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在线消息:东亚合作论坛25日至26日在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东亚研究中心举行,来自中日韩三国的七十余位专家济济一堂,针对东亚地区局势和面临的问题各抒己见,气氛十分热烈。以下为专家发言。
主持人金炳局:下面我们请中国人民大学东亚研究中心副主任韩彩珍教授来发表。
韩彩珍:大家下午好,我是中国人民大学的韩彩珍,我发言的题目是“东北亚合作制度化的起点”,我这个论文已经在大会提交在文件夹里,我这里主要简单的把我的观点陈述一下。
对东北亚合作大家已经形成了一个共识,就是东北亚的合作现在仍然停留在非制度化的阶段。对于这样的状态我觉得主要源于这样的因素,就是在东北亚地区存在着区域意识的缺失,这个论点的提出理论依据,就是比较制度分析理论一再强调的共有理念与制度创建的关系问题。比较制度理论认为制度的共建需要共有理念作为依托,这样共有意识和共同制度化的架构会引导各个国家的共同行动,但是在东北亚地区显然在区域意识方面的演进还非常非常的落后,这种落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东北亚主要国家在自我定位方面是偏离东北亚区域意识得。比如说中日韩三国的发展历史上都有认可西方国家主动或者被动的改造本国文化的历史,这样一种文化发展道路可以说把各国的发展、把各国文化上的相互认同隔断了,造成这个地区缺乏文化认同和凝聚力。
第二,在这个地区还存在着民族与国家非常强烈的意识,民族国家意识在本地区是凌驾于地区认同之上。这一点主要的表现就是,在这个地区近年来盛行的这种地区的新民族主义愈演愈烈。
第三,这个地区意识形态领域的纷争还是非常的严重,甚至也影响着这些国家的对外政策。国内外学术的研究已经表明,意识形态是国家利益的一部分。
第四,在东北亚地区还存在着文化的多样性和东西方文明的冲突。尽管大家觉得东北亚地区各国在文化方面或者是文化形态分析有很多的一致性,但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东北亚各国文化本身的多样性和差异性,甚至是大于同一性的。对于这个地区东西方文明的冲突可以从两方面来看待,第一,区域内的意识在增加。第二,区域外国家西方文化对东北亚区域意识得影响。
第五,在历史很多相关的认知方面还不能达成共识,所以在这个问题上各个国家还有巨大的差异。
综上所述,东北亚地区尽管存在我们前面所说的各种各样的因素,但是在共有理念推进合作进程的核心问题上仍然不能建立起一种相互认同的观念,如果这种理念不能建立起来的话东北亚合作的有效性就很难进行下乘。
首先,东北亚合作的进程,东北亚共同体的建立主要解决的就是区域意识的构建问题,如何构建东北亚的区域意识呢?我觉得应该从两方面着手:
第一,大力宣扬东北亚区域的概念。
第二,大力推广亚洲共融的价值观。
通过这样一些途径可以使东北亚各国人民作为一种集体认同逐渐超越统计学意义上人的概念,上升为一个心理学和社会学的群体。在培养共同区域意识之前,我们还要解决一个很中国的问题就是,东北亚地区现在还面临着一个最最迫切的问题,就是政治和解的问题。对于东北亚的政治和解我认为有两方面要做,一个是朝鲜半岛的和解,一个是追日关系的问题。如果这两个问题解决东北亚地区才能大踏步的前进。(成长) (责任编辑:梅智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