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网北京12月1日消息12月1日是第十九个世界艾滋病日。在我国,随着社会对艾滋病人的关注度日益增强,艾滋孤儿也得到了更多的关爱,但相关救助方式仍有待完善。有关专家呼吁探索一种适合我国国情的综合救助模式,驱散儿童心头的阴影。
三种安置方式待完善 标签化不利于孩子成长
据《人民日报》报道,据民政部门的官员介绍,我国目前有三种方式来安置艾滋孤儿:一种是由政府出面成立阳光家园,集中收养;一种是招聘爱心妈妈,收养7—8名艾滋孤儿,组成一个形式上的家庭;一种是寄养到亲戚家或是有爱心的人士领养。现在,绝大多数艾滋孤儿还是通过寄养的方式获得救助。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中国办事处的卫生项目官员许文青说,这三种方式各有利弊,前两种方式不仅成本高,而且容易给受艾滋病影响的儿童贴上标签,标签化不利于孩子们今后的成长。根据国际经验,艾滋孤儿最好能有个真正的家。
北京大学副教授刘继同认为,我国已经形成了以亲缘、血缘和业缘为基础的多种家庭寄养模式。河南省86.8%的艾滋孤儿选择了家庭寄养模式。但寄养模式也有不足之处,很多儿童在吃、穿方面都得到了满足,却不能融入被寄养的家庭。寄养家庭未能对儿童进行有效的管教和指导,因此需要对寄养家庭加强监督和管理。
心理上的温暖更重要 公益活动有助提高关注度
许文青给记者讲述了云南男孩小强的故事。小强11岁的时候,母亲因患艾滋病死于家中。没有同情的眼泪,也没有谁来管,小强令人难以置信地独自把母亲的尸体抬了出去,但从此不再说一句话,也不再理来关心和看望他的人。在两年多的时间里,经有关部门不断做工作,他终于从自闭症中走出来。许文青说:“受艾滋病影响的儿童,如果能得到及时的关爱,3个月左右能够得到恢复,而小强却用了两年时间。这样的孩子不仅需要财力上的帮助,更需要心理上的及时关爱。”
专家指出,公益活动有助于提高社会对艾滋孤儿的关注度。傣族女孩小丽是个艾滋孤儿,两年多前,北京的李女士领养了她,如今她正在一所中学里读高中。小丽能来到北京,在很大程度上和她参加的公益活动有关。在中国首届关怀艾滋病致孤儿童夏令营的一次活动上,小丽述说的往事打动了在场所有的人。看完节目,李女士几经周折,终于找到小丽,并办理了所有领养手续。
长期从事青少年研究的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卜卫说,受艾滋病影响的儿童容易被社会忽视,让他们参与活动,可以提高社会对他们的关注。同时,艾滋孤儿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也能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有利于维护自身权益。(来源: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赵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