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在线消息:东亚合作论坛25日至26日在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东亚研究中心举行,来自中日韩三国的七十余位专家济济一堂,针对东亚地区局势和面临的问题各抒己见,气氛十分热烈。以下为专家发言。
主持人江瑞平:也谢谢两位评论人。
金灿荣:我给渡边先生提一个问题,是不是在八十年代、九十年代存在着这么一个物理和心理差距,80年代日本的社会心理、经济心理是非常强势的,因为当时全世界都在讲日本第一,但是八十年代外交心理、政治心理不是那么强势,存在着一个物理和心理差距,当时包括美国让日本承担责任,但是日本没有做好准备,当时90年代日本的心理就比较弱势了,但是外交和政治心理就比较强势了,所以是不是存在这么一个时间差的问题?因为这个问题对于我们今天的中国有一点意义的,今天的中国有一点像80年代的日本,就是我们的社会和经济比较自信,但是在国际政治方面中国人比较弱势,我们不愿意承担责任,特别是美国方面经常要求我们中国做这个、做那个,要承担责任,但是中国人就是没有做好准备,心态我觉得有点像80年代的日本,所以我首先想证实一下日本当时有没有物理和心理差距?如果有的话对今天的中国有什么启示意义?
渡边阳介:80年代日本的经济发展实际上是最大的,那时候日本根本没有要求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地位,但是现在就开始要求了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地位,80年代日本的经济那么好所以我们不需要什么政治方面的辅助、外交方面外面的评价。现在因为日本的经济还是世界第二大,但是看起来中国快要超过日本的经济规模,这是现实的,所以看这个现实日本需要补充一种衰退的状况。
高木诚一郎:刚才金老师提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渡边先生做了很好的回答,我稍微补充一点。在80年代的时候可以说是日本经济发展最好的情况,但是那个时候对政治上或者外交上的追求并不是很多,而且日本ODA对华贷款也是最多的,那个时候的中国可能也认为日本是希望通过经济上的强大谋求政治上、军事上大国的地位,在92年天皇访问中国以后,中国也认为天皇的访中也是日本向政治大国迈进一步的具体表现。此后日本在政治上的举措不断加强,可能也造成大家认为是在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可以说大家很多时候看到的都是一个结果,而且忽视了它的一个过程。当然经济的发展到经济的衰退,政治上、军事上的发展的确是有一个时间差的问题,虽然日本经济发展当时是进入一个低迷状态,但是并不是说是一个全面的负发展,还是保持了一定的水平。但是政治上的要求也是不断持续的一个发展情况,但是中国方面反应也是不一样的,我认为是这样一个情况。
王帆:我想提醒一下,中国提历史问题不是追究责任,我想我们的态度是放弃了对日赔偿,也没有追究日本的战争责任。我们是担心日本走历史老路,走军国主义化,当然日本走军国主义化对我们是不利的,当然对日本也不利,日本应该正面理解这个问题,就是说我们提这个问题对日本也有好处,我们不是指责日本,是希望提醒日本。
第二方面,我们提历史问题是针对日本的右翼,在分寸上确实有问题,我们提历史问题究竟是刺激日本右翼的影响力更大,还是使影响力会变得更小,我想这是值得关注,也是值得我们注意的问题。
李庆四(人民大学教授):中国和日本在能源领域的合作显然有很大的前景,日本要是帮助中国等于也间接的在帮助自己,因为中国的污染也会刮到日本的上空去,在这个问题上为什么没有切实的合作项目,我对这个问题有一些疑问。其实,我觉得对日本在出口战略方面有一种歧视性的或者区别对待的思想意识,我觉得对将来中日经济合作是不利的,比如日本总是把一流的产品投放到欧美市场,二流的留给自己使用,三流的放在中国。在过去很长一段时期以来中国出现的问题还是不少的,我想像今天中国已经成为日本的第一大市场的情况下,日本有没有可能改变这样一种新的影响趋势,我想请问寺田强先生。
寺田强:实际上现在的情况,日本各个大的公司把最先进的产品投放在亚洲市场,而且很多时候中国市场和日本市场是同步的开发进行,这是日本很多大企业的一个共同观点。比如说像大众汽车可能是把一些过时的车型投放到中国市场,但日本车型很多时候都是同步的在中国市场开发。因为现在很多日本企业都认为,只有把先进的产品在这个市场投入才能增强自身的竞争力,而且很多日本企业他们有这种意识,就是和中国、韩国一起竞争,重视东亚市场。这个是作为很多企业的一个重点,我相信这将在今后也成为一个主流认识。
主持人江瑞平:五位报告人的报告都非常的精彩,两位评论者的评论也非常的中肯,同时还有自由发言,所以在大家共同的支持下我们主持人也算完成了任务,尤其是利用了王老师的权威,时间把握还是比较好。(东征) (责任编辑:梅智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