学不述。儒学一度变成了左右其生活和追求的一种价值取向和审美判断。中国式的佛教,曾经是东南亚佛教兴起的一个重要渠道。东汉末年,中国的佛教就传入越南等国,隋唐后中国佛教形成的各种宗派,在东南亚都有一定的反映。中国的道教,也逐步传入了东南亚的某些国家。中国发达而完备的封建专制制度,对东南亚国家曾有过深远的影响。中国的政治体制、官僚制度、法律制度、税收制度、教育制度等曾被东南亚一些国家所认可。以越南为例,其官制、法律基本模仿中国,其教育体制主要移植于中国,盛行于越南的科举制度,几乎和中国如出一辙。讲到中华文化圈,东南亚是重要一环。 (责任编辑:梅智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