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今年八月,为庆祝独立日,卡拉奇的银行大楼外挂起了彩旗。
与中国一直感情很好
在很多中国人的印象中,巴基斯坦是与中国关系最铁的朋友。然而,没到过巴基斯坦的人很难体会这个国家对中国的感情。《环球时报》记者曾在一次群众集会上,听到一位巴基斯坦前国家领导人形象地说:在巴基斯坦,熟睡中的婴儿听到中国这个名字,都会露出甜蜜的笑容。可以说,两个国家在感情上贴得很近,但是,巴基斯坦现在到底什么样,很多国人并不十分了解。
几年之内发生了剧变
现在走在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的街头,很难想象几年前是什么样子。当地人告诉记者,以前,白天在伊斯兰堡一条比较重要的街道上有时竟然看不到一个人、一辆车,人们平时听到的最多的“噪音”就是鸟、猫和狗的叫声。那时的巴基斯坦经常停水、停电,电压不稳几乎成了“电器杀手”。3年前,伊斯兰堡还没有一家大型的综合超市和商场,每到晚上9点,整个城市就几乎看不到人和车了。仅仅几年的发展,情况就发生了剧变。目前,伊斯兰堡主要的市场会一直营业到晚上11点,各式的餐厅、冷饮店到午夜才关门,而且总是客源不断,常常会有排队等位子、排队结账的现象。像拉合尔、卡拉奇这样的商业和港口城市,有很多商店和餐厅通宵营业。虽然物价有所上涨,但前去消费的人仍络绎不绝。农贸市场里蔬菜和肉类的品种也丰富多了。几年前,中国人在巴基斯坦买不到大白菜、油菜、芹菜等蔬菜,现在,这些菜不仅有了,而且“身价”已经降到了可以接受的水平。据卖菜的摊主说,有时还会出现断货的情况。在生活用品方面,巴基斯坦基本是中国货的天下。在许多人家里都能看到中国货,大到空调等电器,小到瓷器、玩具,最差的也能找到中国的挂历。有的当地人还会拿出中国香烟招待客人。记者就曾在中巴边界上的红其拉甫山口,看到巴方士兵从棉袄中掏出二锅头。巴基斯坦的高端市场却是西方的天下。汽车以日本车为主,奔驰、宝马、沃尔沃等好车也屡见不鲜。高档的服装、咖啡和红茶等商品均来自欧洲,这是因为巴基斯坦曾经是英国的殖民地,很多西方的生活方式和观念已经融入了当地文化。
在住的方面,伊斯兰堡称得上是泾渭分明。F区和E区都是花园别墅,住着巴基斯坦的富人和有钱的外国人,由于这里的住房不允许超过3层,因此从高处看,它们掩蔽在一片绿色之中。G区是没有院子的平房,是巴基斯坦普通公务员和工薪阶层住的地方。上世纪90年代,巴基斯坦经济一直处于停滞状态,这期间几乎没搞什么基础建设。“9·11”事件发生后,很多外国公司、使团和外地劳工拥入伊斯兰堡,造成住房短缺。一时间,伊斯兰堡开始大量兴建和翻新住宅。好地段的房租从2000年的每套月租金500美元,发展到了现在的每套月租金4000至8000美元的“天价”。市中心商铺的租金更是从每平方英尺(1平方英尺=0.092平方米)50卢比(1元人民币约合7卢比),涨到了200到400卢比。
富人追求贵族化,穷人没钱也不烦
在经济全球化的冲击下,无论是在生活方式还是在观念上,巴基斯坦处处能看到现代与传统、贫与富的撞击。有人说,伊斯兰堡是富人的天下,富人包括官员、商人和地主。这个阶层的人大都接受过西方教育,生活西化,追求贵族式的生活。有房、有车、有佣人是最低的生活标准。《环球时报》记者曾有一位邻居叫拉加,50多岁,是巴基斯坦政府前部长级官员。他赋闲在家后,靠经商富了起来。记者曾参加过一次他的家庭聚会,拉加和记者聊天时,佣人就端着茶站在旁边,他一边聊,一边用小勺搅着佣人手里端着的茶。一次,一个车行的工人给记者修车时说:“你邻居家的38辆车都是由我维修保养的。”记者这才知道原来拉加拥有一个不小的车队。富人在巴基斯坦享受的服务也是贵族化的。记者有一次腹痛了十多天,去了几次公立医院仍不见好,就在朋友的劝说下去了伊斯兰堡最好的一家私立医院。刚进门,立刻有一位扎着领带的先生走过来帮忙。在挂号处,他先问记者什么地方不舒服,然后安排记者坐下,并帮忙填表、安排医生。忙完后,他对记者说,请交500卢比(约合75元人民币)!这个挂号费的价格对普通百姓来说还是相当高的。给记者看病的医生拥有两三间屋子,办公室的墙上挂满了营业执照、美国高校的毕业证书、各种资格证书以及获奖的一些论文证书等,更有甚者还有他老父亲的从医资格证!而医生开的处方笺,右上方印着医生的名字和他的头衔,什么成员、会员七八个,不是英国的就是美国的。这次看病的经历让记者印象深刻。
