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国际化社区”——从基础打造奥运国际环境
国际氛围融入居民生活
“京铁家园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搭建国际化数字社区管理平台”、“东四奥林匹克社区为居民办起公益英语大讲堂”、麦子店街道启动“创建2008英语无障碍街道”工程……在不久前举行的本市“国际化社区建设经验交流会”上,全市几家重点涉外街道和社区的当家人谈起了自家的建设经验,并一起为今后国际化社区的建设出谋划策。在这些国际化社区中,人们感受到的不仅是国际化生活的文化气息与和谐向上的生活氛围,更能深刻地体会到自己的居住环境正借奥运契机快速发展。
国际化社区风采
双语标识打造无障碍
麦子店街道位于CBD的延伸带,在辖区内有北京最早的外国人集中居住区,携家带口在此常住的外籍人口所占比例达到20%。据麦子店街道办事处主任李中水介绍,麦子店街道启动了“创建2008英语无障碍街道”工程,通过对街区标识、路牌、户外广告等视觉系统的双语(多语)改造,视觉识别系统最终达到无障碍标准,本地区街道、胡同、住宅小区、楼号牌、门牌以及其他必要的地名牌,全面推行中英文双语标识。
另外,这里修建了用17个国家语言书写“你好”的多语墙,建起了从16个国家征集的300余儿童绘画中挑选的以“母子情”为主体的文化长廊。“中外居民过大年”、“中外儿童手拉手”、“Green行动·绿色无国界”、中外居民足球赛、国际美食节和以“时尚、现代、和谐、人文”为主题的“国际化社区文化节”等活动丰富多彩。
境外媒体最钟情的社区
作为全国第一个奥林匹克和谐社区,东四奥林匹克社区去年被确定为本市第一批境外媒体采访单位之一。现在,这里已经成为展示社区居民喜盼奥运之情、展示北京国际化建设进程的一个重要窗口。在一年一届的奥林匹克文化节、奥运整百天倒计时活动上都能看见东四人的身影,他们喜盼奥运的笑脸多次见诸境内外媒体。很多境外驻京记者一提起北京市民迎奥运,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东四奥林匹克社区。
早在3年前,这里就与新东方教育学校联合推出了“市民学外语”进社区活动,专门编写了“社区英语”教材,每周六上午免费进行授课,坚持至今。据介绍,东四奥林匹克社区市民公益英语大讲堂现已有万余人次参加了英语口语的专门授课学习。参加学习英语的社区居民,年龄最大的已有90岁、最小的才6岁,常常是夫妻、姐妹、母女、爷孙等一同学习。社区居民从零学起,从不会到会,已经能够进行简单的英语口语对话。
此外,他们还搞起了创新,在拥有了自己的区旗、区徽、区歌之后,社区还在不久前评选出自己的吉祥物“奥娃东东”。
居民上网搞掂日常生活
在丰台区京铁家园,便捷的网络服务和丰富的网络文化活动让居民们生活在了一个全方位的国际化“数字家园”。已退休的孙大爷告诉记者,刚来这里住的时候经常觉得闷得慌,人生地不熟没有什么朋友可以交往。后来社区网络教师教会了他怎样上网、怎么登录社区网站的游戏平台,通过这个自己认识了许多楼门里的老兄弟、老棋友、现在大家都成了能说说心里话的好邻居。
据介绍,社区以网站为依托,并建立中英文双语版,来丰富本地和外籍居民的网上生活,开展便捷的网上购物、网上办事、网上学习,使居民享受着高科技含量的便捷服务。居民们访问社区网站,就可以与服务中心网上供需对接,获得自己需要的生活资讯,享受到家政服务、养老托幼、劳动就业、网上购票、生活指南等百余项社区服务。比如在网上选好书,工作人员在10分钟内便可送达。
居民感受
外籍居民当起社区志愿者
国际化社区的建设,除了让中国的居民感受到国际化氛围,外籍居民更是从中找到归属感。据介绍,目前麦子店街道在高档涉外居住区,由派出所、居委会和物业部门协调组织了30名外国人加入社区管理志愿者队伍,参与社区管理,让外籍居民为社区文化建设、安全防范等献计献策,增强他们的安全防范意识,更好地融入北京的生活。
在石景山区八角街道,外籍居民入住时,都会收到街道综合部门发放的便民联系卡,内容包括各项便民服务项目和有关外籍人士需要了解的各项管理规定。
政府声音
建设国际化社区要双管齐下
北京市政府外事办公室涉外处处长邱晓平告诉记者,明年北京市各区县还将继续加大推进建设国际化社区的力度。
邱晓平介绍,国际化社区的建设一般情况下要视社区内外籍人士的数量及社区整体的国际化服务质量。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北京的许多社区其实都存在着国际化建设的趋势和需求,比如小区内自觉组织外语角活动,邀请外籍居民参与文化联谊活动等。作为主管部门当然欢迎和鼓励这样的社区越来越多。据介绍,每年北京市的市民讲外语活动,都会有志愿者进社区教英语的公益活动。同时,全市也都在积极推行双语标识等活动。这些细节工作都是为营造国际化居住环境而展开的,也都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邱晓平说,国际化社区的建设要双管齐下,一方面要靠政府部门来进行统一规划部署,另一方面也要靠各社区积极主动地多增加相关工作内容,打造国际化社区更多的还是需要居民和各社区街道一起努力。“国际化社区”并不像大家想象得那么困难和高端,建立个英语角、增加一些和外籍居民的互动,这些简单的活动都可以为打造北京市国际化氛围增色不少。
旁观者言
“国际化”并非高不可攀
国际化社区是指有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人参与形成的,依据国家法律政策,参照国际标准和惯例进行社区建设、提供社区服务、形成多元社区文化的新型功能社区。如果按照这样的定义,北京有潜力成为“国际化”的社区还有不少。以上所说的这些社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他们也是从普通的社区一步步摸索着迈向国际化的。可见,国际化社区并非高不可攀。东四奥林匹克社区负责人认为,现在评判一个社区是否国际化,最重要的标准不再是“是否有很多外国人居住”、“是否拥有很强的硬件设施”,而是居住在社区中的群体是否有国际化生活的文化气息,应该是一种无形的气质和氛围,是一种社区的群体心理倾向,还应该是社区群体认同的社区文化。
奥运会给了北京社区走向国际化的机遇。作为世界性的体育盛会,世界上众多的国家和地区参与其中,经过100多年的发展,奥运会已从单纯的体育运动逐步扩大到政治、经济、社会等领域,也给举办城市带来前所未有的国际化。北京将举办2008年奥运会,城市建设的国际化进程将极大地加快,硬件建设水平会有极大地提升,而更为重要的是城市社区居民也将随着北京的快速发展以及奥运会的到来而逐步进入国际化进程之中。
环境建设
城市管理志愿者体验城管工作
虽然寒风袭人,但20余名站在已经被拆为平地的违法建设现场的城市管理志愿者却不停地向现场的城管执法人员提出他们关心的问题。
昨天下午,市城管执法局邀请到这些志愿者亲自感受了城管的工作。在原中央电视塔南侧的花卉市场,甘家口分队城管队员结合城管法规以及拆除前后的效果对比照片,向志愿者详细介绍了这里整治前后的工作情况。“这里将来是否会出现反弹?”“你们拆除的时候遇到了哪些阻力?”等问题成为志愿者们最关心的话题。在得知1.5万平方米的违建将变成绿地后,志愿者们纷纷拍手称快。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