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展简史
中国人民大学是国内最早开展国际问题和政治学教学研究的大学之一。1950年中国人民大学建校之初就设置了外交系,并下设国际法、外交通史、国际关系与中国外交政策等教研室。同一时期建立的马列主义基础教研室则注重政治学基础理论和政治学说的教学和科研,并对苏联东欧国家的政治经济情况展开研究。1954年成立的政治学系对校内政治学科和国际问题的教学研究进行了首次整合,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有很大发展。
1964年5月,根据中央政府周恩来总理的指示和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国际问题研究的决定》,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政治学系改建为国际政治系,是全国最早开展国际关系教学研究的三大学系之一。同时建立的苏联东欧研究所则位列10大地区问题研究机构之首。
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到来,为国际问题和政治学研究创造了全新的良好发展条件,整个80年代经历了学科建设、专业设置和学位授予规范化和科学化的迅猛发展,国际问题和政治学门类下的本科专业以及硕士和博士专业点得到了完善和健全。至2000年,政治学一级学科点获得批准后,国际问题和政治学的全部二级学科完成了建制化和机构化。
为了适应新世纪对于国际问题和政治学人才培养的更高要求以及学科发展的新态势,2000年4月在原国际政治系、东欧中亚研究所、欧洲问题研究中心的基础上组建了新的国际关系学院。次年6月,根据学校关于院系专业调整的决定,校内政治学相关专业的教师和学生又进入了国际关系学院。至此,国际关系学院形成了目前这种四个学系、三大研究所、一个全国重点科研基地以及若干个研究中心共同组成的结构安排和学术配系。
二、基本状况
国际关系学院目前是国内规模最大、层次最全的国际问题和政治学人才培养和高水平的科研基地之一。现有在校生近千人,博士研究生105多人,硕士研究生220多人,本科生450人,港澳台学生12名,其他类型的研究生约200人,其中有来自10多个国家的近100名外国留学生。
国际关系学院下设国际政治系、外交学系、国际政治经济学、政治学系、中国政治研究所、世界社会主义研究所、东欧中亚研究所和欧洲问题研究中心等8个教学研究单位;并以项目运作的方式组合在职或兼职的教学研究人员,建立了美国研究中心、东亚研究中心、联合国研究中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研究中心、国际能源战略研究中心以及比较国际政治经济研究所、国际事务研究所和公务员研究所等开放性研究机构。
学院设有图书资料馆、网络计算机室和国际政治经济模拟实验室等教学科研辅助机构,其中图书资料馆共有中文藏书3万余册,外文藏书5千册,中外文期刊近百种。
全院现有教职工82人,其中教授24人,副教授28人,讲师17人,教辅人员13人,另聘有兼职教授20多人。其中包括博士生导师22人,硕士生导师50人。
二、学科特色
1.坚持以政治学理论和方法作为国际关系学的学科基础,保障国际关系教学研究的学术水平和理论功底。国际关系学的学科建设必须建立在政治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之上,才能保证教学研究的深入和扎实。
2.保持国际关系基本理论的教学研究的优势地位。基础理论研究是高等学校的优势所在,必须扬长避短,以基础理论为重点,带动学科建设的发展。
3.巩固和加强国际政治经济学等前沿理论研究在国内的领先地位,力争在国际政治与世界经济的交叉研究方面取得进一步发展。国际政治经济的相互渗透是当今世界政治经济的现实。国际关系学科必须适应这种现实的发展。
4.开展卓有成效的决策咨询研究,为党和国家的涉外决策提供有价值咨询报告。利用高等学校在决策咨询中相对中立和客观的特殊地位,发挥特殊的决策咨询作用。 (责任编辑:郑小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