与富人相比,巴基斯坦的穷人则处在另一番天地中。不论在农村还是在城市,都有不少贫民区。贫民有自己的大市场,那里的东西非常便宜,蔬菜要比城区里的超市便宜一半以上。对许多穷人来说,10个卢比也能吃一顿饭,买个馕,外加一个煮豆子之类的菜就吃得很饱。不过,别看穷,生活也很讲究。就是盖房子的民工,每天干活的时候,除了吃饭、祈祷,还要有自己雷打不动的喝茶时间,到了喝茶的时候,几个人围在一起,等着小茶童把茶从市场上煮好送来,茶具虽然不太干净,但边喝边聊很有情趣。
反恐,巴基斯坦站在最前面
巴基斯坦近年来的变化与美国打响的反恐战争有很大关系。11月19日,英国首相布莱尔访问巴基斯坦。英国《每日电讯报》报道说,布莱尔决定在未来3年中把对巴基斯坦的援助从2.36亿英镑(1英镑约合14元人民币),增加到4.8亿英镑。这笔钱的大部分将用于鼓励宗教学校培养温和派人士。此外,英国还同意为巴基斯坦缉毒部队提供2架直升机,用于打击巴基斯坦和阿富汗边境的毒品走私活动。而在9月下旬,巴基斯坦总统穆沙拉夫在纽约隆重推出了他的英文版回忆录《火线边缘》。书中讲述了很多巴基斯坦在反恐战争中承受的,不为人知的压力。巴国内有评论认为,翻开这部360多页的回忆录,几乎每一页中都可以“拧”出穆沙拉夫心中的“苦水”。这种反恐压力同样存在于巴基斯坦社会。记者在伊斯兰堡的房东常年任教于沙特的一所知名大学,性格温文尔雅、开明友善。没想到,有一次与他在网上聊起美国时,他却相当愤怒地说:“我有好几所房子,有可观的收入,儿子也上了牛津大学,这辈子别无所求,但还有一件事儿放不下,那就是还没有看到美国霸权的崩溃!”已经退休的巴基斯坦国家电视台职员巴蒂也认为,西方媒体总是将巴基斯坦近些年的经济繁荣与美国在反恐战争爆发后对巴方的巨额援助相联系,但“实际上是美国有求于我们,而不是我们有求于美国”,美国在过去5年中向巴援助了30亿美元,但那是为了让巴基斯坦的士兵在反恐前线为它卖命。他一脸不屑地说:“美国在历史上总是把自己说成是巴基斯坦的盟友,但当巴基斯坦需要帮助的时候,它没有一次靠得住。”
中巴友谊深入人心
在巴基斯坦,人们不论穷富,不论持何种政治立场,都会把中国人当成朋友。用句常说的话,中巴友谊的确深入人心。这应该归功于两国几代领导人在不断变幻的国际风云中结下的深厚的友谊。许多巴基斯坦领导人和中国领导人结成了兄弟般的情谊,他们欣赏的是中国新老领导人的大国气度,睿智和风范。中巴友谊的前面有了很多的约定俗成的形容词,比如“比山高,比海深,比蜜甜”,“全方位、全天候”,“经过时间考验”等等。中巴友好,就像一种观念,经过多年的教育传承,的确深入到了许多巴基斯坦人心里,是没有条件的。每当有中国领导人来访,巴基斯坦民众都会走上街头热情欢迎。每逢中国节日,巴民众就会为中国人民祝福。1999年是新中国成立50周年,巴基斯坦举行盛大的民众集会,庆祝这一历史性日子,有人感慨地说,能这么做的只有巴基斯坦人。平常走在大街上,很多人看到你是中国人,会主动和你打招呼,尤其是在公园,很多人都会主动和你攀谈,甚至很少抛头露面的女孩子,也会毫无顾忌地大大方方地和你交谈,甚至合影,这种“待遇”的直接原因是双方心理上的亲近,没有约束,没有距离。(驻巴基斯坦特派记者陈一鸣驻巴基斯坦特约记者
李晓喆 记者 丁子)
《环球时报》 ( 2006-11-24 第07版 ) (责任编辑:宛振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