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否推行技术移民? www.thebeijingnews.com · 2006-12-6 0:19:02 · 来源:新京报
2006年12月3日,科技部发布《“十一五”国际科技合作实施纲要》,强调要把人才引进工作放在第一位,不分肤色、不分国籍、不惜代价地引进人才。
现在世界各国都想方设法吸引高技术人才,科技部此举实属必然。科技部的举措并没有错,但在实施过程中要注意始终抓住引进人才的要害。短期的人才引进与交流,虽然也能够吸引一部分人。但要看到,来的人不过是冲高工资而动心的。高工资当然不可少,但仅仅是高工资,双方的关系不可能维持长久。在引进人才的机构一方,利用人才技能为我所用的心态固然正常;而来中国的一些专家,捞一把走人也是不能排除的想法。
真正的问题在于,当我们将眼光放在这些成名成家的人身上时,不能忽略一个更为重要的角度。一个国家的科技潜力,取决于青年。有过攻读博士学位经历的人都知道,绝大多数教授和博导都曾做出了重要的成就,但按发展的眼光看,未来探索领域前沿,能够替一个学科开拓疆土的人才,却蕴藏在目前的博士生、博士后以及刚刚毕业的博士教师中间。他们此时虽未成名成家,但其潜力却不可低估。
美国所以能够成就世界领先的科技水平,当然与它能够吸引全世界的优秀人才有关。但要看到,美国的大学与科研机构虽然也不时有挖名角之举,但根本却在于它能吸引全世界的优秀青年来读书和工作。通过博士奖学金、博士后工作机会等等,吸引外国优秀青年赴美,同时又通过宽松的移民政策将这些人才留在美国。当他们留在美国时,成就尚未显现。但一二十年后,科学领域内的最出色的专家,却可能从这些当年藉藉无闻的博士和博士后中出来。这样,我们去美国挖这些“顶尖海外专家和优秀团队”时,不管我们怎么舍得花血本去请他,从该人所创造的价值来讲,我们多已属于二次利用。
虽然聊胜于无,却远不及美国人的做法。更要警惕的是,我们把眼光盯在这些名家时,那些最具科研潜力并有望做出重要贡献的青年科研工作者,却被我们有意无意忽略了。
中国要实现科技方面的赶超,恐怕不能仅仅在短期引进专家学者方面下工夫,而更需要考虑如何让人才留在中国,如何吸引并留住全世界的青年优秀人才。因此,考虑一种鼓励青年技术移民的制度,才是科技可持续发展的培根固本之道。
李风华(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博士后)
〖 返回顶端 〗 〖 关闭本页 〗 |