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11月24日电(“新华视点”记者)“红心鸭蛋”、多宝鱼、福寿螺……昔日美味如今让人谈食色变。
针对近期频发的食品安全事件,“新华视点”记者追踪采访发现,食品安全其实并不乏监管者,其“监管链”的近10个环节都有“重兵防守”:农业、质监、卫生、工商、药监、检验检疫……但这些部门都是“铁路警察,各管一段”。
人们不理解:问题为何总是在新闻媒体曝光或消费者身体出现不适后才被重视?人们想知道,还有多少“问题食品”在不知不觉中被食用?人们在追问:本应环环相扣的“监管链”究竟断在哪?
多宝鱼——漏网之鱼
[新闻回放与最新进展]11月17日,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消费预警”:由于在多宝鱼专项抽检中,30件样本全部检出可能致癌的违禁药物,部分样品还同时检出多种禁用渔药残留,市民应谨慎食用多宝鱼;20日,北京宣布在全市范围内停止销售多宝鱼。
多宝鱼事件发生后,上海市已要求经营户持检测合格证销售多宝鱼,水产部门准备将致癌物检测列入日常抽检范围。农业部先后下发关于加强蛋禽产品、饲料产品和水产品养殖用药监管等三个紧急通知,并开展全国兽药、饲料市场和畜禽、水产养殖执法大检查。
[“监管链”的脱节点]按照现有规定,一条鱼的“管理链”十分繁杂:根据鱼所处的水环境不同,江河湖泊归环保部门管,海水归海洋部门管;鱼的养殖规划、指导、生产等归农业部门管;养殖中使用的渔药又归口兽药部门跨行业管理;进入流通消费领域,则涉及到工商、卫生、检验检疫、食品药品监管等部门;有关水产品检测标准的制订,还需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参与。
由于跨行业管理,渔药市场秩序混乱。上海市畜牧兽医学会理事许伟琦分析,一些兽药企业采取改头换面的方法,生产销售含有违禁成分的药品,逃避归口的监管部门监管。
水产品批发市场的准入制度不完善,或属空白。目前批发市场一般不会向供货商或产地养殖户索取质量检测合格证明。药物残留超标的水产品进入批发市场,几乎无障碍。
[事件观察]多宝鱼自1992年引入我国,目前年产量约为4万吨。人工养殖中为提高产量和减少运输等带来的损耗,违规滥用渔药现象突出。
与许多食品安全事件中监管部门跟着媒体曝光跑不同,此次多宝鱼药物残留超标,系当地监管部门在日常污染物监测中发现。市场抽检的确能够发现问题,但由于处于链条的最末端,危害往往已经造成且波及面较广。
“红心鸭蛋”——连闯四关
[新闻回放与最新进展]11月11日,媒体披露,一种产自河北的“红心鸭蛋”,销往北京市场,而这种鸭蛋含有致癌物质苏丹红4号;随后,北京、广州等地有关部门下发紧急通知,暂停销售“红心鸭蛋”;14日,河北省下发紧急通知,要求全面清查有害“红心鸭蛋”;随后,国家质检总局、卫生部等均下发查处“红心鸭蛋”的紧急通知;17日,农业部要求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立即组织对辖区内的蛋禽养殖场进行苏丹红专项检查。
调查组已初步查明河北“红心鸭蛋”事件中养殖环节苏丹红使用情况,主要是河北省个别地区禽蛋经销商非法兜售苏丹红给养殖户,养殖户用添加苏丹红饲料喂蛋鸭,鲜蛋则由经销商收购。目前福建、北京等地均查出含苏丹红的“红心鸭蛋”,安徽等地也已发出清查令。
[“监管链”的脱节点]2004年,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明确了分段监管为主、品种监管为辅的方式。按照有关规定,一只鸭蛋从鸭子下蛋出来到走上人们的餐桌要过“四关”:第一关是“下蛋关”,畜牧部门负责种植养殖环节监管;第二关是“健康”出厂关,质检部门监管加工企业购进的鸭蛋是否合格;第三关工商部门负责的市场关,看进入市场的咸鸭蛋证照是否齐全、质量是否合格;第四关是卫生部门负责的“入口关”,确保食用安全。
“红心鸭蛋”问题首先是生产环节没有堵住原料关,作为质检部门的第二个环节也没有及时对“红心鸭蛋”进行检验。之后的流通环节“红心鸭蛋”照样畅通无阻,直到走上消费者的餐桌。
[事件观察]问题“红心鸭蛋”一出,人们纷纷指责,有的埋怨“黑心养鸭户”,有的指向软弱的市场监管。记者经过采访发现,鸭蛋要经过“千锤百炼”才能走进消费者口中,监管可谓“环环相扣”,如果有一个环节发现并堵住了漏洞,“红心鸭蛋”事件就不会发生。
福寿螺——钻穿漏洞
[新闻回放与最新进展]8月11日,北京市卫生局接到有人因食用福寿螺而引发广州管圆线虫病的举报后,迅速对惹出此风波的蜀国演义酒楼展开调查。随着发病人数逐渐增多,北京市卫生局于15日及17日分别对蜀国演义酒楼予以立案并迅速发出通知,要求加强对市场、商场等水产品的安全监管;22日,食品办发出停售令。除北京外,全国很多地方也把福寿螺作为重点监控对象。
自发生福寿螺事件以来,北京市卫生局指定北京友谊医院等几家医院作为定点医院接诊病人。医疗机构共接到临床诊断报告160例,其中重症病例25例,目前所有患者全部治愈。蜀国演义酒楼被罚款40余万元。
[“监管链”的脱节点]福寿螺的监管同鱼类相似。北京市卫生局有关领导坦陈,在事件发生之前,没有关于淡水水产品的相关食品卫生准入和监督办法,导致餐饮部门无操作标准可依,事件发生后才开始制定有关标准。
卫生部卫生监督局副局长苏志表示,福寿螺事件的发生启示我们:必须建立一套敏感的监测、监督系统,在食源性传染病可能流行的季节要加强有针对性的监督检查,防患于未然,加大对食品生产经营者的指导和培训力度。
[事件观察]福寿螺原产于南美亚马逊河流域,早就有人指出它对生态会造成危害。福寿螺让160位北京市民痛苦不堪之前,事实上已经连闯危害生物进口、食品安全检疫等关口,它能持续危害到今天,说明食品安全的防线漏洞百出。
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地方病控制所所长吴疆认为,每一种食物从最初的生产、运输,到后来的加工、销售、食用,哪个环节出了问题,都可能造成食源性疾病的发生。因此,预防的关键是加强源头监测。(执笔记者:陈芳、张景勇;参与记者:张洪河、俞丽虹、王思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